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完善育人体系
2018-01-15杨志成
杨志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习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是对新时代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目标、培养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价值选择和实践导向,必须长期坚持,抓好贯彻落实。
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实践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其本质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基本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人,关键看教育。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历史跨越,必须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實现教育现代化。要确保我们培养的是“与党和人民同心同行的人”,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习近平总书记用“打底子”来比喻基础教育的育人作用。他说,基础教育阶段“要为孩子打好身体的底子”“打好道德、精神的底子”“打好知识、能力的底子”。以立德树人为标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育人目标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化的时代表达。从教育价值的哲学分类看,教育肩负着发展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职责,这是教育的元价值,或个体性价值;同时,教育也肩负着社会和家庭对人的生产劳动能力发展的需要,这种价值可以称为教育的生产劳动价值或工具性价值;此外,教育还肩负着发展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任务,使其能够在社会中很好地交流合作、担当责任,这种价值被称为教育的消费性价值或社会性价值。立德树人将教育对人的个体性发展价值、工具性发展价值、社会性发展价值有效统一起来,是新时代我国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三大价值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实现了学校教育价值体系的系统建构。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的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如何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下功夫”。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六个方面的“下功夫”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深化和细化,是对新时代我国教育目标的新发展、新部署、新要求。要落实六个“下功夫”,就要系统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目标体系,让育人目标更加细化、系统化,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要完善新时代学校课程和教学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六个“下功夫”切实贯穿落实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优化活动体系、实践体系、文化体系、管理体系、协同体系等,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薄弱环节,完善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新体系;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六个“下功夫”纳入学校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让学校干部教师充分领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意义,充分理解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六个“下功夫”的总体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培育和发现一批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典型经验,用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教育典范引领新时代立德树人培养体系新发展。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评价是实践的导向工具。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导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视察时,他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关系到每一个孩子身心成长……”;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首先,要在党委和政府层面构建科学系统的学校教育综合评价督导体系,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要求,要科学系统地将六个“下功夫”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其次,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形成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着力评价学生在六个“下功夫”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评价导向。要在各级各类考试命题中体现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考查,将六个“下功夫”的要求渗透于对学生学习的考察过程中。最后,要引导社会教育评价导向,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六个“下功夫”等科学评价导向引领社会教育评价舆论,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立德树人舆论氛围和价值取向。
编辑 _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