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数学能力

2018-01-15夏维玮

江西教育C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奇偶性奇数偶数

夏维玮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多关键词,归结起来有三方面:数学抽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基本知识,或者解题能力如何,更关键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途中“充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训练数学抽象能力,培养问题分析意识

数学抽象能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将数学问题从生活现象或者创设的情境中抽象出来,二是将数学规律从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来。前者需要学生有敏锐的数学直觉,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后者需要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实验等活动中上升数学认识。

例如在“平移和旋转”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游乐园场景中,见识游乐园中各种各样的玩具及其运动方式,并让学生模拟这些运用方式。在看过和动手做过之后,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能不能将他们分类。不少学生抓住了平移和旋转的区别,用语言和手势相结合的方式将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区分开来。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断地经历和感知,自己发现了问题。之后学习旋转的时候,笔者展示了不同物体旋转的例子,并让学生分类。学生有的可以根据旋转的程度(角度)来分类,其中有旋转一圈又一圈的,也有旋轉一圈的一部分的;有的认为可以根据旋转的方向来分类,如顺时针和逆时针。

通过呈现多样的运动实例,学生自然地去观察和比较,结合手势感知出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虽然实例中平移和旋转的方向不同,程度不同,但学生把握住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本质,抽象出平移和旋转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训练运算和推理能力,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成为可能。

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教学中,笔者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分步引领学生展开课堂学习。首先出示几道一步计算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根据和的不同进行分类。很多学生是以和的奇偶性为标准来分类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这些算式中找出相应的规律。学生经过观察、举例、验证等过程,找到了蕴含其中的规律,即“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笔者加大问题难度,给出几道三步计算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判断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经过独立研究发现:先去掉其中的偶数,再看剩下几个奇数,如果剩下的奇数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总和就是偶数;如果剩下的奇数个数是奇数,那么总和就是奇数。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他们主动请缨,要自己完成接下来的探究。于是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然后组织集体交流,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发现数学规律。之后教学积的奇偶性就顺利多了。

在以上案例教学中,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缺一不可。有了运算能力,学生才能准确、迅速地发现规律并验证规律;有了推理能力,学生才能从最简单的规律开始,将加数的个数逐渐相加,然后用简单的规律来推理新的规律,最终找出若干个加数的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数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渠道,强化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三、训练数学建模能力,促进系统化认识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数学建模,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同时,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对号入座,这就为高效解决问题提供了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习过程更清晰、有条理。

例如在“认识负数”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将教师提供的一些数进行分类,学生很自然地将正数和负数分开。在此基础上,引导已经认识负数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这样学生就对负数的形式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境,一起来体会负数的含义,发现负数都比0小,负几就表示比0小几等知识点。接着,让学生结合刚才的学习和体会,尝试排一排黑板上的数根大小。学生经过尝试、交流,顺利完成了任务。有了这样清晰的表象,笔者出示一个0,让学生体会0的意义在于将正数和负数分开,此时学生脑海中的负数的概念逐步建立起来,知晓了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感知到这些数的大小。这些知识串成串,在学生脑海中以类似数轴的形式出现。经历了这样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负数的认识从之前的了解,上升为理解和掌握,数学模型也逐渐树立起来。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由点及面,由特殊到一般,将负数和正数联系起来,和0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数感的提升以及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建模,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让数学学习更有规律可循。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点点滴滴出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价值,更有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奇偶性奇数偶数
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和奇偶性
奇数与偶数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关于奇数阶二元子集的分离序列
有多少个“好数”?
奇偶性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