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统筹路径探索

2018-01-15李涯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李涯

摘要:在电子商务浪潮下,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统筹路径,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统筹路径,提出了错层式发展、注重劳动力培养、特色孵化、加大政府政策与支持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模式;就业途径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

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9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农村网购交易额达到3530亿元,2016年全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到6475亿元。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供销等资源的注入正不断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支柱

农村电商发展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条中指出“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正为农村经济中农民“卖货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渠道,架起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创造了广大的就业机会,目前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农村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淘宝村”、在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美工、客服、售后服务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就业岗位,有助于农民的收入提高。

3.国家政策不断利好农村电商

根据《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指导意见》,国务院出台了七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其中包括了:一、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二、鼓励和支持开拓创新。三、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四、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七、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从电商扶贫、指导创新、人才培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贷和资金支持及监管层面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就业素质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农业普查,农民卷数据显示,在1891220户农村户主中,受到大学及以上教育的有17062,约占统计人口0.9%。在342463995个住户农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凭的766860人,约占统计人口0.22%。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思想闭塞、受教育水平偏低,融入城市能力较低,就业较难的状况。

表1 全国按乡村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住户农业从业人员数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农业普查)

2.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不够。目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城镇居民收入还是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5.9元。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一直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议题。加之近些年屡有拖欠农民工资情况,在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时,不按正规操作程序,或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用工情况,农村居民在城市务工保障仍存在不足。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城市就业路径变窄。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劳动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制造业和服务业用工单位对劳动用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工面对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挤压,对农村居民而言,城市路径越来越窄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路径的探索

1.扩大就业途径、合理有效的岗位配置

有效解决農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课题。大力拓宽就业路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合理岗位配置,包括技能型、熟练型、和体力型岗位,其中技能型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可通过短期培训实现上岗就业,其中包括网页网站维护、美工、宣传、客服等岗位;其次,熟练型劳动力可在农副产品加工、包装方面实现就业。再次,体力型劳动力可在物流运输、分拣、快递配送等岗位进行配置。从产品的提供、线上运营、到线下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扩大就业面。

2.促使新农业经济格局多元化发展

除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提供更多岗位配置,农业经济须多元化发展,从产品及服务上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科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注重产品科技性。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强化当地特色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顺应市场趋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生产效率。为农村电商提供根本的产品及服务保障。

3.加速农村电商产业化集群发展

加快农村电商集产业化集群发展,近些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批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包括遂昌模式、临安模式、丽水模式等特色县域模式,经过对这些在市场中取得较好成绩的模式研究,无一不是产业化集群式发展,通过打破小而散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集群式发展,统一调度,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及规模效应提高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运作效率、服务标准、管理水平及营销能力。通过整体竞争力的上升,获得市场价值认可,切实提高农村收入水平。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建议

(1)错层式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信息技术层面、市场商务层面、及产品服务提供层面进行分层就业安置,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进行不同岗位的配置,因人制宜,有效疏导,避免一窝蜂式发展所造成的社会资源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优化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进而实现在农村电商环境下农业经济及劳动力的转型。

(2)注意劳动力培训。通过政府引导、高校合作、集体互助、企业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集中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了解市场趋势,更新技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让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接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3)特色孵化。对区域内农产品及服务进行特色孵化,打造优势产业,及产业升级,提升区域内传统手工艺、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附加值,通过集群式产业特色培育和孵化,从产品生产、包装、品牌、分销、定价、渠道、商务、销售、物流、售后等方面制定标准,扩大当地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价值。

(4)政策支持与引导。持续有效的政策支持,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信贷资金扶持、及财税等鼓励措施、制定标准,强有力的市场规范与监督,能有效地引导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从长远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

五、结语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一直都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经济通过转型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提供更多有效渠道。农村电商的发展能从信息技术、市场商务、产品服务、运输物流等方面分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技能型、熟练型及体力型岗位。农村电商的发展也能解决传统小而散的发展模式,通过规模效应和缩短中间环节,通过扩大市场,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指导意见,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农民卷.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二次农业普查综合卷.2008

[4]李玮,王璐.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思路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李义伦.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

[6]杨红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

[7]钟远涛.浅析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新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高职电商培养与农村电商协同发展的探析
产业链视角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研究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