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浙派中医变迁及对浙派中医儿科影响初探
2018-01-1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浙江地处东南,古属九州之扬州,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上有桐君采药,晋有葛洪炼丹。南宋以后,浙派中医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学派林立,名家辈出。故初步探求宋以后浙派中医发展历程,梳理其学术渊源,可以更好地为继承先哲学术思想、加强名医经验传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作用提供借鉴。
1 宋室南渡对浙派中医的影响
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更名南宋,1127年定都临安,即今杭州。这一历史事件开辟了浙江的新篇章,也是浙江中医药文化的分水岭。
1.1 大规模人口迁徙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均发生于战乱之后,即西晋永嘉之乱、后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其中以靖康之乱后移民南迁规模最大,影响最深[1]。宋室南渡后,大量移民涌入临安,“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千万人”“天下贤俊,多避地于此”,杭州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迁入移民中有大量医家,除了随皇室迁入的太医官,还有诸多民间医家,其中不乏儿科名医。如靳儫,祖籍开封,北宋以儿科享誉汴京,后随高宗南渡,晋为太医,其后人靳从谦得赐《百子图》,其所居巷为百子图巷。又如李信,祖籍开封,精儿科,后迁居杭州。高宗危疾,诏信入侍,时号李车儿[3]。移民的涌入刺激了医疗需求,带来了北方的医家,促进了南北方医学的交流,为浙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2 医疗中心的南迁 早在北宋时期,官方就重视医学发展,建立了校正医书局、惠民和剂局等,大力搜集、校正方书,并开展医学教育,如翰林医官院等,京城汴梁为当时的医药文化中心,有着完备的医疗体系。后迁都临安,其原有的医疗系统也随之南迁。随后,南宋政府进一步完善卫生医疗体系,建立太平惠民局等,颁布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并完善医官选拔制度,实施医事法律,建立官方的慈善医药机构,如慈幼局[2],这是中国最早的孤儿院及儿童医院。总之,医疗中心的南迁使浙江医疗事业达到空前的繁荣。
1.3 钱乙学术思想的传入 宋室南渡使北方优秀学术思想传入浙江,其中钱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钱乙(1037-1119年),北宋著名医家,祖籍钱塘,后迁入山东东平,善儿科,官至太医丞,其学术思想在中原地区影响较大。如张元素脏腑辨证体系几乎照搬《直诀》小儿五脏辨证理论,把地黄丸、泻青丸等列为五脏补泻标准方剂。后开封阎孝忠收集、整理钱氏方论,约于1114年(恰值北宋末年)著成《小儿药证直诀》。宋室南渡后,太医丞钱乙的学术思想得以随皇室传至江南。南宋官员刘昉著《幼幼新书》,总结宋以前儿科学成就,其中就较好地保存了《直诀》原貌。南宋太医局刊行《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也收录了《直诀》中的大量方剂[4]。可见南宋时期,钱乙学术思想已传入江南。
2 金元各家对浙派中医的影响
宋室南渡正值金元初期,浙派中医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原、北方刘完素之河间学派、张元素之易水学派也渐具雏形。考金元诸医家生平,刘完素(1110-1200年),河北河间人,创立寒凉派,师从者有荆山浮屠等,私淑有张从正等。张从正(1156-1228年),河南商丘人,为攻下派代表。张元素(1131-1234年)河北易县人,深谙脏腑辨证,取钱乙之长,创立易水学派。李东垣(1180-1251年)河北正定县人,师从张元素,创立补土派,为易水学派之中坚[5]。上述医家,皆为中原、北方之士,生平皆未迁居南方,且逢金宋对峙时期,地域分割,南北医学交流受阻,故其学术思想未能直接影响浙江医学的发展。
直至朱丹溪通过罗知悌,方才把河间、易水之学传于江南。罗知悌(1243-1327年)浙江杭州人,得刘河间弟子荆山浮屠之传,并旁通张从正、李东垣,成为集金元三大家之大成者。然南宋灭亡之时,罗知悌即被挟至燕京(今北京),离杭三十余岁,回乡已古稀,且平素闭户,后丹溪求见甚笃,方才尽授其学[6]。朱丹溪(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师从罗知悌而得河间、易水之学,取三家之长,宗河间,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立滋阴派。其弟子众多,学术思想在浙江广为传播。
