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阳气失常论治抑郁症浅析

2018-01-13柏久莲马天牧闵敏汪永胜符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阴阳阳气气血

柏久莲 马天牧 闵敏 汪永胜 符为民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京 210023 2.江苏省中医院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情绪障碍综合征,以显著而持久的、与处境不相对称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1]。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或情绪低落,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物梗塞,失眠,反应迟钝,有时可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躯体症状,严重时出现自残自杀想法及行为[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每年造成约100万人自杀[3]。抑郁症已成为神经科的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对此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也无特效手段,采用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也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进展,无法彻底治愈,且该类药物副反应均较大。因此,从中医药探寻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且抑郁症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症状综合征,属功能性病变,中医药治疗该类疾病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从阳气失常的角度探讨抑郁症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抑郁症奠定基础。

1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

中医经典文献中并无抑郁症的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来看,多将其归属于“郁证”“癫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范畴。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脏腑病机学说辨证论治该病,一般认为七情内伤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多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若干证型施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强不能秘,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人体维持在阴阳平衡(中和)的状态,则疾病不易出现,当阴阳失衡,出现一方偏多偏少时,则疾病易于发生。正如《重订严氏济生方》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4]抑郁症所表现的情绪低落、懒言少语、神疲乏力、失眠、紧张不安、不思饮食、无望、悲观厌世等症状,从阴阳来划分均归属于阴症范畴。因此,从阴阳辨证来说,抑郁症的发生更多需责于阳气失常。

1.1 阳气虚衰,温养失责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亦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王冰注释曰“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阳气主发越,主温煦,主兴奋推动,主畅达。临床上阳虚证者往往出现精神倦怠,情绪淡漠,面容憔悴,嗜睡,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等表现。其中许多都为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此乃神明失却阳气温养所致。“阳主动,阴主静”,阳气为一身动力之源,而抑郁症以抑制、淡漠、消极不振等表现为主,无不提示其发病与阳气亏虚密切相关。《景岳全书·中兴论》曰:“气为阳,阳主神也。”[5]阳气以神为直接表现,阳气不足,不能振奋精神,则表现为情绪低沉,精力减退,沉默寡言,兴趣缺失,嗜睡懒散,自觉无度、无望、无能,甚至悲观厌世等。阳气不足,不能运载气血、津精上达脑窍,脑髓失充,神明失养,脑神失常,则可表现为记忆减退,认知迟钝,反应力下降,感觉异常以及强迫行为等。《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腑。”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运达气血和蒸腾津精濡养脏腑、经络、髓窍、皮毛、筋骨等,则表现为纳呆腹胀、反应迟钝、思维迟缓、嗜睡无度、懒散恶动、性欲低下等症状。

阳气布散于周身,温养五脏,五脏藏五志,阳气虚则五脏皆虚,脏虚则志衰,志衰则抑郁主症现矣。心主神明,在志为喜,心气虚则神机颓废、精神萎靡、神识恍惚、缺乏愉悦感。《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灵枢·本神》云:“心气虚则悲。”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悲(忧),肺气虚则悲忧不振、少气懒言。肝主疏泄,藏血,在志为怒,肝气虚则恐惧不安、筋软乏力、体倦懒动。《灵枢·本神》云:“肝气虚则恐。”脾主运化,在志为思,“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脾阳虚则忧思不解、不思饮食、脘腹胀闷、便溏。肾主藏精,在志为恐,肾阳虚则情绪淡漠、意志消沉、惶恐不安、畏寒怕冷、嗜睡懒散。《伤寒论》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1.2 阳气郁遏,枢机不利 抑郁症患者出现神疲懒散、嗜睡恶动、心绪低沉、兴趣缺失、心烦胸闷等阳气不振的临床表现,而无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虚损征象,分析其病机则应当为阳气郁滞,不得发越,枢机不利所致。《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评·大宝论》曰:“夫阴以阳为主,所以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者,唯斯而已……夫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6]396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阳气主动,主发越,不得郁滞,一旦郁滞便会出现阳气不能布达,心神失养的变化。阳郁不达,神机颓废,则表现为一派消极、宁静、内守、抑制、晦暗之阴象。

《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7]《医碥》谓:“郁者,滞而不通也,百病皆生于郁,人若气血流通,病安从作,一有怫郁……病斯作矣。”[8]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均赖“气血冲和。”《黄帝内经》曰:“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均需气机的通畅运达。阳气一旦郁遏,气机不畅,血行不利,痰饮停聚,寒湿内蕴,则痰、热、瘀、湿、毒等病理产物随之而生,反过来所生有形之邪又会阻遏阳气布达,加重阳气郁遏,致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疾病迁延难愈,病程绵长。

2 治则与用药

2.1 治疗原则

2.1.1 温阳解郁 祝味菊谓:“医家当以保护阳气为本。”《医理真传》言:“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9]110《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评·大宝论》云:“凡物之生由乎阳,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生物,亦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6]398阳主动,为一身动力之源,脏腑的气化,津液的输布,血脉的宣畅,水谷的消化,精神的爽慧等各种生理活动均赖阳气的温养功能正常。温补阳气,阳气充足,则气机冲和条达,升降出入有序,脏腑功能协调,诸郁得解。

2.1.2 宣阳开郁 “阳气者,精则养神”,人之所以精神充沛,思维敏捷,生机盎然,意志坚定,其根本在于阳气旺盛且功能正常。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由阳气所主。阳气具有激发、兴奋、温煦作用。宣发阳气,开解郁结,可使阳气畅达。阳气充沛畅行,神得其温养,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

