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8-01-15潘鲁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潘鲁敏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总体目标分学段进行了具体阐释.可以说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且所提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以执教“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为例,就此问题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教学片断回放

(一)该课教学背景简介

该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分子、分母均不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从而完成分数大小比较教学.

(二)课堂教学片断回放

笔者教学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两名同学吃蛋糕,一生吃了一块蛋糕的34,另一生吃了同样大蛋糕的23,由提出问题“谁吃的蛋糕多?”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大家是怎样理解的?

生:我认为这个问题实际就是让我们比较34和23的大小.

师:大家认为是这样吗?

生:是.就是要比较34和23的大小.

师:那同学们能想办法比较34和23的大小吗?

学生合作探讨比较方法后汇报如下: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比较的:从图上看,同样大的两个长方形,34明显大于23.

生2:我是比较的剩余部分:1-34=14,1-23=13,因为14<13,所以34>23.

生3:我是把它们都变成了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的:34=912,23=812,因为912>812,所以34>23.

生4:我是把它们都变成了分子相同的分数来比较的:34=68,23=69,因为68>69,所以34>23.

生5:我是把它们都变成小数来比较的:34=0.75,23≈0.6·7,因为0.75>0.6·7,所以34>23.

……

当学生的比较方法汇报结束后,笔者适时引导学生对以上5种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学生讨论得出:画图的方法太麻烦,而且有的分数画图难度极大,精确性会很差,影响比较结果;比较剩余的方法有局限性,那就是用1分別减去要比较的分数后,所得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必须相同,否则仍是无法比较,但对于有些分数(比如,34和23),比剩余的办法会很快……综上所述,学生认为:比较分子、分母均不同的分数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变成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再比较;也可以化成小数后再比较,同时还要根据题目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对比较方法达成共识后,笔者又抛出了新的问题:如何选择“公分母”或“公分子”呢?于是学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问题解决过程……

二、本节课的精彩生成带来的思考: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反馈结果看,这应该是一节成功的课.而本节课的成功无疑应归功于笔者几年来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实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由台前退到了幕后.作为新课程改革大潮下的教师,要切实实现这一转变,扮演好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才有实现的可能.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正是做了恰当的角色定位,才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二)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实现思维的灵活性,在愉快的情绪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师个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模式

如,笔者自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如下: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合作探讨或独立思考—学生汇报交流,思维碰撞—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形成策略—师生共同评价反思,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合作探讨或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留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

在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汇报交流结束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对比、评价优劣,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最终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策略,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策略;

最后,要使学生养成自觉反思、回顾问题解决过程的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形成数学思想.本节课在学生对比5种比较方法的优缺点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终要通过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决,从而形成“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的思想.

(四)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一点粗浅看法,事实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乃至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广大数学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智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