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2018-01-15吴建英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内科老年

吴建英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 40 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期中青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40 例作为对照对象,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临床资料,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诊疗过程及转归差异。结果: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存在各种慢性病 36 例(90.00%)、消化系统临床症状不典型 22 例(55.00%)、中重度贫血 19 例(47.50%)、出血原因为胃溃疡 22 例(55.00%)、急性胃黏膜糜病变 10 例(25.00%)、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12 例(30.00%)、出血停止时间(7.56±2.14)d、死亡 5 例(12.50%),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因复杂,多合并有全身性慢性疾病,预后较差,急诊处理中应重视合并症的同步检测和对症治疗,以有效控制出血。

【关键词】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2

上消化道出血为急诊科常见疾病,随着物质生活改善和经济的发展,老年消化道出血患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病因较为复杂,且病情发展快,如果不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观察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3 年 1 月~ 2016 年 10 月本院诊治 40 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60 ~ 90 岁,平均(68.37±4.98)岁;男 22 例,女 18例;以黑色大便为最先出现的症状有 20 例,吐血有 14 例,吐血并伴有黑色大便有 6 例;有伴发病 36 例,同时有 2 种及以上伴发病者 7 例。就诊急诊科后先对血容量进行补充,然后再止血,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生命体征稳定以后进行相关检查或转病房进一步治疗。

1.2 方法:选择 40 例中青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诊疗过程及转归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3.0 软件处理,两组患者之间计量资料应用检验、计数资料应用t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组存在各种慢性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等)36 例(90.00%,36/40)、消化系统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典型 22 例(55.00%,22/40)、中重度贫血 19例(47.50%,19/40)、出血原因为胃溃疡 22 例(55.00%,22/40)、急性胃黏膜糜病变 10 例(25.00%,10/40)、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12 例(30.00%,12/40)、出血停止时间(7.56±2.14)d、死亡5 例(12.50%,5/40),高于中青年组的 8 例(20.00%,8/40)、9 例(22.50%,9/40)、10 例(25.00%,10/40)、14 例(35.00%,14/40)、4例(10.00%,4/40)、3 例(7.50%,3/40)(、4.78±1.99)d、0(0.00%,0/40)(/t = 14.67、9.23、6.24、5.34、7.27、8.23、5.26、4.02P< 0.05)。中青年组十二指肠球溃疡 16 例(40.00%,16/40)、其他诱发因素(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劳累、过度饮酒等)22 例(55.00%,22/40)高于老年组 8 例(20.00%,8/40)、6 例(15.00%,6/40)(= 5.09、8.34,P < 0.05)。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不足,往往会使得痛阀增高,或在服用非幽体抗炎药后便会掩盖疼痛,所以老年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发生上腹痛的频率相对较低,因此病情相对较为隐匿,症状典型性缺乏。如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无慢性上腹痛及反酸等表现。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以表现为慢性隐藏性出血,也有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患者的情况较为紧急,危险性高;而慢性隐藏性出血由于早期病症不明显,常常会容易被忽略,老年患者长期慢性失血对于患者其他器官的损害较大,有的会出现心绞痛等严重的后果。

伴发病及并发症多。老年人由于机体因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伴发病也较多,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等,严重者会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脑梗死等;这些全身慢性疾病即可成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在出血发生后又可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

老年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是各种因素共同长期作用下所导致:主要出血原因是胃溃疡,与老年患者胃粘膜退行性变,致使胃部血供不足,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胃的分泌功能,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受损;老年人多伴有动脉硬化等疾病,导致胃粘膜的供血量减少,直接降低了粘膜的再生和修复功能有关。老年患者多伴随有各种的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关节疾病等,该类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该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对患者的消化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由于老年患者胃粘膜的分泌功能下降,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进一步导致患者胃部的屏障功能进一步减弱而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甚至发生以多发性溃疡为主者的应激性溃疡。

预后差。老年人存在动脉硬化、血管退行性变,病灶易出血,出血后不易止血,再出血率高;同时由于老年组伴随疾病多,病情复杂,尤其合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代偿能力低,对出血耐受性差,一旦发生出血,常常病情危重,再者老年人恶性肿瘤增多,也增加死亡率。

总之,老年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后情况方面均有着比较明显的特征,掌控其临床的特征,迅速识别并进行处理,可以阻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展,降低死亡率。此外,粪便潜血实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肯定价值,可协助医师判断有无少量消化道出血。早期消化道出血量少,此时虽无临床症状但粪便潜血实验已呈阳性改变。内镜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并能明确出血的部位做出病因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檢查方法。对于部分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患者,可用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明确出血部位。而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抢救,补充血容量,把握好时机,注意监测好心肺功能;在抢救同时,也有注意对患者合并症进行处理,有效维护患者全身的重要器官功能;加强监护,注意呕吐时侧卧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口服止血药为主,尽量避免静脉使用对凝血和纤维蛋白降解过程有直接作用的止血药,以免发生梗死性疾病。

参考文献:

徐志勇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观察 .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6):32-33.

邱伟伟,陈建荣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观察 . 中国处方药,2016,14(6):1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科老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