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关怀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探索

2018-01-15彭泽立陈燕妮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文关怀

彭泽立+陈燕妮

摘 要:近年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将工作重心由问题辅导和危机干预转化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塑培,从“工作机制、平台建设、心理课程、辅导服务、实践活动和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人文关怀 积极心理学 心育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近年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秉承积极阳光心理理念,扎实开展阳光心育工作,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构建阳光心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一再强调:思政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突出人文关怀。

所谓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注重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人之所至的最佳状态;而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传统心理学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更专注于人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品质的提升,研究如何建立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并使幸福感持续不断。

目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与心智教育。当前,高职生大多为95后、00后,自我意识强烈,崇尚个性、追求自由,部分学生还存在自卑、迷茫、人际困惑等心理困扰。学校从人本主义出发,积极构建阳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全力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成功创业就业。

显然,阳光心育体系的构建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和谐稳定和心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获得积极关注,减少了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使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和群体归属感,学习、生活更加充实;其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心灵平和,也促进了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再次,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二、如何构建阳光心育体系

1.建立多向联动的阳光心育工作机制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一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平台”(学校-院系-班级)和“心理危机干预五级防护网”(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充分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移、重心下移。

2.搭建“园馆合力”的阳光心育工作平台

目前,我校充分借助实体与网络平台,双路径创新开展阳光心育工作。现已建成1个环境温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实体心育平台“怡心馆”,并通过了省级合格心理咨询室评审,完成了“致美心源”等4个省级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了 “空间怡心园” 、“一米阳光心灵花园”微信公众平台、“班级晴雨表”危机干预系统、“心灵方舟”等立体化的网络心育平台。其中,“空间怡心园” 获评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一米阳光心灵花园”微信平台立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怡心馆”实体平台和立体化的网络平台互通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心灵港湾。

3.开设阳光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主修与辅修”、“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积极心理理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实施阳光心理辅导服务

学校坚持“预防为主、咨询为辅”的方针,一是心理咨询与特色辅导相结合,用爱心、耐心、真心服务每一位学生。每天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在怡心馆值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并有专人负责“空间怡心园”网络咨询;院系通过特色成长辅导室主动为学业困难、就业压力、创业意向、适应困难等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成长辅导,有效解决学生人际、学业、情感等心理困惑;二是心理普查与危机预警相结合,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学校严格落实“五早”机制,如每年进行新生心理普查,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月坚持心理危机排查,对筛选出的高危个体进行约谈、跟踪服务,联系家长共同做工作,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设法送医院进行诊疗,确保了心理危机零事故。

5.打造学生体验式阳光心育活动品牌

学校将工作中心由关注学生问题转变为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通过开展学生体验式阳光心育活动,积极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现已形成阳光“五元素”(包含新生入学教育、心理普查、“怡心馆”开放周、阳光寝室素质拓展、心理剧表演)、“阳光每一周”等品牌心育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培养了學生团结协作、感恩信任等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6.建设专业化的阳光心育工作团队

学校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灵导师队伍和助人自助的学生朋辈队伍。近年来,学校将没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40名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现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3名,三级心理咨询师32名,专业的心健教师团队实现了高水准的育人质量;学校每年对爱馨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部成员开展“阳光天使助人自助”培训。共举办6期385名学生获得“阳光天使”证书,他们协助老师有效开展各项心育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朋辈心育功能。

三、构建阳光心育体系的初步成效

一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吸引了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实现了“三全育人”。二是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近年来通过开展阳光心育工作,学生人际困惑、学业压力、情绪困扰等问题逐渐减少,心理危机一直保持零事故。三是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通过体验阳光心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信、感恩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四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学校在企业和社会中的美誉度。

参考文献:

[1]李虹霞.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园”“馆”合力双路径创新开展阳光心育工作--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尝试[J].科学时代,2015,(2):16-18

[2]陈艳丽,盛秋芳.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 :61-63

作者简介:彭泽立(1966—),男,湖南长沙市人, 副教授;陈燕妮(1985—)女,湖南益阳人,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