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倾向研究综述

2018-01-12王景胜韩希民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质创业者个体

王景胜,韩希民

(沧州师范学院 学生处,河北 沧州 061001)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创业活动则是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创业活动不仅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没有将大学生纳入创业主力军中,但近年来,创业者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大学生创业比重越来越高。大学生创业与其他创业者相比只是身份和年龄具有一定的特指性,一般特指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其年龄在20至25周岁之间。据统计,在中关村创业者中大学生创业者占到10%,比教师和科研人员创业者还高4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脸谱创始人扎克伯克都是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代表。具有创业倾向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没有创业倾向就没有创业活动,创业倾向成为创业领域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内涵

“倾向”有“倾心向往”“偏向”的意思,可用于代表一个人思想、观点的方向或发展变化趋势,是用于预测行为的最佳工具[1](P155)。在创业领域,人们常用创业倾向预测个体的创业行为。国外研究者一般用“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和“Entrepreneurial intent”三种方式来表达“创业倾向”,三者含义基本相同,都是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用于个体创业行为的研究和预测。

Bird(1988)将创业倾向定义为: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的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是创建一个新企业或者为现存企业创造新价值的目标设定过程[2]。该定义被较多学者引用和采用。另外,Krueger对创业倾向的定义也获得不少学者的认同,Krueger(2000)认为,创业倾向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3]。在大学生创业倾向定义方面,Phan(2002)将大学生创业倾向定义为大学生个体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4]。除了以上3位学者的定义外,还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创业倾向及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定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表1)。

表1 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创业倾向的定义

可见,大部分学者认为,创业倾向是创业者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以及心理趋向,是创业者对创业的态度和意向。但应看到,任何创业活动都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这样创业倾向定义中还应包括个体坚信创业成功的信念等。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认为,创业倾向是个体对创业的态度、心理趋向以及对创业成功所持有的信念。大学生创业倾向是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创业倾向的一般性称谓,其具有一般创业者的普遍特征同时兼具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征。故此,大学生创业倾向是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心理趋向以及对创业成功所持有的信念。

二、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

在创业倾向的早期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特质分析领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以及年龄、经验、社会认知、情景等的变化,个体人格和心理特质也会发生变化,单纯用独特人格和心理特质并不能很好地预期创业者的创业倾向。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个体特质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个体创业倾向的形成。经对已有文献进行汇总,发现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主要因素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特质

虽然个体特质论在个体创业活动中已经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但人们并没有否认分析个体特质是研究个体创业倾向的必要条件。个体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既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特征,又与个体生长环境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某一方面的素质特征,如个体的外倾性、经验开放性、自我效能感等。创业是一种洞察机会的能力(Wortman jr.Max,1985)[13],只有具有一定素质特征的人才能有创业倾向进而产生创业行为。

国外学者对创业者个体特质的早期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和行为学两个方面进行的。Mcclelland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创业者个体特质研究的代表人物,在对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测定和实证分析后,他提出了“成就需求理论”。他认为,创业者相对于非创业者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目标,在此目标下,创业者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在行为学角度方面,学者们力图通过研究创业者的行为规律反映出创业者的独有特质。DarylG Mitton经过研究认为,创业者具有行动果断等7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个体特质对创业倾向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Schmitt Rodermund(2004)建立了创业职业期待预测模型,该模型说明人格特质与创业兴趣显著相关,进而影响创业倾向和创业竞争力[14]。Whetton和Cameron(1998)研究发现,外向性特质(extraversion)和开放性特质(openness)影响创业倾向[15]。

我国学者在个体特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范巍、王重鸣(2004)的研究发现,具有高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和自我功效感等特质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创业倾向[16](P1090);侯飞(2014)的研究显示,创业者特质与创业倾向正向关系显著,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成就需求与创业倾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17]。

(二)个人背景

国内外文献表明,家庭、学历层次、专业等都对大学生创业倾向产生影响。在家庭背景方面,家庭主要劳动者有创业经历的一般表现出较明显的创业倾向。刘海鹰(2010)在研究中得出了若大学生的父母是创业者,则该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更显著的结论,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即父母拥有企业的大学生的创业倾向显著低于父母没有企业的大学生[18]。在学历层次方面,西凤茹等(2012)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了大学生学历越高创业倾向反而会降低的结论[9](P91)。在所学专业方面,许多学者主要将经管类、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范巍、王重鸣(2004)的研究结论认为,经管专业学生个体创业倾向要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16](P1090);张云川等(2011)认为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倾向最高,其次才是经管类和文史类[19]。向春、雷家骕(2011)将大学生创业倾向细分成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研究后认为,在创业意识倾向方面,人文类专业最强,其后才是法律类、经管类和理工类专业,但在创业行动倾向方面,人文类专业则相对要弱于其他3个专业[20]。

