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8-01-14张鑫鹏曾存良胥雄飞

关键词:单侧患肢下肢

张鑫鹏,曾存良,胥雄飞,刘 勇

(1.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随着人们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导致近年来罹患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呈有增无减态势,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在心血管疾病、长期糖尿病患者及老烟民群体来说最为常见[2],并且极易引发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的出现,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一般患肢会出现发冷、疼痛、肌肉萎缩、麻木、疲劳、肢体组织皮毛干枯、坏疽、足溃疡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传统手术其创伤大,且风险高,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在使用经皮腔内血管形成术(PTA)和PTA联合支架植入(PTAS)的手段干预治疗该病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为47~83岁,平均年龄为66.9±4.38岁,病程为4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86±1.02年。所有患者依据Fontaine分型分为:38例Ⅳ期,18例Ⅲ期,10例Ⅱ期。其依从性良好,并签署医院伦理知情协议书,均不同程度的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肢麻木不仁、温度低、疼痛等临床症状。此外,所有患者均通过血管造影及CT动脉造影进行了明确诊断,均符合ASO诊断标准,存在股前动脉伴单侧髂骨动脉端病变33例、膝下动脉病变伴单侧髂股动脉段短病变17例、股前动脉伴单侧髂骨动脉段短病变及膝下动脉病变10例、膝下动脉病变伴股浅动脉段短病变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三天均给予服用阿司匹林每天75 mg,并于术前给予氯吡格雷250 mg口服。手术前需要进行麻醉,根据需要包含两种麻醉方式: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患者使用局麻或区域神经阻滞麻醉,行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联合股-腘动脉旁路术的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严格消毒后,作患侧腹股沟直切口,解剖至股前动脉暴露出来,与此同时对患者使用逆向穿刺法进行穿刺。穿刺完成后,医护人员要从患者侧面给予插管,并对股动脉、胫前后动脉以及髂总动脉进行造影检查一般状态。医生在对双侧髂动脉病变患者手术时,一般采取先导丝超选到对侧髂动脉,然后留置与翻山鞘部位,再采取PTAS或PTA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而对单侧髂动脉病变患者干预手术时,一般直接采取PTAS或PTA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要及时在穿刺点给予压迫10~20 min再包扎,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防止出现夹层形成、内膜损伤或斑块脱落等并发症。包扎后,医生应特别叮嘱患者将患肢自然放平,24小时之后才可将其挪动。此外,使用5-0Prolene线缝合穿刺点,并将[200 U/(kg·d)]规格肝素注入患者体内,持续一周左右。之后医生将给予规格为2.5 mg的华法令嘱患者口服,一次一片,一天一次。手术结束后,还要严格监控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并根据自身差异进行药物的调整。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拜阿司匹林、安步乐克等药物口服。

1.3 评价标准

通过对患者12个月的跟踪随访,完善患者术后恢复状态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严密记录。再使用DSA检查结果数据结合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本组治疗的成功率及痊愈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行x2检验。假设a=0.05,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经腔内介入术后所有患者有63例成功,其总有效率为95.45%,经腔内治疗无效的有3例,其无效率为4.55%,出现术后并发症6例(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根据术后随访跟踪12个月后调查显示,并发症6例主要包括:腹股沟穿刺位置血肿3例、肺部感染2例、远端扩张血管损伤出血1例,并及时给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为对本组手术效果造成损害影响。

③患者在手术前ABI指数平均为0.31±0.09分,经手术治疗后ABI指数平均为0.73±0.0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综合性病症,体现为患者的下肢区域出现牵动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采取经皮腔内血管形成术和联合支架植入不仅显著提高临床依从性,而且在改善患者临床并发症及痊愈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使用腔内介入术干预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总体来说具有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而且对于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1] 王立军,李俊杰,魏彩华.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介入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8):9549-9549.

[2] 韩玉芳,赵 童,李 理.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46-47.

猜你喜欢

单侧患肢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