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古典戏曲研究述评

2018-01-14

关键词:杂剧戏曲戏剧

任 荣

以1914年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问世为标志,戏曲学开始被现代学术体系所接受。经过戏曲学第二代学人的努力,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戏曲学开始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1956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的《琵琶记》大讨论为戏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改革开放后,随着硕博士培养制度的恢复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戏曲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戏曲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种研究方法纷纷涌现,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范畴,开始向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拓展。当然,在空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古典戏曲四十年成就的总结和检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之目的在于梳理四十年来古典戏曲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而探讨其未来的研究空间[注]本文所论“四十年”乃改革开放四十年,故所涉研究成果限于大陆学者之成果,港澳台地区学者之成果不纳入本文的所究范畴。。

一、 戏曲史研究之检讨

(一) 戏曲通史与戏曲通论

通史是对一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建构,对学科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戏曲学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问世以来就不停地有学者进行戏曲史的书写和探索。吴梅、周贻白在王国维之后出版了《中国戏曲概论》(大东书局1926)和《中国戏曲史略》(商务印书馆1936)。这两部戏曲简史标志着戏曲史的书写开始突破宋元断代史的局限,朝着通史方向前进。但是从戏曲学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研究还是停留在知识谱系的初步勾勒阶段。郑骞就认为:“俗文学的研究是一种新兴的学问,还在筚路蓝缕的时期,就戏剧史来说,虽有几部系统叙述的专著,如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日本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之类,那只是粗具大纲的间架,需要补正的地方还多得很。”[注]郑骞.评介冯沅君著《古剧说汇》[M]∥从诗到曲.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930.1949年以后,戏曲学虽然一度呈现出繁盛之态,但是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研究工作屡受干扰。改革开放以后,戏曲学界被抑制的学术潜力开始爆发,一批有影响力的戏曲史著作纷纷出版。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乃其为学生讲授戏曲史的讲稿。受时代因素左右,该书部分内容运用了阶级斗争方法来分析问题,但是这不影响其作为四十年来第一部通史性质的教材的学术价值。该书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的基础上,对近代涌现的京剧、皮黄、梆子等地方戏予以高度关注,对代表性剧目和艺人都做了介绍。这是戏曲史中首次大篇幅地书写地方戏。在周著出版不久,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问世。这部书其实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受特殊时期的影响,一直未能公开出版。作为第一部“戏曲通史”,该书分为四编,近90万字,一编探讨戏曲史的起源问题,二、三编则关注南戏、元杂剧、昆山腔传奇,四编论述清代地方戏的发展。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该书将马克思主义观点融入研究中,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国戏曲通史》将戏曲视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对舞台艺术予以特别关注,辟专章探析各个时代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戏曲通史》被各大院校用作戏曲史课程的教材,甚至台湾的高校也采用此书作为教材[注]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3.。从今天来看,《中国戏曲通史》的部分观点和方法已有陈旧之感,但是作为第一部完整的戏曲史,《中国戏曲通史》汇集了当时最优秀的戏曲学学者的思考成果,所以依然有其学术价值,这也是其在今天仍不断再版的重要原因。

自《中国戏曲通史》出版后,学术界在戏曲史的研究上呈现出两种思路:一种是受国外学术界的影响,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来探讨戏曲的发展问题;一种是延续《中国戏曲通史》的思路,在不改变戏曲史框架的基础上,对戏曲史的发展因素和构成内容做调整。这两种研究思路或以方法、视野新颖而著称,或以探讨精深、角度独特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的戏剧研究著作开始传入国内,受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方法的影响,戏曲史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将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戏曲晚熟是中国社会推进之结果,希腊戏剧与宗教关系密切,而戏曲重在娱乐,所以探索戏曲没有必要受西方视域的左右,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戏曲是由国外传入。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也是受西方戏剧研究的启发,尝试从中西文化语境的比较来探索中国戏曲美学的发展之路。这种将美学、文化学与戏曲史研究进行结合的研究范式一度成为其他学者的效仿对象[注]翁敏华.古剧民俗论·后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69.。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也是一部从文化学角度来探索戏曲史的著作。该书深受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影响,从戏曲文化的迟缓发生、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色以及戏曲的时空观等角度来探讨戏曲的文化风貌。