(三)创业态度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个体对某方面的心理倾向用态度来表述,潜在的态度通过显在的语言、行为等来表现。Brayfield等首先解释了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着联系,其后,Cialdini等(1981)国外学者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发现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21]。在Luthje构建的模型中,将风险承担和内在控制设定为创业态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通过创业态度对创业倾向产生影响。国内学者在研究大学生创业态度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时,一般将创业态度细分为多个指标,如独立欲、成就感、对财富的追求等。当代大学生思维开阔,有较强的独立欲和自我价值实现感,在就业压力下,一些大学生希望按照自己规划的人生轨迹实现理想,选择创业无疑是实现独立的最佳途径[22](P40)。这种创业倾向源于潜在的创业态度即内在的激励,其创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财富的追求,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命运控制的强烈愿望[23]。

(四)创业环境

创业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创业的环境条件[24]。大部分学者将对创业倾向起作用的外部因素集合称为创业环境,但也有学者提出,创业环境不仅指个体的外在环境,还包括内部环境中的部分因素,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Gnyawali和Fogel。根据Gnyawali和Fogel提出的理论,创业环境应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个体的创业能力是内部创业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但相比较而言,大部分学者认为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的外部动力源,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而对创业倾向起作用。

为了便于研究创业环境对创业倾向的影响,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对创业环境进行了分类。杜跃平等(2016)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创业的社会环境、高校创业环境和政策环境[25];在创业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完善的政策、家庭的帮助及教育鼓励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P131)。应当看到,个体的创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及个体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的稀缺度和充裕度的变化,个体的创业环境也在变化,即呈现出动态性特征。赵观兵等(2010)从创业环境的动态性方面提出,动态的环境资源会强化创业者的自信、自我导向和自我监督等特质,同时对市场的敏感度也会加强[26]。可见,创业环境对包括大学生创业群体在内创业者的创业倾向产生着重要影响,而改善创业环境则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27]。

(五)创业教育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教育定义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与自主精神[28](P118)。

苏塔瑞斯(Vangelis Souitaris,2007)首次提出,学生可以从创业教育中获得三种好处:知识学习(learning)、灵感(inspiration)和孵化资源(incubation resources)[29]。创业教育是早期创业竞争力[7](P48),通过鼓舞学生的创业志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对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28](P118),学校开展创业课程能够极大地促进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的可能性[30]。根据以往的研究,个体特质和背景对创业倾向起作用,一些特质和背景制约或限制着个体创业倾向的形成,创业教育能够改变性别和家庭经济情况因素的影响[22](P40)。

三、创业倾向研究经典模型

为了更好地对创业者创业过程进行解释和预测,以往的研究中开发出了多种创业倾向理论模型,有Bird的创业倾向情境(the Contexts of Intentionality)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等,但被广大学者在研究中运用最多的经典模型主要有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和创业事件模型(SEE)两个理论模型。

(一)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模型由Ajzen开发,该理论是学术界公认的创业倾向理论源头之一,也是重要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TPB认为,个体的计划行为是有企图的,因此可通过有关该行为的倾向予以预期[1](P156)。TPB内涵丰富,其中主要的观点是:行为意向决定实际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主要变量又决定行为意向;行为信念决定行为态度,规范信念决定主观规范,控制信念决定知觉行为控制。该理论模型如图1[31]。

图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通过对影响个体行为倾向的各个要素来分析个体行为倾向从而预测个体行为。Ajzen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确定为影响创业倾向的3个最重要因素,此三者相互影响并决定个体的创业倾向。创业倾向成为个体态度、规范、控制力等要素和创业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这些要素需要通过创业倾向才能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而个体的其他内外部要素,如智力、经验、年龄、文化背景、环境等需要通过影响相应的信念从而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到意向,最终作用于行为[32]。

在不同时期学者的努力验证和补充下,计划行为理论诞生以来不断发展和丰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因素很多,而如何调动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创业态度,从而促进创业倾向并产生创业行为,计划行为理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

(二)创业事件理论模型

创业事件理论模型(Shapero's 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简称SEE)首先由Shapero和Sokol提出,其后Krueger、Elfving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该理论。现在,人们采用的创业事件模型更多的是指Krueger修订后的模型(图2)。Shapero和Sokol首次将创业事件而非创业本身作为分析对象[33],避免陷入某些关于执行创业活动的人是不是创业者的争论[1](P156)。

图2 S-K创业意向修正模型(Krueger)

创业事件理论认为,创业倾向源于创业希求性、创业可行性以及行动倾向。创业希求性主要是指创业前景对个体的吸引程度,创业可行性是指个体对创业的自信程度或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的可能性,行动倾向是指个体采取某一行动的倾向。创业事件理论假设个体的行为受惯性的主导,而个体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可能会打断或置换(displacement)人们的这种惯性并导致行为的变化,“置换”本质上是一种诱发创业行为的关键事件[34]。置换通常是消极的(如失业、人到中年等)也可能是积极的(如受到鼓励、获得投资等)。

