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2018-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脑血栓优质护理人员

孙 敏

(沈阳市皇姑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辽宁 沈阳 110000)

脑血栓是脑血管中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群体,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1-2]。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护理技术,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3-4]。为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特选取10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0.2±5.4)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9.4±6.6)岁。两组性别和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为:①患者入院后,多沟通,建立良好互信关系,给予关怀和照顾,介绍医院和疾病的详细资料,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病情变化。②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给予患者心理准备,减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舒畅的心情。③给予患者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降低患者入院后的不适感,减少发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④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降低因护理人员产生的医疗事故。⑤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饮食和康复运动,提高机体恢复力和免疫力,进而提高治愈率。

1.3 指标观察: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分析:将研究中所采集到的全部数据录入进excel表格中,针对采集到的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用(±s)来表明软件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明存在差异,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s,分)

项目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χ2值 P值SAS 护理前 11.5±2.5 11.7±2.8 0.862 >0.05护理后 7.4±2.2 5.1±2.3 6.852 <0.05 SDS 护理前 14.7±3.1 13.11±7.6 0.965 >0.05护理后 6.5±6.47 7.1±4.8 7.621 <0.05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情况(±s)

项目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χ2值 P值生活能力评分(分) 护理前 46.2±3.6 45.5±3.1 0.865 >0.05护理后 76.9±6.0 55.6±5.9 6.855 <0.05住院时间(d) 护理后 16.0±4.1 22.5±3.9 7.623 <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n(%)]

3 讨 论

脑血栓由于脑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或是出现动脉斑块,使脑动脉中血流速率降低,患者血压下降,血液中有效物质沉淀于动脉内膜,形成血栓,阻挠动脉血流,影响脑部供血[5-6]。该类疾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脑血栓主要形成于颈部动脉或是脑部动脉,发病后若不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易导致一系列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8]。

随着医疗技术深入改革,从传统护理的单项护理组间逐步往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双向护理转换,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病情着手,制定专业、精细、全面的护理方案。患者面对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需考虑患者身体上的疾病同时考虑心理变化,了解患者并尊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9-10]。

本研究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优质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治愈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优质护理后,患者对医院和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升高,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治疗情况都得到显著提升,证明了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非常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满意度和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 曾丽红,刘茜,林佩霞.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21(A01):325-325.

[2] 孙天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189-190.

[3] 陈爱萍,陈尚萍.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64-1865.

[4] 曹丽红,向红霞,林秋贤,等.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62-163.

[5] 张莉,王楠,潘怡萍,等.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16):212-213.

[6] 张向楠,孙博,白立丹.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9(7):158-160.

[7] 刘长菊.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8(10):174-175.

[8] 赵青.优质服务用于脑血栓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149-150.

[9] 林萍萍,蒋云琴,卢小清,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6(24):65-66.

[10] 张凤,于红,徐惠丽.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6(28):514.

猜你喜欢

脑血栓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