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

2018-01-15朱军

江西教育C 2017年12期
关键词:旗杆画圆建构

朱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不光重视学生对知识、概念、法则、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能在一定深度层次的探求中启发思维,开发智慧,提升能力,形成素养。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应是知识的展示,我们的教学环节,不能成为众多结论的组合。有深度的课堂,应是在对各类信息的有机整合中,让学生兴味盎然地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思考、尝试、总结中快乐建构。

一、让概念性知识从“告诉”走向有意义的数学建构

数学教材中有着众多陈述性的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去阅读、理解、运用,固然能节省不少时间,但这样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接受性学习,少了数学发现的那份乐趣,也不能长久、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圆的认识”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了直线图形面积基础上展开的。对于圆的魅力,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有许多的咏叹,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我们也可以借助圆的魅力,演绎“圆的认识”的精彩:“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学生纷纷发言:钟面上有圆、轮胎上有圆、有些钮扣也是圆的……这时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静的湖面,丢进一颗小石子学生们激动地喊起来:水纹、水纹、圆……此起彼伏的声音伴随学生的惊奇,课件相继出现了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月球上的环形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创造圆。有学生用实物画圆,有学生徒手画圆,有学生用圆规画圆,还有学生用线甩出一个圆。由此老师揭示画圆的秘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引领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自主交流:“我刚才用对折法,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我用的画图法,我在圆内画出了无数条半径。”“我用的是推理法,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圆有无数条半径。”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正多边形演变成圆的過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领悟到:直和曲是相互转化的,渗透了转化、极限思想。

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得到综合性的培养和发展

课堂学习资源的预设,不能成为知识快餐的呈现,而应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主动获得,真正丰富知识面,拓展视野,提高综合学习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演绎、推理等数学思维方式,要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真实、扎实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如教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时,笔者认为数学知识不能停留于课堂之中,而必须延展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用之中,如此,才能彰显数学知识的生命活力。数学教学不是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而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回到学生生活中去。如此,笔者组织开展了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楼前有一个国旗的旗杆,想办法测量它的高度。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学生在思考后各抒己见:“我觉得可以将旗杆暂时放倒,用卷尺测量。”“反对,旗杆可以放倒,是不是任何高大的建筑都可以放倒呢?”“我觉得可以采用照相机拍摄,将一个矮小的物体和旗杆放置在一起,从同一个方向对两个事物进行拍摄,然后根据两种物体在照片的位置关系,可以推算出旗杆的高度。”“何必这样麻烦呢,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照射物体的影子,将一根较短的棒和旗杆放置在一起,在同一时刻,测量他们的影子。然后运用影子的比例关系,可以推算出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运用数学工具,展开了综合与实践活动。

三、让学生在合作、反思、创新中深度行走快乐建构

改变传统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式的被动思考方式,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可以让学习充满趣味,充分感受人类的智慧,领悟数学的博大精深和迷人魅力,从而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如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笔者改变厘清规则、反复练习的做法,首先出示问题情境,通过示范引领,同例扩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师:在今年的学校体育运动会上,我校的两位学生在跳远运动中分别跳出了2.01米、1.84米的成绩,谁跳得远些呢?

生1:2.01米是二米多,1.84米是一米多,2.01>1.84米。

教师总结结论,比较小数的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问题整数部分相同的两个小数,如1.84与1.95,哪一个大呢?

生2:整数部分相同,小数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激发了自主探究的兴趣。进一步引发了学生对十分位相同、百分位相同、千分位相同等的探究。通过知识迁移,学生理解了小数比较的内在数学本质,自主建构,总结出比较方法。

有广度的数学教学课堂,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有深度的数学教学课堂,充满魅力,发人深思,促进创新,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深度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整合教学资源,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走向深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掘。endprint

猜你喜欢

旗杆画圆建构
圆的启示
测量旗杆的高度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画圆的月亮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旗杆到底有多长
建构游戏玩不够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