就我国大学生群体而言,从上大一开始就要面对在校学习生涯结束以后何去何从的问题,即就业的问题,打破了从小学开始形成的惯性。他们面临的“置换”主要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结束、独立生活阶段来临等,因此,他们必须面临是否创业的选择。而环境变化、创业认知及创业教育等因素影响其创业希求性、可行性及行动倾向,进而对其创业倾向产生影响,用创业事件理论模型来分析大学生创业倾向并预测其创业行为也是一个较好的理论视角。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与创业事件理论模型虽分别属于两个理论模型,但两者并不矛盾,在理论的核心内容如创业倾向是引发创业行为的前提、创业倾向受诸多前置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是相同的,另外理论的许多内容也相重合,如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态度与创业事件理论的创业希求性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而计划行为理论的知觉行为控制又和创业事件理论的创业可行性所表达的含义相近。

四、结语

从国内外研究总体来看,创业倾向是决定个体创业行为的最根本因素已经获得共识,研究个体创业行为必然绕不开创业倾向这一根本因素。从国内外的研究历程来看,对创业倾向的研究已经从单维度向多维度、多视角转变,将影响个体创业倾向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整合研究,研究的视角也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这期间也开发了多个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虽然已有研究成果对创业理论的丰富及指导个体创业实践做出了贡献,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概念界定仍未达成统一。目前,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创业倾向”“创业意向”等名词混用,甚至有的研究中用“创业态度”和“创业意识”来表达,有的定义模糊、不完整。第二,测量方法和理论模型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的过于繁杂,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自编问卷的方法,这样也造成了不同学者对相同群体的研究出现结果差异较大的现象。第三,研究的群体细分不够。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创业倾向的热度持续攀高,但更多的是“创业者创业倾向研究”等普遍性研究,较少细分群体或区域,缺乏针对性。第四,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获得普遍共识,但采取什么样的创业教育形式、方法、内容以及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是什么样的定位的研究较少。这些不足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重视、加强并逐渐完善。

[1] 林嵩.创业倾向模型评述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6):155-160.

[2] Bird 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112-151.

[3] Krueger N F.What lies beneath? The experiential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1):123-138.

[4] Phan P H,Wong P K,Wang C.Antecede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Beliefs,Attitudes and Background[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2002,(02):151-174.

[5] Thompson E.R.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 constructcla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ly reliable metric[J].Entrepren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03):669-694.

[6] Lee S H,Wong P K.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echnopreneurial intentions:A career ancho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01):7-28.

[7] 姜海燕,余如英.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01):46-50.

[8] 马昆姝.创业者创业倾向研究[J].中国市场,2013,(29):55-56.

[9] 西凤茹,代凤美,唐志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2,(03):89-92.

[10] Luthje,C&Franke,N.The‘making’of an entrepreneuraesting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 engineering students at MIT[J].R&D Management,2003,(02):135-147.

[11] 吴启运,张红.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29-131.

[12] 李静薇.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13] Wortman Jr. Max S. New Business Ventures and the Entrepreneur[J]. 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1985,(10):65-67.

[14] 王诗桐.创业者特质、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15] 段锦云,王朋,朱月龙.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2,(05):698-704.

[16] 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05):1087-1090.

[17] 侯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倾向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03):52-54.

[18] 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154-156.

[19] 张云川,周雪敏,方登科,等.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调研分析[J].西部论坛,2011,(04):27-34.

[20] 向春,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5):116-124.

[21] Cialdini R B, Petty R E,Cacioppo J T.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e[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1,(32):357-404.

[22] 吴启运.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2008,(11):39-41.

[23] 代凤美,唐志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05):544-549.

[24] 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1):50-56.

[25] 杜跃平,马元凯,王林雪,等.创业环境认知对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安若干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软科学,2016,(08):38-51.

[26] 赵观兵,梅强,万武.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产业集群为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8):90-96.

[27] 段利民,杜跃平.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2012,(10):64-70.

[28] 杜晶晶,王晶晶.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05):113-119.

[29] Souitaris V,Gcrbinati S, AL- Laham A.Do Entreprencurship Programmes Rais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Effect of Learning,Inspiration and Resourc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04):566-591.

[30] 向辉,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2):120-124.

[31] 王本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3,(03):219-222.

[32] 闫岩.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评述[J].国际新闻界,2014,(07):113-129.

[33] 李丹丹,李剑富.创业事件模型视域下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03):52-56.

[34] 段锦云.基于创业事件模型的农民工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06):958-964.

猜你喜欢

特质创业者个体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互联网创业者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