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心理咨询中问话的预设机制及语用功能

2018-01-15吴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用功能心理咨询

吴芳

【摘要】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壓力与日预增,于是很多人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近些年,焦虑、抑郁等疾病发病者逐渐增多,心理咨询及治疗应运而生,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心理疾病患者的青睐。心理咨询就是一种以语言为主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咨询师与患者或咨询者之间的谈话,了解其现在所处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疾病或负担产生的原因。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问话是需要技巧的,利用语言预设提升咨询效果,发挥语言的功能,进而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本文对心理咨询语言预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心理咨询的语言使用策略。

【关键词】心理咨询;问话预设机制;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引言:心理咨询主要以语言为治疗方式,心理咨询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征,如形式化、目的性、迂回性、启发性等,因为心理咨询语言问话不是漫无目的的提问,而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主要是达到咨询效果,了解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消除顾虑等等。咨询师要使用礼貌用语,咨询师要善于使用同感受用语,适当的自我暴露,让患者有一种接近的感受,进而敞开自己的心扉,保证心理咨询的顺利进行。

一、心理咨询的语言预设

英国语言及哲学家斯特劳森首次提出语言预设的概念,指出任何的语言都是带有一定背景假设的,说话人在说话前都是经过短暂思考的,设想之后的语句与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有关,传达的是一种状态。

1、语言预设的特点及作用

1.1 具有一种主观性

语言预设具有一定的单向性,这是不言而喻的,谁是说话人,其语言预设就越明显,语言预设的含义是说话人自己一人赋予的,因此,语言预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体现说话人的意志与意图,说话的共享不是总能实现的。语言预设是指说话人针对语言环境所做的设想,这种预设不具备正确性与标准性,因为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没有科学的标准,人们可以自由的预设。

1.2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说话者在说话时表达了一种由预设信息引出的断言信息,预设语言是起点,而断言信息是终点,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在心理形成话语雏形,也就是语言预设,之后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为后来的语言。语言预设是一种无意识的,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语言预设还指说话人自己假定说话对象,认为这个对象客观存在,并将这作为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依据,进而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

1.3 具有一定的偏执性

心理咨询的语言预设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长期偏执性,这主要是从咨询者的角度来说的,因为部分咨询者都是带有心理疾病或障碍的人,他们自带一种偏执的思想,有的心理疾病患者自己强化自己认定的假设,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对于产生心理负担的原因不去追求,而是追究没有答案的事情。心理咨询工作主要就是针对这样一种思想偏执,分析患者假设的不合理性,从语言上了解咨询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找到适合的说服路径,帮助咨询者走出障碍。

二、心理咨询中语用功能作用的发挥

语用功能是指语言的作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语用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咨询师与咨询者之间的语言沟通主要目的是缓解其紧张情绪,帮助其找到正确的思维模式,降低心理压力,进而促使咨询者卸下防备,打开心扉,倾吐心声,将心里的垃圾逐渐清除,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1、咨询师要使用共情语言

所谓共情指的就是咨询师要体谅咨询者的所处的位置与处境,体会咨询者的心情与感受,共情语言就是基于理解的一种语言方式。咨询师要与来访者建立共情,站在咨询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咨询师要根据来访者的言谈举止,逐渐了解其内心世界,体会来访者的思维与态度;咨询师要善于利用经验,把握咨询者的心理疾病及心理压力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咨询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让咨询者感受到咨询师理解其处境。

如咨询者表示自己和母亲的相处存在问题,母亲对自己很严格,咨询师要使用共情语言发问“母亲的这种态度会让你有时觉得很沮丧吗?”,而不是一开始就立即给出建议。在心理咨询中,最明显的共情语言就是“我们”,可以表明咨询师与咨询者是站在同一立场的,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咨询师要适度的自我暴露

在心理咨询时,咨询师可以向咨询者适度的暴露自己的状况,进而引起咨询者的共鸣,帮助双方建立信任的关系。咨询师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自我暴露,可以通过语言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动作或眼神等非语言行为表达。在具体咨询时,咨询师表露自己的生活情况和情感体验,这样会增加来访者与咨询师的亲近感,如前文提到来访者和母亲的关系处理存在问题,咨询师就可以说:“我年轻时也是这样,我们和父母沟通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样咨询者会更信任咨询师,也更愿意倾吐心声。

3、咨询师要积极关注咨询者的状态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关注咨询者的状态,要肯定其正面的一面,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要鼓励那些相对自卑和敏感的咨询者,帮助他们建立强大的内心,鼓励他们正视缺点,发扬优点,建立生活和工作的信心。

如一位女士咨询者来咨询,自己老公出轨,该女士一直深陷痛苦不能自拔,从开始咨询就一直哭,这时咨询师可以这样问:“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痛苦,对吧?您能选择到这里来,这不是证明你很勇敢吗?敢于正视这个问题。”咨询师首先给予咨询者以鼓励,这样女士就不会哭的那么厉害,有助于后面的咨询开展,“哭”、“抱怨”都是情绪的宣泄,咨询师要善于找到咨询者的正面信息给予鼓励,进而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

4、要使用一些隐喻的语言

咨询师还要善于使用隐喻的语言,比如一个人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多方努力始终达不到,可能是能力问题,也可能是现实因素问题,这时咨询师就可以提问:“先生,如果你驾驶一辆车要去一个地方,怎么开不到目的地,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方向搞错了呢”,这样的提问就可以让咨询者思考,是不是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存在偏差,是不是自己的方向定位有错误。隐喻的语言一定要有吸引力,一定和咨询者的现实情况比价接近,隐喻语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打动能力,可以使咨询者清晰地看清自己。

结语:总之,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善于利用语言预设与语用功能,挖掘咨询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解决其心理疾病,降低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魏桂华.关于心理咨询语言语用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210-211.

郭荣珍,施纪怀.具体化技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运用[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57-58.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用功能心理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如果努力暂时看不到结果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蒙古秘史》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归化与异化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