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

2018-01-15李会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交往能力

李会

摘要:当今社会的幼儿,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大人的溺爱、骄纵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要求与同伴所需要的平等合作原则行程冲突,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收到挫折。

关键词:交往能力;同伴关系;培养交往能力

一、不能存在包办思想

正因为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娇养孩子,怕孩子出去玩会被人欺负,会跟别人学坏,会不安全等,于是就对孩子采取种种过分的保护措施,甚至过分的将孩子隔离在家里,这样做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会使幼儿产生沉默、内向甚至忧郁等情绪。作为家长,应放心大胆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

1、引导孩子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儿童需要与同伴交往,此时他们最感痛苦和忧虑的是大家都不愿理睬他,倘若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会为自己不被同伴接受出现紧张不安的焦虑现象,而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孩子感觉到在幼儿园有这么多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很开心,逐渐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指的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同伴关系不仅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后他们开始试探着与同龄伙伴平等交往,这样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人的交往合作能力也应该从这一时期就开始着手培养,对克服纠正幼儿的缺点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笔者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对教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交往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2、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态度

在孩子交往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的发生,不能因为孩子的苦闹而责骂自己的孩子或其他人,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人的成长就是由各种挫折陪伴的。我们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与他人交往时要大方,要学会分享。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和谐关系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和心愿,然而从现实问题入手,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伴交往中幼儿存在着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骂人、打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损坏别人的活动成果等。攻击性强的孩子非但不能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反而增添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其他幼儿产生了回避、拒绝的心。

第二,孩子们活动时都喜欢和能力强的幼儿在一起,因为他们能促进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能力差的孩子在活动中非但不能出谋划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有时甚至显得笨手笨脚,故此遭到同伴的“排斥”。

第三、在幼儿时期幼儿普遍存有爱美倾向。干净、漂亮能迅速吸引对方,使交往的对方产生亲近感。反之,如果幼儿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穿着不够整洁,则遭到排斥。理。随着道德感的发展,他们不喜欢和那些在他们看来“干坏事儿”的“坏孩子”玩。

二、开展适当的活动,培养交往能力

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可以创设和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区域和玩具材料,支持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也可以鼓励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图书到幼儿园来与大家分享。同时结合游戏是满足孩子身心发展需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良好途径这样一个特点,让孩子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孩子通过与伙伴在游戏中的互动交流,能很好对某些问题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共识,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是否善于交往,能否建立起与周围人的和谐的关系对于孩子一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用多样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交往兴趣,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让他们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1、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一起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例如:唱歌、玩玩具、画画、做游戏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作为教师,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合作的机会。晨间和课间是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在吃中饭时,学生自己动手,会吃得非常高兴,上学、放学家长的接送等,只要我们有机会,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将它变成幼儿培养交往能力的机会。

2、帮助幼儿学会交往的技能

不仅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老师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我们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怎样与人商量、怎样拒绝别人、怎样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等等。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尊重别人、礼貌交往的意识与习惯。比如遇见老师要说老师好;借别人的东西不能不声不响,用完说谢谢;得到别人帮助,也要说谢谢;不小心犯了错,要学会说对不起。这些都是些日常用语的使用,但小语言有大作用,要使幼儿学会合理的使用文明用语。细节小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交往。

实际上,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一件事情:使幼儿始终存在着良好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學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只要他们对人际交往存在着兴趣,幼儿自己也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我们要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只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只有家长和教师都保持一颗真诚热情的心,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培养,我们才会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交往能力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重构小班“娃娃家”环境,建立幼儿交往意识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