除了文化学、美学等方法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方法也运用到戏曲史的研究中。马也《戏剧人类学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分别从本体论、发生论、功能论、发展论四个角度探讨戏曲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将“巫术”“摹仿”视为戏曲起源的本体。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从艺术与宗教仪式角度探析了几大剧种的演出问题。王胜华《戏剧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提出了戏剧人类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并从原始信仰、巫术、仪式等角度探索戏曲的发生学问题,并以目连戏的研究作为范例。陈世雄《戏剧人类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则从戏剧人类学角度将中西戏剧的角色、脸谱(面具)等问题做了比较研究。戏曲人类学的研究虽然为戏曲史的书写提供了新思路,但相关研究还是散点透视居多,缺乏戏曲史层面的整合。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从社会学角度来探索禁戏的发展史。该书从先秦时期的正乐删诗开始溯源,一直梳理至清代,力图探讨戏曲禁毁的话语权力与戏曲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在撰写史论的同时,作者还编纂了《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王政《中国古代戏曲母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则运用母题学方法来探讨中国戏曲创作中的题材问题,角度较为新颖。戏曲文物和考古研究近些年成为戏曲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元代演戏的舞台》开启了戏曲文物研究的先河[注]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20世纪80年代后,戏曲文物、考古研究进入繁盛期。刘念兹《戏曲文化丛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曲文化做了介绍,从考古学角度探讨了戏曲的发展问题。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则系统地论述了辽宋金元时期的戏曲文化与民俗的关系。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对20世纪戏曲考古学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重点介绍戏曲文物发现在戏曲观念更新方面的意义。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是第一部全面研究南戏的著作。该书对南戏的名称、源流、剧本内容、体制、演唱等都做了全面的探析,为南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刘晓明的《杂剧形成史》(中华书局2007)与《戏文概论》思路一致,重在追溯杂剧的发生源头以及表演问题。无论是《戏文概论》还是《杂剧形成史》都表明,戏曲史的研究已经由宏观的通史书写开始向内在的发展脉络深入,学者们试图在时间线索下探寻中国戏曲的内在发展轨迹。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谭帆和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俞为民和孙蓉蓉《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中华书局2016)、黄天骥等《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以及李世英主编《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便是这一研究思路的体现。《中国戏剧学史稿》以元代至民初的戏曲理论为研究对象,但这部书并没有按照文学批评史的书写惯例冠以“戏曲批评史”,而是将“戏剧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区别于文学。《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在思路上没有承续叶著,而是横向论述戏曲的扮演理论、叙事理论以及审美思想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曲学史》关注的点更加细微,作者提出了“大曲学”和“小曲学”的概念,认为“大曲学”乃是关注历史上所有之音乐文学,“小曲学”则是“记录、考证和描述有关‘曲’的历史事实”[注]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3.。俞为民和孙蓉蓉在撰写《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的同时还编纂了《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正是因为对资料的全面占有,所以《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的研究视野比《中国戏剧学史稿》更加开阔。尽管两部书都止于晚清民初,但是《通论》却将研究的上限追溯至先秦,按照“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萌发”“雏形”“成熟”“发展”“繁荣”“深入”“集成”“重心转移”“旧曲学的终结与新曲学的兴起”九个章节来概括戏曲理论的发展。两部著作各具特色,《中国戏剧学史稿》筚路蓝缕,有开创之功;《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体例宏富,后出转精。遗憾的是,两部著作都截至于晚清民初,对20世纪的戏曲理论成就缺乏关注。《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规模庞大,计80余万字。该著认为“戏剧形态的多种构成元素,诸如剧本样式、角色源流、戏剧文物、剧场戏台、音乐声腔、身段表演、服饰化妆、布景道具等,它们围绕着角色扮演这个中心,但同时又相对独立、互相交叉”,因此对戏曲史的研究需要“全方位、立体地研究”[注]黄天骥,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绪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8.。这部著作按照史的叙述线索,分别从“杂剧院本”“南戏传奇”“角色渊源”“演出场所”“戏剧服饰”等角度探究各种戏剧形态的发展情况,立体展示戏曲的发展历程。《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认为“戏曲艺术思想史”是“人们有关戏曲艺术的意识、观念和思想形成的历史”[注]李世英.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1.,作者希望通过对戏曲艺术思想发生过程的探析从而拓展戏曲理论史的研究视野,对戏曲理论成就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戏剧学”观念被学术界认可后,围绕着“戏剧学”,学术界对戏曲史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划分。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综合了学术界关于戏曲史研究的诸领域的成就,将戏剧学分为“戏剧史学”“作法学”“音律学”“表演学”“批评学”“文献学”六个分支,按照时间线索一一介绍其成就。《中国戏剧学通论》标志着戏曲学已经完全融入现代学术体系,开始有了更加精细的研究畛域划分。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打破了戏曲史研究的时间线索,而是从戏曲的基本特征、思想蕴涵、形象类型、艺术风格、民族特色等角度宏观概括中国戏曲的发展史和特征。日本学者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虽然始终紧扣戏曲作为舞台艺术的特点,但是在研究中并没有重复国内学者的思路,而是从乡村、宗族祭祀以及演出市场的角度进行研究。这部戏曲史思路新颖、资料稀见,但是因为观点和方法都与国内学术界迥异,所以也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注]例如蔡永明、解玉峰《巫风傩影中的迷失——读田仲一成教授的〈中国戏剧史〉》(《戏剧》2004年02期)、傅谨《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文艺研究》2008年07期)、王苏生《田仲一成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戏剧》2013年03期)、戚世隽《田仲一成戏剧史研究平议——兼论关于戏剧起源问题的争议》(《戏曲艺术》2017年03期)。。

在戏曲史诸多形态的研究成果迭出的情况下,一部综合性戏曲史的撰写似乎非常有必要。廖奔的《中国戏剧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不再延续传统戏曲史的文学书写路径,而是将戏曲史分为腔种、剧目、演出、艺人、典籍、交流等板块,试图宏观概括戏曲史的发展情况。这一研究思路后来在其与刘彦君合著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中得到进一步贯彻。《中国戏曲发展史》分四卷,体例宏富,将戏曲文学、戏曲理论、舞台演出等皆纳入研究范畴,将《中国戏剧史》中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中国戏曲发展史》的出版可以看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戏曲史研究成就的一次大整合。不过“戏曲史”的书写永远不会停滞,2014年,傅谨撰写的《中国戏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出版。该著在体例上与传统的戏曲史无甚差别,其创新之处在于将戏曲演出以及民间戏曲纳入戏曲史中,拓展了传统戏曲史教材的讲授范围。学术界对该著的评价呈二级分化之态,褒之者赞其可与《宋元戏曲史》相媲美[注]朱恒夫.史才卓越 史学宏富 史识非凡——读傅谨教授的《中国戏剧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5(8):126.,贬之者则认为“错误百出”“制作粗劣”[注]张勇风.博雅版《中国戏剧史》中的知识性错误[J].文艺研究,2018(7):150.。2017年由郑传寅先生主编,俞为民、朱恒夫等多位戏曲学者参与编写的《中国戏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问世。这部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戏曲史,“叙述每一时期的戏曲现象,始终把该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放在突出位置,始终防止了脱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孤立地分析和描述戏曲的发展演进”[注]傅谨.戏曲史和“马工程”的新收获[N].人民日报,2018-06-05(24).,在分段论述时将戏曲理论、作家作品、演出融合为一体,同时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将南戏放置于元杂剧前,视南戏为戏曲成熟的开始,并将书写下限延伸到当代。如果说《中国戏曲发展史》是对1978—2000年戏曲史研究的一次总结,那么“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戏曲史》则是对2001—2017戏曲史研究的总结。

