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互联网+”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商业模式

2018-01-15庄玉良

关键词:闭环供应链互联网+

贺 超,庄玉良,张 岩

引 言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扩展,是未来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全球各国消费者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意识的不断高涨,闭环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也日益引起各方的关注。闭环供应链不但涵盖了传统的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正向全过程,而且延伸到用户的使用、回收、再制造和再销售的逆向环节。在这个相互衔接的正、逆向供应链中,所有的产品、资源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复利用,形成一个或多个不同结构的闭环。

虽然闭环供应链较传统供应链在原材料成本、能耗、环保、企业责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其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也同样突出。闭环供应链的关键是逆向回收环节,它是从正向供应链的下游向上游转移,因而必须解决以下诸多关键问题:第一,回收环节的时间、数量必须能够提前获取或能够准确预测,否则必然会造成两种后果之一:其一,小批量甚至是单个产品退回,造成回收成本居高不下;其二,大批量退回,给供应链上游企业库存管理带来不可预知的巨大冲击。显然,这两者任意一个都不是供应链管理者所希望看到的。第二,回收产品的质量、价值的准确估算。回收产品状态千差万别,与其在正向供应链中的流程直接相关,从而给回收环节的合理定价带来巨大的困难。当前很多企业采用同质定价或阶梯定价的方法进行简化处理,距离闭环供应链精益管理仍存在巨大的差距。第三,再制造环节处理方式的决策科学化,以最大程度获取回收产品的价值,减少价值损失。再制造处理的方式很多,如翻新、维修、拆卸、再制造、原材料回收、废弃处理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有明显的差别。

上述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闭环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所以如何使得闭环供应链各种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共享,降低整体的不确定性,就成为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由于闭环供应链参与企业众多、行业各异,且存在明显的动态性,故而文化、信任、外部规制等协同方式难度高、适用范围有限。由此,闭环供应链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对信息共享协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而闭环供应链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加工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无论是在成本、时效或是规模上,都无法胜任。“互联网+”的提出则为闭环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创造了新的可能。在“互联网+”条件下,各参与方能够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减少信息采集的成本,增加信息的种类、数量,提高数据质量,为闭环供应链绩效的不断优化奠定数据基础。闭环供应链信息产生的范围非常广泛,分布在上下游各个企业之中,仅仅凭借某一参与方的努力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且易增加各参与方内心的疑虑。因此,成立独立的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企业,采用“互联网+”思想,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商业模式创新,是各行业闭环供应链深入实践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 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价值

信息共享对闭环供应链绩效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信息共享有助于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这方面有大量关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协调契约设计、案例和实证等方面研究的支持。然而,与供应链其它领域的研究相比,理论研究中对于闭环供应链信息如何实现共享、平台主体如何经营等方面都明确缺乏深入研究。