至此,金元四大家之学术思想在浙江扎根,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河间学派为后世温病学派鉴定了基础,如浙江海宁王孟英,著《湿热经纬》,滋阴清热与攻邪并用;衢州雷丰著《时病论》,专论四时外感温病,其外孙龚香圃继承家学,专攻儿科[7]。而易水学派为明清温补学派提供基础,以绍兴张景岳及宁波赵献可为代表,主张温补脾肾、命门。
3 永嘉学派、钱塘学派、绍派伤寒对浙派中医的影响
南宋时期,浙江温州形成了永嘉医派,以陈无择、王硕、施发为主,《三因方》《易简方》为代表作。宋室南渡,文化革新,永嘉医派受其影响,追求简约、实用,精挑《局方》,结合温州地域特点,主张以温燥之品化湿,其学术成就可与易水、河间呈鼎立之势[8]。
明末清初,在杭州形成了以医经研究为主的钱塘学派,以张志聪为核心,深入研究《内经》《伤寒论》医理,倡导气化学说,开创了中医传承教育的新模式,此后的利济医学堂即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清朝至民国,在绍兴逐步形成了绍派伤寒,以《伤寒论》《景岳全书·伤寒典》立论,俞根初为集大成者,《通俗伤寒论》为代表作,集伤寒、温病于一体,论温病与三焦、卫气营血辨证不同,论伤寒又对六经辨证加以发挥,自成一家。
4 地理环境对浙派中医的影响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故地理位置及环境气候会影响发病特点,浙派中医的地域特色也随之产生。浙江为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易于温热病的流行,此与中原易外感寒燥不同。据史料记载,仅在南宋152年间,至少有81年发生过疫灾,疫灾高发,当时疫灾中心有今杭州、海宁、湖州、绍兴等城市[9]。考浙江疾病谱,在儿科上则多表现为痧、痘两大类疾病,多属温热病范畴。有史料记载的浙江中医儿科专著共150余种,如衢州徐用宣著《袖珍小儿方》、乌程王銮著《幼科类萃》等,其中痘疹类专著就达90种左右,如《丹溪治痘要法》《景岳痘疮证治》滑寿著《麻疹全书》等,且儿科系统专著中对痧痘也多有论述[10]。
5 浙派中医滋阴清热思想对儿科的影响
5.1 浙江中医儿科现状特点 略观近代浙江儿科医家,多重视滋阴、清热之法,对辛温之法用之较少。鄞县董廷瑶为董氏儿科第四代传人,擅治小儿热病、麻疹逆症,以羚羊合白虎、凉膈与承气并用治疗小儿乙型脑炎,自创熊麝散治疗小儿热病神昏重症[11]。杭州宣氏儿科自宣志泉即重视《温热经纬》《时病论》等温病著作,擅长治疗小儿惊风,提出解热、豁痰、镇惊、祛风四法,四法次第相连,又以解热为先。至第三代宣桂琪,秉承家学,擅用清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咳喘、抽动症等,疗效显著。衢州“六一子”龚香圃,继承雷氏医学,精研《时病论》,重视儿科时行温病,以辛凉解表治麻疹欲发未发,清热解毒法治小儿麻疹火毒未清[7]。萧山韩氏儿科第十二代传人韩寅三,善用清肺热、滋肺阴之法,如黄芩泻白散、沙参麦冬汤治疗小儿咳嗽[12]。儿科名家俞景茂,师从王伯岳,精研钱氏直诀,对伤寒、温病都有深入研究,寒温并用,擅长以和解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温壮督脉法治疗遗尿,在疾病后期重视养阴固本,用药仍偏于凉润。儿科名家盛丽先,师从马莲湘、詹起荪,尤善小儿肾病,多用轻灵风剂,如疏风以解表来治疗外感、宣散以透气分热来治疗痄腮、透邪以泄血分热来治疗过敏性紫癜,甚至用宣肺以通调三焦的思路来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13]。
5.2 浙派中医儿科重视滋阴清热的原因分析 南宋是浙医发展的新起点,浙江地域性及当时疫灾频发的时代性等因素导致浙医在兴盛之路上,必然对河间学说有所倾斜、对湿温病多有发挥。且钱乙之说本就详于五脏热证,略于五脏寒证,如泻青丸、导赤散、泻白散、泻黄散等清热之剂广泛应用儿科。绍派俞根初虽强调以六经辨证,但深知江南地处湿温,与中原寒燥迥异,治疗注重清化、芳香宣透,创制蒿芩清胆汤、羚角钩藤汤等清凉之剂。永嘉医派注重芳香化湿,温中解表,创制藿香正气散、养胃汤等有效方剂,而忌用麻桂等辛温重剂,至今江浙地区仍畏用麻桂即与此有关。衢州雷氏受河间学派影响,著《时病论》,精研时行温病,后传至儿科名医龚香圃,对凉解之法多有发挥。且一代大家丹溪得金元诸家之长,倡导“阳有余阴不足论”,力倡滋阴,恰合小儿“纯阳之体”理论,对浙江儿科影响极为深远。故浙派中医发展过程中,滋阴、清热之法对中医儿科影响较大,而辛热温阳之法鲜有发挥,形成儿科临床上以滋阴、清热为主的特点。
6 小结
浙派中医历史悠久,宋室南渡,繁极一时。钱乙、金元四家学术广为传播,永嘉医派、钱塘医派、绍派伤寒等浙江地域流派林立纷呈。浙派中医的变迁是一部众多学派打破地域、门户限制,不断交流融合的发展史。而今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和交通更加便捷、交流方式更加多样,浙派中医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如迅捷的交通使医师能接触到全国各地患者,传统地域特色诊疗方法不足以应对;空调、冰箱、抗生素的应用,使浙江患者的病因不仅限于江南湿温之邪;现代医学卫生的进步,使儿科传统“痧痘惊疳”四大症不再常见。故中医儿科既不能固守于痘疹经验,也不应局限于滋阴清热,应继续发扬浙派中医融百家之长的特点,不断发展以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