(二) 断代戏曲史与断代戏曲综论

四十年来,断代戏曲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来看,元杂剧研究起步早、成果丰,宋金杂剧及明清戏曲研究起步略晚,但后来居上,而晚清民国戏曲的研究无论从时间还是成果数量来说,则相对滞后。

赵兴勤《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是一部论述宋金以前戏曲发展的断代戏曲史。该著将早期戏曲发展分为混沌期、演进期、融合期和成长期四段,运用了戏曲生态学的观点来审视早期戏曲的发展和流变,通过对戏曲语言、表演手段以及演出市场等因素的关注来探索戏曲发展的内在动力。戏曲形成史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不少,但多为散点研究,赵兴勤先生的大作全面系统地对早期戏曲的生成过程做了论述,是近些年早期戏曲研究的力作。薛瑞兆《宋金戏剧史稿》(三联书店2005)是一部宋金断代戏曲史。该书对宋杂剧、南戏、金院本的生成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对促使其生成、发展的社会背景也做了探讨。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以宋金杂剧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体制、表演场所、角色、化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考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宋金时期的戏剧概念以及杂剧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力。徐宏图《南宋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学术视野宽阔,对南宋以前的“古剧”如吴越等地的歌舞、百戏做了溯源,在介绍南戏、宋杂剧的成就外,还对傀儡戏、影戏也做了深入的分析。

刘念兹《南戏新证》(中华书局1986)是继钱南扬的《戏文概论》后又一部研究南戏的力作。该书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纸质文献和田野资料进行对比,对南戏的产生、发展、流变、剧目、曲牌都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南戏起源的多点说。金宁芬《南戏研究变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也是南戏研究的重要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侧重于叙述南戏的发展史,下编则对“戏文三种”和“荆刘拜杀”剧目的版本、本事和思想内容进行探析。胡雪冈《温州南戏考述》(作家出版社1998)虽然是以温州为中心,但是对南戏的形成原因探讨非常深入,对宋元明时期的南戏剧目以及南戏声腔考证也有新见。俞为民《南戏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则是一部对南戏进行全面总结的通论著作。全书对南戏的起源和发展、体制、剧目以及研究情况有详细的介绍。徐宏图《南戏遗存考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将田野调查与文献考据结合,利用民间剧本与明清曲本比勘,从而探析南戏在今天遗存情况。该书角度新颖,文献扎实,体现了近些年南戏研究的新方向。

元杂剧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顾学颉《元明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中的一种,按照丛书要求对元杂剧产生的背景、剧本、角色、演出、作家等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明杂剧仅概括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剧目,内容更加简略。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框架结构与《元明杂剧》一致,先后对元杂剧的作家作品、演员、剧本体制、演出体制进行分类介绍,但是徐著分类更加细致,内容比顾著更丰富。李春祥《元杂剧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有别于前两部著作,它完全按照文学史的写法,以时间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先介绍元杂剧的兴起、体制,再介绍其繁荣、衰微以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对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元杂剧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则分章单独论述。这种研究思路虽然在介绍杂剧文学成就上比前两部元杂剧著作更丰富,但未能体现元杂剧的发展动态。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以元杂剧的发展流变为研究中心,不再介绍元杂剧的文学成就,而是从地域上宏观扫视南北杂剧的发展脉络,突出杂剧作家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元杂剧分为前、中、晚三期,按照时间线索分别介绍不同时期作家、作品。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通过对元杂剧的文本细读来了解元代的社会结构、宗教观、市民意识等等。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也是一部探究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关系的著作。与郭著相比,幺书仪更重视通过杂剧来透视元代文人的心灵世界以及他们创作杂剧的目的。

明杂剧研究在台湾起步较早,而大陆直到20世纪90年代方有论著问世。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北学海出版社1979)虽名曰“概论”,实则是一部“明杂剧史”。它将明杂剧分为初、中、晚三期,按照时间线对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徐子方《明杂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将杂剧分为宫廷杂剧和文人杂剧,分别予以介绍,并对明杂剧的存本情况作了详细的考证。徐子方的另一著作《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则侧重于研究明杂剧的演变情况。与曾永义的《明杂剧概论》相比,虽然两部著作都是以时间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但是徐著更加重视明杂剧演变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泛泛介绍作家、作品之成就。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对明杂剧进行了横向综论,对明杂剧的主题取向、创作观念等进行了探究,尝试对明代的杂剧和传奇进行分类,提出十一折为传奇杂剧分界点[注]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郭英德先生编有《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对明清传奇的存佚情况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所以其所撰《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内容宏富,思路清晰。该书将明清传奇分为四期,分别介绍其兴起、风行、繁盛以及衰微之过程。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既重视作家、作品的介绍,也重视作家作品与社会思潮、时代变化的联系,从而发掘其主题意义。因此,这部传奇史虽然以传奇为中心,实则对明清戏曲思潮的演变也有着深入的论述。程华平《明清传奇编年史稿》(齐鲁书社2008)是一部文献编年史。虽然只是资料编年,但是作者巧妙地将相关资料按照年代和人物进行归类,使得编年具有了可读性,从而通过编年史“展示明清传奇的发展脉络和实际情况”[注]程华平.明清传奇编年史·凡例[M].济南:齐鲁书社,2008:1.。金宁芬《明代戏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将明代的传奇、杂剧、散曲都纳入研究范畴,通过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宏观展现明代的戏曲成就。