与闭环供应链信息系统直接相关的研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信息共享、信息系统对闭环供应链价值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如:Chouinard认为要有效进行闭环供应链管理,企业应重新设计完善其原有信息系统*Chouinard M,D' Amours S,Aït-Kadi D.Integr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activities within a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ystem[J].Computers in Industry,2005,56(1):105-124.;Cachon GP在MANAGEMENT SCIENCE杂志上撰文指出信息共享、信任对于供应链预测的重要意义*Cachon G P,Lariviere M A.Contracting to assure supply:how to share demand forecasts in a supply chain[J].Management Science,2001,47(5):629-646.。第二类是对信息系统构建的研究。典型的研究如:计三有等*计三有,仇艳丽.基于SOA的闭环供应链信息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10):825-827.基于SOA思想的闭环供应链信息系统研究、贺超等在基于物联网的闭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路径、物料恒定辨识等方面的探索性研究*贺超,庄玉良.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 2012(6): 30-34.*贺超,庄玉良.基于产品多生命周期的闭环供应链信息采集与共享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9):44-48.*贺超, 庄玉良.面向信息共享的闭环供应链物料恒定辨识[J].中国流通经济, 2013(7):37-41.*贺超,冯春花,庄玉良.基于物联网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路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4):1-6.。在具体技术应用方面,RFID、物联网和云计算是最广为认同的方法,前者如Ilic, Alexander等、Shi等对可回收运输工具*Ilic A, Ng J W P, Bowman P, et al. The value of RFID for RTI management[J]. Electronic Markets, 2009, 19(2-3): 125-135.和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问题的研究*Shi X,Li L X,Yang L,et al.Information flow in reverse logistics: 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tudy[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13(4):217-232.;后者如高杨对物联网技术在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的初步探讨*高杨,李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3):19-25;李健基于大数据背景,提出了一个面向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竞争情报系统*李健,史浩.大数据背景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竞争情报系统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4,1(2):96-101,唐燕在多种技术应用上探讨更为深入*唐燕,李健,张吉辉.面向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云制造服务平台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2,18(7):1554-1562,但这些研究都集中在探讨系统的功能设计上,缺乏对运行主体本身的关注,即这样一个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自身商业模式是什么?

对供应链信息组织的研究只有李晓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独立的信息供应商——供应链信息工厂能够成为整个供应链的中枢*万晓宁,孙爱军.行业生产率与出口依存度的关系研究——以江苏制造业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0-68.*李晓翔, 刘春林,谢阳群. 供应链信息工厂: 一种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新架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5):15-18.,但这种可能性还值得进一步商榷,且该文亦没有对供应链信息工厂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做探讨。从当前研究状况可知,如何确保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主体的有效运行,是每一个行业进行闭环供应链管理实践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应用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就更加紧迫。

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IT技术之上,使供应链各参与方能够进行信息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或信息系统平台。该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从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展示等全流程的信息管理服务,并在数据积累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入的增值服务,从而给各方带来价值。

1. 对于正向供应链而言,全程跟踪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情况,能够协调各相关企业的流程,提高流程效率,提高供应链运营绩效。由于供应链环节众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流程衔接不畅的情况,造成效率低下。通过信息共享,能够实时跟踪、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上下游企业主动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流程效率。

2. 对于逆向供应链而言,信息共享有利于闭环供应链回收再制造环节,将极大降低相关成本。闭环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突出表现在逆向环节,给相关业务处理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将最大化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确定性,减少由此造成的成本,推动闭环供应链实践的发展。

3. 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记录,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对于全新产品用户而言,信息共享能够使其回溯、跟踪产品路径,同时也便于产品的维护;对于再制造产品用户而言,信息共享能够提高产品供应水平,保证产品的可用性、安全性,保证产品性能的有效发挥。此外,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还能够为用户带来绿色消费、支持环保等心理收益。

正是由于闭环供应链各参与方都能够从信息共享中获得收益,从而使闭环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二、 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特征

虽然现有的闭环供应链信息沟通方式存在向信息共享方向的帕累托改进空间,但其实现并不容易。当前,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且日益重要,而这些数据对于竞争对手同样具有价值。因此,很多企业对于数据共享的顾虑很多,加之数据共享需要投入一定成本,导致企业对数据共享的积极性不高。为此,一个可行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 信息共享平台的企业必须与闭环供应链上其他企业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只有信息共享平台的经营企业与各方没有利益关联,才能保证各参与方能够没有顾虑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开、共享。这一点是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商业模式得以运行的基本前提。

2. 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应具有强大的IT管理和运维的能力,包括数据存储、加工、安全等。信息共享平台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基于数据采集、加工得到的信息,其核心就是一个跨企业的信息系统平台。显然,这个平台应该具备对异构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基于大数据工程的数据加工以及面向复杂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等。

3. 信息共享平台应能够尽可能减少数据采集的成本,具备多种数据采集方式。产品全生命周期跟踪监控所需要采集的数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时间、空间分布都异常分散,涉及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主体,因而数据采集成本的高低就成为数据能够及时、保质、保量获取的关键因素之一。

