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机收时间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2018-01-15王艳惠许明超陈兴凡陆鸿苏晓兰文明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油菜品质

王艳惠 许明超 陈兴凡 陆鸿 苏晓兰 文明玲

摘要 为探索不同机收时间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确定机收适宜收获时间,进行相应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植株在适宜收获期后延迟8 d左右脱粒,油菜达完熟或枯熟,油菜籽脂肪、油酸、硫甙含量变化均不显著,是一次性机收的适宜时机。油菜分段机收的适宜时间是油菜达适宜收获期就砍倒,摊晒后熟脱粒,不影响脂肪、油酸、硫甙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 油菜;机收时间;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005-02

油菜是我国区域分布最广、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1],随着菜籽油消费量的增长,需扩大油菜种植面积,而传统的油菜种植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油菜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困难,迫切需要研究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类型,使农艺与农机相融合,降低机收菜籽损失率,为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油菜生产实现机械化。本研究以中、晚熟油菜品种为材料,探索不同机收时间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从而找出适宜的机收时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用自育中熟、晚熟2种熟期的油菜品种作试验材料,于2016年10月直播于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场,种植密度均为18万株/hm2。

1.2 试验设计

一般认为,当油菜全株2/3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籽粒呈种子固有颜色时为适宜收获期[1]。因此,当中熟、晚熟2种油菜的主轴基部角果籽粒呈种子固有颜色时,分别对2种熟期的油菜开始随机取样,中熟油菜适宜收获期为4月22日,晚熟油菜适宜收获期为4月26日。每种材料每次取样6株,采用单株脱粒,其中3株人工模拟机收即刻脱粒,3株田间摊晒4 d后人工模拟机收脱粒,每隔4 d取样1次,每种熟期材料各取4次、脱粒8次,具体处理时间见表1。单株脱粒菜籽及时晒干、去杂并分装入样品袋备用[2-4]。

1.3 数据处理

对不同处理各单株油菜籽进行近红外扫描[4],利用DPS软件对不同处理各单株的脂肪、油酸、硫甙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方差分析参照荣廷昭[5]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时间对油菜籽脂肪含量的影响

对中、晚熟油菜不同处理时间收获的油菜籽脂肪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中、晚熟材料重复间差异均不显著,中熟油菜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晚熟油菜处理间差异显著。

由表3可知,中熟油菜中處理1的脂肪含量最高,且处理1与处理2、3、4之间的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5、6、7、8之间的脂肪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3、4、5、7、8之间的脂肪含量未达到显著差异;同期砍分期脱粒,只有处理1与处理2之间的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未达极显著差异,其余均未达显著差异;分期砍同期脱粒,脂肪酸含量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表明中熟油菜在适宜收获期脱粒脂肪含量最高,但在适宜收获期后4 d脱粒,脂肪含量间无显著差异。

晚熟油菜中处理1的脂肪含量最高,且处理1与处理3、5、7、8之间的脂肪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6之间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2、4之间的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2与3、4、5、6、7、8之间的脂肪含量未达显著差异;同期砍分期脱粒,只有处理3与处理4之间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未达极显著差异;分期砍同期脱粒,只有处理4与处理5之间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未达极显著差异。表明晚熟油菜在适宜收获期脱粒脂肪含量最高,在适宜收获期后4 d脱粒,脂肪含量间无显著差异。中、晚熟油菜脂肪含量的变化具有相似性。

2.2 不同处理时间对油菜籽油酸含量的影响

对中、晚熟2种油菜,不同处理时间收获的油菜籽油酸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中熟油菜区组间、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中熟油菜在达到适宜收获期后收获,是否进行后熟以及脱粒的早迟均不影响油酸的含量;晚熟油菜处理间达显著差异。

由表5可知,晚熟油菜处理1的油酸含量最高,处理1与处理2、3、7、8之间的油酸含量达极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4、5、6之间的油酸含量达显著差异,处理2~8之间的油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同期砍分期脱粒,只有处理1与处理2之间的油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余无差异;分期砍同期脱粒,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明晚熟油菜在适宜收获期脱粒油酸含量最高,在适宜收获期后4 d脱粒,油酸含量间均未达显著差异,不影响油酸含量。

2.3 不同处理时间对油菜籽硫甙含量的影响

对中、晚熟油菜不同处理时间获得的油菜籽硫甙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中、晚熟油菜重复间、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油菜在达到适宜收获期后脱粒,是否进行后熟不影响硫甙的含量,脱粒的早迟均不影响硫甙的含量,且中、晚熟油菜具有相似性。

3 结论与讨论

在油菜适宜收获期一次性机收,虽然油菜籽的脂肪、油酸含量最高,但由于油菜植株水分含量高,机械收割、清选和脱粒不易,籽粒损失大[6]。油菜过迟机收,脂肪、油酸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角果炸荚严重,自然脱落和割薹损失大,最终导致一定程度的人为减产。该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植株在适宜收获期后延迟约8 d脱粒,油菜达完熟或枯熟,油菜籽脂肪含量、油酸含量、硫甙含量变化均不显著,是一次性机收的适宜时机。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油菜分段机收的适宜时间是油菜达适宜收获期就砍到,摊晒几天脱粒,既不影响脂肪含量、油酸含量、硫甙含量的变化,还可以降低植株水分,方便机收,减少损失,还能缩短收获时间,解决前后作的茬口矛盾。

4 参考文献

[1] 吴崇友,肖圣元,金梅.油菜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效果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7):10-16.

[2] 尹在尧,杨志强,段强,等.油菜机收技术示范及应用[J].云南农业,2011(11):51-52.

[3] 方才能.油菜机收配套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9):247.

[4] 屠继军.油菜机收的农艺要求与栽培措施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4(11):34-36.

[5] 荣廷昭.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6] 牟庆顺,鲍敏辉.油菜机收品种选择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8-39.

猜你喜欢

油菜品质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春油菜主要害虫防治及栽培技术措施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