清代的戏曲研究起步不晚,但是自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问世后,似乎出现了断档。虽然这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不少,但是断代史和断代综论性的著作却比较少。周妙中《清代戏曲史》虽然也是按照时间脉络将清代的戏曲分为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以后、晚清五个阶段,但是全书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章节结构,而是由一篇篇的作家作品论组成,颇似一部读曲记。不过全书文献考证扎实,所涉及的曲本多为学术界罕见,而且学术视野开阔,将各省地方戏以及少数民族戏曲纳入清代戏曲史范畴。作为第一部清代戏曲史,《清代戏曲史》存在诸多缺憾,但是却为清代戏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秦华生、刘文峰主编的《清代戏曲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则是一部完整的清代断代戏曲史。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传奇杂剧、第二编宫廷戏剧、第三编戏曲理论与批评、第四编花部地方戏。全书内容丰富,从宏观层面展现了清代戏曲的成就。王汉民、刘奇玉编著的《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将清代的戏曲史料按照年代编录,反映了清代戏曲的发展情况。张晓兰《清代经学与戏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探讨了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戏曲思想。该论著角度新颖,为学术界了解清代戏曲提供了新思路。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研究限于清初杂剧,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对清初杂剧做综合研究,探讨杂剧的主题、体制、作家构成等,下编则研究清初代表性杂剧作家,如吴伟业、尤侗等人。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研究视角聚焦于晚清戏曲。晚清戏曲是京剧和地方戏的天下,所以该书重点探析戏曲演出生态问题,比如徽班对北京戏曲的影响,晚清梨园私寓问题等等。幺先生著作视角独特,资料新颖,对私寓、优伶社会地位等问题的阐述新见迭出。康保成《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漓江出版社1991)是较早关注近代戏曲的论著。书中对近代的戏曲理论、昆曲、传奇杂剧、皮黄以及话剧都做了介绍,宏观展示了近代戏曲的发展脉络。左鹏军先后出版了《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是其对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研究的总结,全书考辨精审、文献扎实,是近代传奇杂剧研究的力作。

二、 戏曲理论、文学与文献研究之检讨

(一) 戏曲理论

戏曲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早,早在1959年,由中国戏曲研究院编纂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公开出版。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关曲论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赵景深的《曲论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是他继《明清曲谈》《读曲小记》后第四部谈曲的笔记。齐森华《曲论探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也是一部曲论的论文集。书中对《南词叙录》《曲律》《鸾啸小品》等戏曲理论著作的成就作了评析,其中对金圣叹戏曲评点的研究是学术界较早关注评点的论文。谭帆《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以金圣叹的《西厢记》批评为中心来讨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体系。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全书分为三编,上编探讨元代曲家的理论成就;中编则从功能、创作、表演等角度探析元代的戏剧学成就;下编则对后世有关元曲的研究做了介绍。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是第一部对戏曲评点进行综合研究的论著。该书对明代的戏曲评点本一一作了考察,并对明代署名“李卓吾评点系统”“汤显祖评点系统”“陈眉公评点系统”作了辨识和探析。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与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从“主体论”“动机论”“题材论”等角度综合探析古代戏曲的创作、批评理论。该书体例宏大,角度新颖。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分析了关于明代戏曲理论的几次学术争论,对“汤沈之争”“元曲名家之争”等问题论述细致。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从文艺学角度将戏曲理论与戏曲批评区分开来,并从批评方法、批评功能角度来尝试建构中国戏曲批评体系。石芳《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从考据学的角度探讨了清代戏曲理论著作的特色,为清代戏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四十年戏曲理论的研究趋势来看,一方面戏剧学的本位意识越来越浓厚,学术界有意识地将戏曲理论与其他文体的理论研究进行区分;另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方向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将理论与批评含混一体的研究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文艺理论界的成果开始被引入戏曲理论研究中。

(二) 戏曲文学

《宋元戏曲史》将元杂剧视作“活文学”,这种研究范式在后来的戏曲研究史中一直占据主流。从文学角度来研究戏曲的成果也是最为丰硕的,不过戏曲毕竟是综合性的艺术,所以从文学角度研究戏曲的论著还是会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这是戏曲研究的特殊性。

孙崇涛《南戏论丛》(中华书局2001)是其有关南戏的一部论文集。论文集所收《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中国南戏研究再检讨》是有关南戏研究史的两篇重要论文,其他如对奎章阁本《五伦全备记》、成化本《白兔记》的研究则是以文献为根基,从文学上进行阐发。田仲一成《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依然遵循其宗族祭祀的学术思路,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对五大南戏作品做了细致的文本解读,虽然其部分观点学术界存有争议,但是其研究立论有据,文献扎实,堪称南戏研究的力作。

王寿之《元杂剧喜剧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细读了元杂剧文本,从形象、语言、技巧、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了元杂剧的特色。李春祥《元杂剧论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是一部有关元杂剧的论文集,作者任教于河南大学,所以对中州的杂剧作家关注比较多,先后撰写了《略论元代中州杂剧作家》《略论元剧作家笔下的中州社会生活》等论文。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选题新颖,作者将元杂剧分为社会剧、家庭剧、恋爱剧等八类,并对其中的科诨作了分类统计,在翔实的数据统计基础上,对科诨的方式、作用和功能进行了探析。胡颖等《失传元杂剧本事考说》(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对五十种已经失传的元杂剧本事进行了考证。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乃郭英德博士论文的理论部分,文献部分则名为《明清传奇综录》。作者在广泛阅读明清文人传奇作品的基础上,对传奇作品的文学观念、人格范型、文体特征、创作方法等作出了精彩的论述。而其所著《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对明清传奇的叙事方式、语言特征做了深入的探讨,其中《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利的下移》一章提出传奇兴起与文化权利的转移有关,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传奇”的“奇”上,将故事结构划分成“悲欢离合式”“离合兴亡式”“忠奸抗争式”等六种结构模式,探讨传奇的结构特征。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研究了明末清初的戏剧创作情况,对贰臣的戏曲创作做了精辟论述。明代戏曲的研究绕不开汤显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汤显祖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徐朔方先生校笺有《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并著有《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等著作。徐先生关于汤显祖戏曲作品的唱腔问题以及汤显祖死亡原因的考证[注]参阅《汤显祖戏曲的腔调和他的时代》(收入《论汤显祖及其他》中)、《汤显祖和梅毒》(《文学遗产》2000年01期)。在学术界都引发了热议,体现了他敏锐的学术眼光。周育德《汤显祖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着重从思想史角度探讨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以及以“临川四梦”为代表的戏曲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想价值。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中华书局2005)将汤显祖及其戏曲作品放置于晚明文学的大背景下探讨其在戏曲史上的意义。龚重谟《汤显祖研究与辑佚》(海南出版社2009)文献考证扎实,辑佚了多篇汤显祖的佚文、佚诗。除了上述研究外,尚有杨安邦《汤显祖交游与戏曲创作》(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邹自振《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徐国华《汤显祖与蒋士铨》(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周锡山《汤显祖与明代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等[注]2016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汤显祖家乡抚州和学术界共同举办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有关汤显祖及其戏曲的研究也呈现出繁荣之态。一是目前收录汤显祖作品最全的《汤显祖集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出版;二是郑志良先生发现了汤显祖的《玉茗堂书经讲意》(《汤显祖著作的新发现:〈玉茗堂书经讲意〉》,《文学遗产》2016年03期);三是抚州市对汤显祖家族墓葬群的发掘,发现了汤显祖的墓碑。这些文献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出版都将推动汤显祖的研究向前发展。。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许多学者都将其研究元明清戏曲的论文编成文集,如严敦易《元明清戏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张燕瑾《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朱万曙《明清戏曲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江巨荣《明清戏曲:剧目、文本与演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等。这些论文集的编纂都自成系列,或侧重于文学意义的发掘,或侧重于版本目录的考证,皆有所长,不再一一介绍。