4. 信息共享平台应能够有效识别、衡量各企业信息共享所带来的价值增值。闭环供应链信息分布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正向环节,但逆向环节对信息共享的依赖性却更高。成本和收益的不一致将影响正向供应链上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积极性。因而有效识别、衡量信息共享的价值增值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5. 信息共享平台应该具有保证数据及时、准确采集的机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异常数据、错误数据的识别和再采集功能。数据的质量是信息共享平台的生命。即使有各种措施,也无法避免出现错误,因此信息共享平台本身应该具备相关的功能,并制定减少、纠正这些问题的规则和机制。

三、 面向“互联网+”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商业模式

传统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多集中于企业内部或供应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之间,虽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但所共享的信息多为经营层面信息,并不能跟踪到单个产品,显然距离全供应链信息协同仍有非常大的距离,当然更无法满足参与用户众多、动态性明显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要求。由于闭环供应链自身的特殊性,传统的信息共享方法成本高,需要较长时间的投资回收期,因而必须采用低成本、高效率、快速部署的信息共享方式。采用“互联网+”的思想改变原有信息传递流程,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数据全部采集、传输、存储,便成为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得以运行的基础。

为了避免利益冲突,信息共享平台应由闭环供应链上的一家全新的独立企业进行经营,且该企业必须要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有效商业模式,才能使自身的发展和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发展相互支持。显然,从供应链生态的角度而言,这是闭环供应链上一个全新的生态位。

对于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而言,数据平台层所包含的信息是其核心资源,其涵盖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使用过程、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数据来源体现在感知/接口层,包括来自不同企业的相关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数据采集途径。在积累了海量数据基础上,信息共享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

1. 数据跟踪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提供商

数据跟踪服务是信息共享平台最基本的服务,也是所有其它服务的基础。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跟踪,可以对正向供应链提供运营和绩效监控服务,提高正向供应链的效率,对逆向供应链提供产品回收跟踪、定价等方面的服务。尤其是对高价值的机器设备、车辆工具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跟踪服务也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维保、售后服务等的流程,将被动的响应式维保变为主动、预防性的维保,为生产企业创造新的客户接触点、利润源,推动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在这个阶段,数据采集是平台的核心目标,初期往往采用成本定价甚至补贴定价的方法,快速积累数据量,为后续增值服务奠定基础。

2. 回收处理增值服务——再制造决策支持服务提供商

增值服务模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仅面向逆向供应链的回收处理增值服务。逆向供应链环节是闭环供应链实践的瓶颈环节,也是信息共享平台能够起到革命性作用的领域。这方面的增值服务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宏观层次:通过对某个区域中某种产品的回流数据分析,为各相关环节企业提供预测服务,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配置库存、运输、加工能力等资源;第二,微观层次:通过对每一个具体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分析,预测或预定其回收相关业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逆向供应链在运营上的不确定性。这两个层次的增值服务既可以面向不同的产品类别,如前者面向低价值产品,后者面向高价值产品;也可以面向不同认识、接受水平的企业,如在初始阶段向用户提供宏观层次的服务,在其认可后,再进而提供微观层次的服务。

3. 全链条信息增值服务——面向全链条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在面向逆向供应链增值服务基础上,信息共享平台可以继续向全链条大数据服务商转型。在这个阶段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对多维度、多类型大量数据的分析,向整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如制造商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渠道商的采购和配送决策、回收商的定价和回收渠道设计、再制造商的产品再制造决策等。显然,在该商业模式中数据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方法库、模型库的建立和维护,商业智能、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技术。在这个阶段,信息共享平台已经进化成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成为整个闭环供应链生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价值增值器。

与其他一些服务的商业模式不同,基于数据的信息服务平台模式不但对平台市场涉及的各个参与方能够提供价值,而且会使其产生数据依赖性,保证平台的用户积累。因此,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是闭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

