APP下载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探讨

2018-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丙氨酸无偿献血者初筛

殷 琳

(江苏省常州市中心血站 溧阳分站,江苏 常州 213300)

通常情况下,无偿献血者在献血之前均需要接受血液安全性分析,以此来确保其血液没有受到输血性污染,为其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最大程度上将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1-3]。初筛检验主要是指初步筛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以此来判断其血液是否与捐献要求相符合。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献血者初筛检验中,ALT酶血液初筛检验得到了广泛应用[4-5]。为此,本研究中针对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这段期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这段期间,对本血站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一共采集到1000份血液标本。本研究中的所有无偿献血者均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2.21±6.26)岁,共500例,男、女患者分别有380与12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2.52±6.39)岁,共500例,男、女患者分别370例与1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血液项目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梅毒抗体、血红蛋白、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与血型,对无偿献血者3 mL末梢血进行采集,对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选取其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梅毒抗体与乙肝表面抗原,通过正反定血型分析患者的血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转氨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

观察组(ALT初筛检验):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检测方式之外,还要进行ALT初筛检验,对无偿献血者5 mL末梢血进行采集,对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再采集末梢血2 mL,对血液中的ALT含量采用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ALT含量少于50 U/L,则可以将其判定为阴性,然后再进行常规血液项目测定,结果显示没有异常出现之后,再对血液进行采集;如果ALT含量有50 U/L,则可以将其判定为阳性,不能将其应用于输血,没有继续测定的必要。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报废的定义为经过实验室检测复查,结果显示血液样本中的部分指标出现含量超标的情况。②对比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血液标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在SPSS19.0软件包中纳入数据,差异分别用t或者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血液标本报废情况对比: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6%(30/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110/500),P<0.05。

2.2 不同检测方式下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分析可知,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式下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s)

表1 不同检测方式下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s)

检测方式 阴性血液标本 阳性血液标本ALT初筛检验 24.25±6.58 54.25±4.28实验室检测 24.59±6.22 54.28±4.29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无偿献血者在进行血液捐献之前均需要判断血液安全性,以此来了解其血液是否适合用于临床输血,也就是所说的血液初筛检验。以往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血型等项目来完成血液初筛检验,并没有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这会促使其出现超标的现象,表示献血者有肝炎风险存在,需要报废血液,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浪费血液资源,影响临床输血的顺利进行[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布于人体中的各个部分,能够促使蛋白质氨基酸转化加快,在某个器官组织出现病变的情况下,该物质便会进入到血液中,促使其含量迅速增加。临床上通常会将其作为肝脏病变与否的一个重要判定指标。在无偿献血者献血之前对其进行ALT初筛检验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患者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否超过50 U/L,进而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筛查出来,最大程度上降低血液标本报废率,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P<0.05,可知ALT初筛检验有利于将血液标本报废率显著降低。其次,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P>0.05,可见ALT初筛检验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不大,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精准性。

综上所述,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初筛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推广价值显著。

[1] 刘玲玲.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77-79.

[2] 董晓霞,魏增慧.互助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1):75-76.

[3] 侯云,冯秋霞,杨忠思,等.低危固定献血者献血前最佳血液初筛模式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3):284-288.

[4] 武丽娟.安阳地区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及检测疫情上报策略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4):377-380.

[5] 范恩勇,许守广,孙海英,等.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献血者跟踪调查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03-406.

[6] 王智红,尹志柱,孙国栋,等.街头初筛ALT对献血者及采供血量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3):365-366.

猜你喜欢

丙氨酸无偿献血者初筛
生物合成D-丙氨酸研究进展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食品加工中赖丙氨酸的产生与控制分析
β-丙氨酸补充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