(三) 戏曲文献

文献乃研究之基础,四十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戏曲文献整理和研究成就卓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型曲籍的整理和编纂工作成果丰硕。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加强,一些珍稀戏曲曲本得以整理和影印。这些文献的出版给研究者查阅文献带来了便利。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编纂的《不登大雅文库藏珍本戏曲丛刊》(学苑出版社2003年)收录了马廉所藏珍本曲籍。吴书荫主编《绥中吴氏藏钞本稿本戏曲丛刊》(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收录了吴晓铃所藏珍稀稿、钞本曲籍,这些曲本多为《古本戏曲丛刊》所未收。殷梦霞选编《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钞本戏曲百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收录珍稀戏曲钞本百余种。王文章主编《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2010)收录傅惜华珍藏曲本三百余种。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合作选编《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小说戏曲文献汇刊》(国家图书馆2011),收录齐如山所藏珍本戏曲小说六十余种。北京大学图书馆编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程砚秋玉霜簃戏曲珍本丛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收录程砚秋所藏戏曲舞台演出本多种。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编《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承续了《古本戏曲丛刊》计划,选录一百一十种左右清代顺、康、雍时期戏曲作家的传奇作品。黄仕忠先生近些年致力于戏曲文献的整理工作,尤其关注日本所藏珍稀曲本的寻访和影印,先后编纂《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稀见中国钞本曲本汇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明清孤本稀见戏曲汇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除此以外,近几年《全明戏曲》《全清戏曲》等文献整理项目纷纷立项,并陆续有阶段性成果问世。相信未来几年,明清戏曲的研究会因为文献整理的推动而出现一波研究热潮。

2. 戏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进步明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曾是治戏曲学之必备工具书,但是它出版于1959年,所收专书48部,已经不能满足学术界的需求了。近些年随着各类大型文献的出版以及电子检索的出现,戏曲史料的发掘面和深度都比上世纪50年代有了突破。这种突破一方面是在文献数量上超过前人,另一方面是在史料的类型上有了拓展,不再局限于文人的文集、笔记,而是向日记、报刊、各类档案文书等领域发掘新史料。相关之成果如下: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9)收录专著120余部以及各类单篇评论,计700余万字。吴平、回达强主编《历代戏曲目录丛刊》(广陵书社2009)收录1949年以前编纂之戏曲目录65种。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凤凰出版社2011)分“日记”“专书”“申报”“清宫文献”等多卷,收录清代戏曲文献600余万字,对京剧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张发颖主编《隋唐五代宋金戏剧史料汇编》(学苑出版社2013年版)收录隋唐至金代戏曲史料多种,计50余万字。赵兴勤、赵韡《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研究(诗词卷·初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研究(诗词卷·二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5)、《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研究(方志卷·初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研究(笔记卷·初编)》(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7)等收录清代戏曲史料多种。张天星编纂《晚清报载小说戏曲禁毁史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从百余种报刊中辑录戏曲小说禁毁史料90余万字。

3. 文献研究成绩显著。戏曲文献研究一直在戏曲学界占据主流,四十年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黎国韬先生近些年一直从事宋金以前之“古剧”研究,出版有《古剧考原》、(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古剧续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两部著作对宋金以前的傩戏、参军戏、傀儡戏、古剧角色、古剧形态、古剧与外来乐舞关系做了考述,著作文献资料丰富,考辨精审。俞为民在南戏研究方面成就突出,所著《宋元南戏考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中华书局2004)对南戏的声腔演变,“荆刘拜杀”等剧目的版本、本事考证翔实。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在学术界影响力甚大,收录了晚明三十九位曲家的年谱。年谱资料翔实,考辨审慎,嘉惠学术界甚多。不过随着近些年新文献的发掘,陆续有学者对其观点进行商榷。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从方志中辑录曲家的相关资料,是一部非常实用的资料汇编。邓长风先生在明清曲家文献考证方面用力甚勤,其所著《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是研治明清戏曲的重要参考文献。邓先生旅居美国,长期沉浸于国会图书馆,查阅多部明清典籍,所获资料多为学术界所未见。陆萼庭《清代戏曲家丛考》(学林出版社1995)收录了清代戏曲家黄燮清、金兆燕、沈起凤等人的考证文章。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收录了作者有关元明清戏曲文献的论文,其中《明代南戏五大声腔及其支流》一文影响较大。谭正璧、谭寻《曲海蠡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收录元明戏曲文献论文13篇,如《王实甫以外二十七家〈西厢〉考》等。蒋星煜在《西厢记》的文献考证方面成就突出,先后撰有《明刊本西厢记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西厢记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等著作。苗怀明《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中华书局2005)对20世纪的戏曲文献研究做了宏观扫视,为我们了解戏曲文献的发展提供了线索。孙崇涛《戏曲文献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则有意将“戏曲文献学”作为戏曲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并对戏曲文献研究的方法、范畴做了介绍,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戏曲文献学入门教科书。李占鹏《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论著综录》(人民出版社2013)对20世纪重要的戏曲文献发现做了梳理。