四、 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主体与面临的挑战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信息共享平台中的数据主要是基于单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而不是传统供应链中类别数据,即其必须是跟踪到每一个具体的产品,而不能只是某种具体型号的产品的数量等传统经营类信息。信息粒度的变化,给信息共享平台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

1. 跨企业的数据标准化——以行业为主导推进

由于数据采集的时间延续到整个生命周期,空间涉及每一个参与的主体,因而跨企业的数据连续采集、加工就成为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必须面对的问题。数据跨企业采集必须建立标准化的采集体系,如数据项目、采集口径、采集周期、采集方法、精度等等。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巨大差别,可以先从某个行业开始,依托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力量,首先在本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间达成协议,进而逐步将其他参与者纳入到体系中来。工程机械、汽车、矿山采掘、军工等行业是较为合适的先导性行业。

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对数据数量、时效、准确性、采集成本等的要求,传统的信息化技术难以满足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运行的需要。新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必然选择。显然,这对于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设备上的传感器设计,工作环境的无线网络或通信网络覆盖,维护/维修的数字化设备,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灵活的数据存储设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各行业和社会向闭环供应链管理、集约型发展转型的关键性约束,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能够找到资本盈利、退出的方式,吸引风险投资等外部资本的进入。

3. 迈向信息时代的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工程的能力

闭环供应链协同所涉及的信息数量远高于传统的正向供应链管理,且其中包含着提高流程效率的大量机会,这就要求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具备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工程能力。这种能力不应局限于某个具体案例进行,而应形成一个规范的流程、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数据的利用能力。当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即使是在一些已经初步投入使用的闭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模型库和方法库的研究和应用也非常少。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工程能力是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真正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对客户实现价值增值的关键。

4. 数据安全

闭环供应链上的数据能够反映各参与企业的诸多信息,其泄露很可能给相关方带来经济上和其它方面的损失,从而动摇信息共享的利益基础。此外,由于闭环供应链参与方来自闭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数量庞大且数据存储时间非常长,因而也易于遭到来自外部的攻击,如伪装、窃取、篡改、破坏等。数据安全性是所有参与信息共享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访问过程中的软硬件、权限、密码控制等都必须足够完善,保证各方的权益。

5. 基于“互联网+”的管理流程与模式变革

新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加入,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个新的企业生态位,而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革命性重组。流程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各参与方在信息采集和加工环节上的变化:为了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总收益增加,正向供应链增加了信息采集成本;相应地,逆向环节的流程较之信息共享前更是有了本质的变化。模式变革则体现在用户价值创造、成本结构、上下游协同关系等方面。显然,“互联网+”对于逆向供应链上现有参与企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新的信息技术的采用,更加深远的是其管理、流程,乃至商业模式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管理上的变革才是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整合整个供应链的关键,才是所有行业闭环供应链实践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五、 结 论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信息共享平台是闭环供应链管理创新和创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信息共享平台中的数据主要是基于单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而不是传统供应链中类别数据,即其必须是跟踪到每一个具体的产品,而不能只是某种具体型号的产品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等信息。因此靠传统的信息系统、信息平台构建方式难以胜任如此大数量、多种类、长时间、广空间、多来源的信息共享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的方式,使得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成为可能。

在信息共享平台参与闭环供应链运营后,不但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供应链生态位,而且改变了原有各参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为闭环供应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展开拓了一片全新的领域。当然,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顺利运作和发展还需要面对诸多的难题,如:平台企业公信力的取得、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数据安全、信息共享成本和收益的测量等。信息共享成本结构和成本收益补偿机制将是未来具体运营管理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无论从理论研究抑或企业实践角度,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极大推动我国闭环供应链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闭环供应链互联网+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健管师基于多模态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管构建及应用
基于四元数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闭环检测
重型直升机-吊挂耦合系统闭环飞行品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