神以血气为养。《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问·六节藏象论》亦云:“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需阳气的推动温煦功能正常。宣阳开郁,畅达阳气可以使气血流通,诸郁得解。神得其养,则精力充沛,神识清晰,情绪高昂,反应灵敏。此外,宣阳开郁,阳气畅达,可使水津四布,气血流通,杜绝痰、热、瘀、湿、毒等病理产物孳生,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2.2 治分虚实,用药有别

2.2.1 阳虚者治宜补虚助阳 虚则补之,阳虚者宜补虚助阳,药用干姜、炙甘草、肉桂、桂枝、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制附子等性温助阳之品。五脏阳虚,分而言之,心阳不振、神明失养者,以四逆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以温养心阳,药用桂枝、干姜、制附子、炙甘草等;脾阳亏虚、神思疲乏、纳呆、腹泻、中焦不运为主者,以附子理中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药用制附子、炙甘草、焦白术、干姜等;肝阳虚衰、忧郁善恐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以吴茱萸汤、乌梅丸、暖肝煎加减治疗,药用吴茱萸、肉桂、川椒、乌药、小茴香等;肾阳亏虚、嗜睡懒动、畏寒怕冷、体倦懒散、性欲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以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为底方加减治疗。诸阳虚衰,补虚助阳为主,应首重于肾。肾阳(先天)最为重要,肾主封藏,内寄元阴元阳,是人身阴阳之根基,“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补益肾阳,温补阳气,肾阳充盛,则诸阳不衰,如此方能振奋精神,消除郁结。补益肾阳,药用仙灵脾、制附子、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等。

2.2.2 阳郁者治宜开郁宣阳 阳郁者宜开郁宣阳,药用桂枝、炙甘草、郁金等。阳气宜宣通畅达,而痰浊、痰热、瘀血、湿浊、火热易于內结,阻遏阳气。痰浊者,治用半夏、陈皮、苍术、石菖蒲等;痰热者,治用瓜蒌、贝母、半夏、黄连、竹茹等;瘀血者,治用郁金、丹参、桂枝、桃仁、红花等;湿浊者,首选苍术、厚朴、陈皮、藿香、佩兰等;火热者,治用栀子、黄连、丹皮等。

3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43岁,高中教师,2015年5月12日初诊。主因严重的心情压抑2年余,加重3个月就诊。平素性格内向,做事严谨认真刻板,不善流露真实情感,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较差,易于忧愁、悲观。2013年因工作压力较大,出现心情持续低落,精力减退,反应迟钝,兴趣丧失,多日不愿外出见人,遂就诊于南京市脑科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长期依赖舍曲林、百忧解、帕罗西汀等药物治疗,效果可。3个月前因与学生发生冲突,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口服上述西药效果不显,遂来医院就诊。刻诊:患者面色暗淡,表情淡漠,言语低弱而少,自诉悲观恐惧,时有自杀、自残想法,记忆力较前减弱,常丢三落四,畏寒怯冷,夜难入寐,纳谷欠馨,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阳气虚衰、痰浊内蕴。拟以温阳解郁、开窍化痰、宁心安神。处方:巴戟天 10g,仙灵脾 10g,肉桂 3g,醋柴胡6g,制香附 10g,石菖蒲 10g,广郁金 10g,远志 10g,夜交藤30g,合欢皮 15g,半夏 10g,陈皮 6g。28 剂,日1剂,水煎温服。嘱患者生活中要少思虑,家人要耐心多开导,每周进行两次心理疏导。

2015年6月9日二诊,诉服药期间情绪稳定,已愿意与家人交谈,睡眠较前改善,纳可,仍觉畏寒怕冷,舌胖大,苔白腻,脉沉偏弱。原法治疗有效,守法拟方,继以原法,原方加桂枝6g,焦白术10g,常法水煎继服一月。

2015年7月9日三诊,情绪较前明显稳定,已可正常工作,继以原方加减巩固,半年后随访,病情平稳,未见明显加重。

按:该患者因“严重的心情压抑2年余,加重3月”就诊,辨病乃属中医“郁证”范畴,结合临床症状及舌苔脉象,病因阳气虚衰,温养失责,痰浊内蕴,心神不宁所致,治以温阳解郁,开窍化痰,宁心安神。方中巴戟天、仙灵脾、肉桂温阳以解郁,石菖蒲、远志、广郁金开窍以化痰,半夏、陈皮燥湿以祛痰,醋柴胡、香附疏肝以畅达气机,夜交藤、合欢皮宁心以安神。二诊患者药后尚合,病情平稳,舌仍胖大,苔白腻,脉沉偏弱,加桂枝以增强温阳解郁之功,并加焦白术以健脾燥湿化痰。三诊病情好转后,继予巩固治疗,以减少复发,冀彻底治愈。

4 结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郑钦安[9]1《医理真传·自序》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学说是内经的核心思想,阴阳是审证求因的总纲领,八纲辨证之统领。抑郁症的发生与阳气失常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上应首辨阴阳,以补阳、温阳、通阳、宣阳为主要治疗原则,再兼顾五脏,共达“阴平阳秘”之状态[10-12]。阳气是人体的根本,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阳气的卫外和温养功能,气血的流通、精神的爽慧和肢体的运动等,均需依赖阳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从阳气失常的角度论治抑郁症,为抑郁症的临床诊疗提供新视角,亦告诫人们,平素当注重顾护阳气,不宜过多耗散,在饮食上要忌食生冷,起居劳作亦要遵从四时阴阳的变化。《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评·真阴论》言:“尝见多寿之人,无不慎节生冷,所以得全阳气……故凡欲保重生命者,尤当爱惜阳气,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不可忽也。”[6]400此外,从阳气失常论治抑郁症只是一种思路,临床识证时仍需四诊合参,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如此,方能全面把握病情变化,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

猜你喜欢

阴阳阳气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气血不足我来看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