除此以外,戏曲文献论文集尚有江巨荣《剧史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吴新雷《昆曲史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吴敢《戏曲格律文献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赵兴勤《中国古典戏曲小说考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陆林《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黄山书社2006)和《求是集:戏曲小说理论与文献丛稿》(中华书局2011)、倪莉《中国古代戏曲目录研究》(华夏出版社2010)、黄仕忠《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戴云《戏曲文献论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孙书磊《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戏曲丛考》(中华书局2011)、汪超宏《明清曲家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和《明清浙籍曲家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王瑜瑜《中国古代戏曲目录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郑志良《明清戏曲文学与文献探讨》(中华书局2014)、谷曙光《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杜海军《中国古曲戏曲目录发展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等。

三、 戏曲音乐声腔研究之检讨

曲学向来被学术界视为“绝学”,一则是因为其研究队伍薄弱,二则是因为研究入门难。研究曲学既需要有戏曲史的学术背景,又要能够识古谱、懂音律,所以许多学者望而却步。从四十年的戏曲音乐声腔研究来看,成果丰富,但是也有后继乏人之忧。

音乐家何为曾参与《中国戏曲通史》的编写工作,他在戏曲音乐研究方面也有贡献,其主要论文结集为《戏曲音乐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出版。这部论文集中收录了有关戏曲唱腔创作以及京剧音乐问题的论文。庄永平《戏曲音乐史概述》(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则是一部完备的戏曲音乐史。该书将戏曲音乐的发展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鼎盛时期”和“繁荣时期”五个阶段。先秦至隋唐为“孕育时期”,而元杂剧时代则为戏曲音乐“繁荣时期”,近代花部戏兴起后则达到“繁荣时期”。从事古代戏曲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身文学专业,所以对戏曲音乐或了解不多或漠不关心,所以仅从文学角度来审视戏曲的发展。如果戏曲史的书写能够结合“戏曲音乐史”的研究成果,比如庄永平先生的大作,那么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戏曲的演变问题。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从音乐史的角度分析了戏曲音乐与其他音乐之关系,同时也揭示了戏曲音乐的独特性,对于昆山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皮黄腔系的音乐特色和文献情况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是第一部以曲谱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该书细致地梳理了曲谱的源流,并对北曲格律谱、南曲格律谱、南北合谱和工尺谱的代表性曲谱做了考述。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戏曲史的角度探讨了曲谱的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刘崇德先生近些年一直从事戏曲音乐的翻译工作,先后出版了《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燕乐新说》(黄山书社2003)。他的《元杂剧乐谱研究与辑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分析了元杂剧的音乐特色,并对元杂剧音乐的演变情况作了研究,同时辑录并翻译了现存的元杂剧音乐曲谱。刘先生精通古谱,长于文献考据,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在学术界独树一帜。与刘崇德先生的学术方法相近,郑孟津先生也是从曲谱音乐角度来研究戏曲声腔音乐,他的《中国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词曲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都是其学术方法和成就的体现。

声腔的不同是区别剧种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研究戏曲音乐的同时,学术界对声腔也倍加关注。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是一部有关声腔音乐的论文集,其中《戏曲声腔》一文对南北曲的演变梳理甚为翔实。廖奔《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是第一部“声腔史”,对由南北曲发展而来的南北曲腔梳理细致,同时对地方戏的剧种声腔也做了概括。南戏声腔的演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问题。流沙《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9)是其有关声腔的论文集,该书重点考察了弋阳腔的演变问题,提出四平、青阳皆是弋阳腔的支裔。流沙先生重视田野调查,试图将田野资料和文献考据结合。但是由于部分声腔演变线索不清晰,加上证据存在出入,所以观点也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苏子裕《弋阳腔发展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与流沙先生的思路一致,都认为明代的徽州、青阳、乐平、义乌等声腔系弋阳腔的后裔,而清代的高腔也与弋阳腔有着亲缘关系。班友书《古剧青阳腔》(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利用新发现的民间钞本《水云亭》探讨了青阳腔与南戏的关系。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将戏曲音乐划分为“南北曲腔”“乱弹诸腔”和“滩簧”三大类,他认为昆腔、高腔等都归入“南北曲腔”中。洛先生关于声腔的研究观点新奇,学术界对此也是有所争议。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另辟蹊径,将研究视角放在了梆子腔的演变上。该书认为“近代戏曲史上,梆子腔无论是作为一个声腔系统,还是它对中国戏曲发展产生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注]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4.。声腔的考察对于近代地方戏的研究意义更为重要,尤其是高腔的研究。近些年随着学术界的重视,各类地方戏的唱本陆续出版,如《中国岳西高腔音乐集成》(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松阳高腔口述剧本的记录整理与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等,文献的发掘肯定会对未来有关声腔的研究产生一个推动。

四、 演剧及其相关研究之检讨

现当代戏曲的演出资料丰富,既有纸质文献又有音视频文献,所以其研究条件较之于古代戏曲研究略显优裕。而古代戏曲演出相关的资料只有纸质文献和文物资料两类,类型单一,资料零散,所以其研究既要有舞台意识又要具备文献考索能力,因而显得相对不易。

