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教材设置,让成语教学熠熠生辉

2018-01-15施海丽

江西教育C 2017年12期
关键词:成语课文教材

施海丽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语言积累,世界名人的经典语录,源自底层生活的俗语谚语,凸显传统文化的诗句、成语等,都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值得积累的典范素材。为此,语文教材专门在每一单元的练习中集中安排了成语的诵读与积累。语文教学就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领学生在广泛诵读、深入理解、高效积累的基础上,发挥这些成语的教学效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一、联系课文内容,在统整类比中理解成语

语文教材对成语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可谓是用心良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编者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撇远求近,从本单元具体的课文内容中遴选出或与故事息息相关,或与人物彼此相连的成语。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依托课文中的故事情境或人物品质,更好地理解成语大意,开掘成语的内涵。

如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所处的练习中,编者就为学生选择了“风华正茂、出类拔萃……笔下生花、力透纸背”等八个成语,这些成语有的表现了王勃的高超才情,有的则与王勃自告奋勇完成《滕王阁序》一文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这一练习中的成语时,教师就不能将这些成语与课文的内容完全割裂开,而是引领学生将这些成语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成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尝试将成语划分类型,哪些与课文的故事有关,哪些成语是主要表现人物的特点。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从课文中的内容和细节入手,寻找可以印证这些词语大意的资源,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促进学生依托文本的资源和素材,为这些词语的感知与理解保驾护航。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孤立地让学生对成语进行机械理解,而是充分运用了课文中的资源,在感受成语的音韵之美的同时,更抓住了词语的意蕴之美,更好地理解了成语、积累了成语。

二、创设可感情境,在认知体验中演绎成语

教材中还有不少的成语,并不与课文的内容相关,而是教材编者为了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精心挑选编著而成的。脱离了具体的文本情境,这些成语就成为了僵硬而干瘪的词串。这就需要教师从这些成语的类型和共同特点入手,帮助学生创设鲜活可感的体验情境,从而为高效理解和积累成语奠定基础。

如四年级下册练习6中编选了八个成语:欲言又止、吞吞吐吐……高谈阔论、眉飞色舞。前后两组成语意思相近,但展示出人物不同的说话神态。其中,第一组意在形容人物说话放不开,心中有顾虑,想要说但又不敢说的矛盾窘状;第二组重在展现说话时含混不清,搪塞应付;第三组形容说话表达精彩,滔滔不绝;第四组则是形容人物说话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在诵读积累这些成语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深入理解成语大意的基础上,对这些成语所要表现的状态进行表演,合理地选择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其他身体语言,将成语所裹挟的丰富意蕴进行活化再现,

学生思维偏向直观化,浸润在这种“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表演体验中,学生尽情地感受着成语所形成的独特魅力,高效地促进了对成语的积累内化,甚至是最后的实践运用。

三、紧扣内在源头,在还原故事中讲述成语

我国的成语主要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与寓言故事。由此不难看出,每一个成语都蕴藏着一个鲜活的故事,每一个成语都是一段历史的代表。这些与历史、神话以及古典寓言紧密相关的成语,对于开掘传統民族文化、丰富学生语言积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不能仅仅从成语的表面入手,而要拓展与成语相关的历史典故、人物事件,从而对成语本身以及与其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

如三年级下册练习8中的成语“揠苗助长、杯弓蛇影……狐假虎威、黔驴技穷”都是源自传统的寓言故事。教学这类成语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的含义上就显得过于逼仄了。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从表面的字义逐步向成语的内蕴进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让每个学生对这些成语的来龙去脉和相关故事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并结合故事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这样的方式不仅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套路,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落实在文本的深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对成语全方位、深刻化的理解,真正丰富了学生的内在认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直观性思维的特点,开掘成语插图所起到的价值资源,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让学生经历朗读感悟、深入理解、积累内化的认知经历,真正促进学生对成语的深度把握。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我们需要在教材的教学中习得方法,形成积淀,更需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课外自主学习中,从而不断拓展自己认知和积累的范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语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拼成语
猜成语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