(一) 戏班、演员、角色研究

戏曲表演离不开演员的创造。早在20世纪80年代,孙崇涛和徐宏图先生就发表《中国优伶史纲》(《戏剧艺术》1989年03期)一文。1995年,二人合著的《戏曲优伶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出版。这部《戏曲优伶史》按照时间线索,对元明清三代各个声腔剧种的演员都做了梳理和研究,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的中国戏曲演员史”[注]刘祯.戏曲历史的创造者——《戏曲优伶史》评介[J].戏曲艺术,1996(1).。在《戏曲优伶史》出版的同一年,谭帆的《优伶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问世。《优伶史》结构异于《戏曲优伶史》,它将古代戏曲演员视为一个整体,对优伶的演变、组织培养、血缘、地域分布等进行研究。两部“优伶史”角度不同,但是都在文献考辨方面用力甚多,而且研究不流于俗套,重视演员的艺术成就和品格探析,而不是八卦新闻的揭秘。王宁《宋元乐妓与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角度新颖,从宋元乐妓的角度探讨演员对于宋金戏剧形成的意义。王宁、任孝温合著的《昆曲与明清乐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则探讨了明清时期的乐伎与昆曲发展之间的关系。吴新苗《梨园私寓考论:清代伶人生活、演剧及艺术传承》(学苑出版社2017)对清代伶人的私寓做了考察,详细描述了私寓的演变,并利用报刊史料等新文献探讨私寓在京剧演员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票友作为演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几年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泠风《京剧票友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对清代以来的票友下海历史做了梳理。武翠娟《“清客”、“串客”、“票友”关系疏证——兼考业余戏曲演员之名称演变》(《戏剧》2016年04期)梳理了明清以来票友名称的演变。任荣《张二奎生平史实考辨——兼论戏曲史中的“张二奎现象”和“口述史料”的运用》(《戏曲艺术》2015年04期)提出了票友下海的“张二奎现象”说。随着《京剧历史文献汇编》(凤凰出版社2011)等大型文献史料的整理出版,古代戏曲演员的研究有了更加丰富的史料佐证,因此,演员研究将会继续出现一批富有创见的成果。

演员的表演离不开戏班的组织。因此在演员研究兴起的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到戏班的组织和发展问题。张发颖先生在戏班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先后出版《中国戏班史》(沈阳出版社1991)和《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中国戏班史》全面梳理了戏班的演变史。该书研究视野宽阔,以职业戏班研究为主,家班、票友票房、乡间子弟会等非职业戏曲组织也纳入研究范畴中。《中国戏班史》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获得了广泛赞誉[注]相关之评介文章有沈尧《有突破、有创见的〈中国戏班史〉》(《中国戏剧》1992年08期),尹权宇《中国戏剧史的拓展——读〈中国戏班史〉》(《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1期),张子敬《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丰碑——读张发颖的〈中国戏班史〉》(《大连大学学报》1996年03期)。。《中国家乐戏班》以明清时期的家班为研究对象,重在讨论家班的构成以及对戏曲表演的推动。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从明清文人文集、笔记中爬梳出大量家乐史料,对家乐的发展、演员、演出形式、演唱声腔等进行了探析。杨惠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探讨了家班的结构和运作情况。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从戏剧管理角度探讨了明清家班、宫廷戏班、职业戏班的运作问题。除了上述研究外,刘沪生等《京剧厉家班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以厉家班为个案探讨了京剧著名戏班发展史,黄伟《广府戏班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则从地域角度研究广东的戏班。

角色体制是中国戏曲的创造。1911年,王国维便撰有《古剧脚色考》,其后相关研究不断,如卫聚贤《戏剧中的角色净、丑、生、旦的起源》(《说文月刊》1939年第1卷07期)、吴晓铃《说“旦”》(《国文月刊》1944年07、08期)等。1978年以来,相关论文数量不少,而著作仅见元鹏飞《古典戏曲脚色新考》(人民出版社2012)。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行当角色以及角色体制进行了文献考辨,颇有新见。其他论文如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06期)从角色角度探讨南戏的发展,角度新颖。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文艺研究》2006年05期)探讨了“脚色制”的意义。

(二) 演剧活动、剧场研究

演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一方面是礼乐制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文娱活动的需要。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梳理了明代前中期的演剧活动资料,力图揭示演剧活动背后的制度根源和文化原因。张影《历代教坊与演剧》(齐鲁书社2007)按照时间线索,分别探讨唐代以来的教坊演剧情况。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名曰“史话”,实则史料丰富,对清代宫廷演剧制度、演员、砌末等都有着细致的介绍。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2007)利用清宫档案,对清代宫廷的演剧情况作了翔实的研究,全书文献丰富,考辨缜密。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书局2007)角度独特,将戏曲小说中的版画与舞台演出进行比照,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高琦华《中国演剧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从史的视角研究历代演剧活动的发展。曾凡安《晚清演剧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则以晚清演剧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名伶的涌现和观众的参与对于演剧活动的意义。李静《明清堂会演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对戏曲史上的堂会演剧制度作了考述,举凡场所、规范、剧目皆有论述。

剧场之研究与文物考古有交叉,卫聚贤于1931年发表的《元代戏的舞台》一文既可以视为戏曲文物研究的先河,也可以视为剧场研究的先河。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是第一部研究剧场的专门史。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戏台的演变史,第二部分对勾栏、堂会、戏园、神庙、宫廷等演剧场所分别进行论述。全书对剧场的演变以及形态勾勒全面,宏观展示了中国古代剧场的风貌。山西境内戏曲文物遗迹甚多,山西师范大学的戏曲研究也以文物考古见长。冯俊杰、黄竹三、车文明等先生在戏曲文物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按照朝代对山西境内的神庙剧场一一作了介绍。冯先生在《古剧场与神系·神庙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中探讨了神庙剧场演剧活动在民间的文化意义和宗教意义。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了全国范围,对山西以外的陕西、江西等地的神庙剧场也做了研究。他的另一部大作《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中华书局2011)对全国现存的古戏台做了调查研究。书中配有大量照片和图谱,资料丰富。段建宏《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以山西戏台为个案,探讨戏台的社会功能。姚旭峰《明清江南园林演剧初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研究了明清时期江南园林演剧的特色。彭恒礼《元宵演剧习俗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从民俗学角度探析元宵节演剧的意义。陈志勇《民间演剧与戏神信仰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利用田野调查资料探索民间的戏神信仰。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以演剧活动为中心向外辐射,既可以探讨演剧的制度、场所等问题,也可以研究演剧背后的文化制度和民俗信仰。所以演剧研究在未来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五、 总结

从四十年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古典戏曲的研究早已突破传统以元明清文学为主线的思路,而是将戏曲真正视为文学、音乐、舞蹈的综合体;对戏曲的探索也不再局限于文学成就的品鉴,而是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畛域来探讨这种综合性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影响问题。学术界更加注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重视文献的发掘、方法的引入、理论的介绍以及观点的创新,从而希望建构一套符合国情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当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为我们点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研究布局分布不均,头脚不一。这种不均衡在传奇杂剧和京剧、地方戏研究上皆有体现,传奇杂剧之研究呈现出头重脚轻,而京剧、地方戏研究则是头轻脚重。元杂剧、明清传奇的研究成果丰硕,名家辈出,而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发掘力度和研究深度明显不足。近代传奇杂剧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散落于文人的文集、手稿、报刊杂志中,第二是文体突破了传统的规范,常与板腔体戏曲剧本混杂,辨识难度大,因此其整理和研究需要扎实的文献功底以及敏锐的戏曲史眼光。与元明戏曲的研究相比,至今尚无一部较为完备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目录”问世,足见其研究空间十分广袤,值得学术界予以关注。京剧、地方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现当代,尤其是当代的文献整理和研究非常深入,但是对于声腔剧种的溯源研究则成果较少,而且有限的成果中低端重复甚多,有突破性的较少。

第二,重复研究依然不断,经典研究需要再突破。这个问题在戏曲文学,尤其是著名剧作家和经典作品的研究上问题更为突出。能够被推崇为经典,自然有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对经典的研究也是学术界永远不绝的研究选题,但是由于经典的文本数量相对有限,在没有新材料发现,没有新方法介入的情况下,对经典的研究往往只是低端的重复劳动,没有什么新见创生。比如元杂剧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但是至今仍有部分学者尝试对关汉卿、马致远、《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家、作品做各种层面的研究,虽然也有新意涌现,但是整体而言多是人云亦云。这么说,并不是说关汉卿已经没有了研究空间,《西厢记》的阐释空间已经萎缩,而是说对经典作家、作品的研究需要新的方法和眼光,如果仍然拘囿于作家的创作思想发掘、作品主题的阐发等旧的研究思路,那么很难读出新的味道。从学术界近两年的研究动态来看,已经有部分学者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经典化”研究在古代诗词领域已经广泛开展,戏曲学界目前也开始尝试运用此方法来探索作家、作品的经典化问题。比如黄仕忠先生《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经典化历程》(《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梳理了有关《窦娥冤》的文献记载,认为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首次将其列于世界大悲剧行列,从而开启了《窦娥冤》作为元杂剧代表的历史。秦军荣近两年从“经典化”的研究视角对戏曲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一一作了梳理,先后发表《文学史的书写与〈窦娥冤〉的经典化》(《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01期)、《文学史书写与杂剧作家关汉卿的经典化》(《文学与文化》2016年02期)、《〈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化》(《抚州日报》2017年9月13日B03版)等论文。

第三,文献整理力度仍不足,已有成果使用率不高。近些年,一批大型戏曲丛刊影印出版,一些戏曲史料也整理问世,但是文献整理欣欣向荣的背后依然折射出戏曲文献研究领域的不足。一是戏曲文献的整理仅限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的馆藏,一些地方图书馆的曲籍则缺乏关注。比如阿英先生以俗文学收藏而著称,其旧藏后归安徽芜湖图书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阿英先生的收藏既没有得到整理,也没有刊布目录。再如东至周氏几礼居所藏珍稀曲本甚多,后归上海图书馆,这些曲籍虽然可以公开阅览,但是如果能够影印出版,那么阅读起来将更加便利。二是戏曲史料的发掘和整理虽然已经开始关注日记、报刊、档案文书等文献,但是由于文献整理人才的缺乏,发掘力度仍显不足。比如《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日记卷》收录观剧日记18部,但是这仅仅是清代观剧日记的一部分,仍有大量的观剧日记有待整理。随着《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中华书局2017)、《上海图书馆藏稿钞本日记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等大型日记丛刊的出版,一批珍稀稿钞本日记面世,其中有大量日记蕴含有戏曲史料,如笔者就在《王钟霖日记》《拙宜日记》中发现了大量观剧史料。再如报刊资料甚多,目前虽然已经影印了戏剧期刊,如《清末民国戏剧期刊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但是仍有大量的戏曲研究、评论资料散落在各大报刊,等待整理。所以戏曲文献整理工作任重道远,是一座有待发掘的富矿。已经影印、整理的文献虽然早已藏入各大图书馆,但是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使用效率不高。

第四,理论研究有待提高,话语体系需要建构。尽管已经有几部戏曲理论史公开出版,但是如果对几部理论史进行综合考量就会发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曲论文献的发掘力度不够,尤其是近代的剧评文献引用率不高;二是理论衔接断裂,古代和现代没有能够承续。戏曲理论史一般截至于晚清民初,而对民国时期的戏曲理论则基本不论,这样就割裂了曲论的发展脉络,使得古典戏曲的理论体系无法与现代戏曲理论体系进行衔接,从而造成戏曲批评话语体系的混乱。当代的戏曲批评少有本色当行之语,多为话剧理论或西方戏剧批评话语之移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戏曲理论体系的不完备。所以与文学、文献研究相比,戏曲理论研究的危机更加严重。一方面,从事戏曲理论研究的人需要一定的文艺理论功底,同时又要谙熟戏曲;另一方面,从事戏曲理论研究的人要能够打通古今,具备文献搜集、整理和考辨的能力,这样方能理清戏曲理论的脉络。因此戏曲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更加困难,想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也是难上加难。不过正是因为困难,所以这个领域的研究价值才能够凸显。从近几年《文艺研究》《戏剧研究》等刊物发表的文章来看,更加强调扎实文献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和深发,力图引导学术界尝试构建中国戏曲的理论体系。

新时期,古典戏曲研究对研究者的学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者们要具备打通古今界限的眼光,融和诸学科方法的意识,运用本色当行理论的技能,惟其如此,方能有所创新和突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猜你喜欢

杂剧戏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赵琦美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戏剧学阐释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以《度柳翠》杂剧为例看《红楼梦》与元人度脱剧的关系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