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通化浊法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2018-01-12史耀勋

关键词:柏子仁肾阳干姜

张 蕾,史耀勋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心肾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心、肾二者中的一个器官出现功能下降或衰竭,进而引起另外一器官发生功能损坏,引起心肾功能同时出现障碍[1]。欧洲学者于2008年将心肾综合征进行了细化,将本病分为5型,其中的Ⅱ型即是慢性心肾综合征,是指因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2]。近年来慢性心肾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在中医治法方面,临床报道较多。笔者即采用温通化浊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试对该法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1 中医学对慢性心肾综合征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名

依据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疾病特点,可将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心衰”、“肾衰”、“虚劳”、“水肿”、“心水”、“心悸”等病证范畴。我国历代医家对此有着一定的论述,如《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而《金匮要略》中言:“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再如《世医得效方》中曰:“肾水枯竭,不能上润,心火上炎,不能既济;煎熬而生,心烦躁渴,小便频数,白浊,阴痿弱。”这些记载提出了某些病名,同时也对病因、病机、症状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1.2 病因病机

慢性心肾综合征的病位在心、肾,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病久可损伤人体正气,致正气亏虚,心阳不振,心阳为阳中之阳,主一身之阳气,心阳不足日久可导致肾阳不足,形成心肾阳虚之候;肾阳亏虚,则无力温煦机体,且水液、血液等运行无力,日久可引起痰饮、痰浊、瘀血等实邪内生,蓄积于体内,阻滞心、肾脉络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肾阳不足、瘀浊互结是慢性心肾综合征的病机关键所在,基于此,笔者拟温通化浊法治之。

2 温通化浊法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可能机理

2.1 温通化浊法的基本药物组成及方解

温通化浊法的基本方药物组成如下:肉桂、干姜、补骨脂、乌药、淫羊藿、白术、红花、丹参、当归、制大黄、柏子仁、郁李仁,并随症加减。方中以肉桂、干姜为君药,肉桂性大热,味辛、甘,气香而串,具有补助君火、益火消阴、温通血脉之效,《本草详节》言其:“甘入血分,辛能横走,大热通行,尤益命门真火,人非此火不能蒸糟粕而化精微,一切阴寒之证资消阴翳,毫不可用”。干姜性大热,味辛,气热、味薄气厚、阳中之阳也,具有温中散寒、通脉回阳之效,《汤液本草》中载:“干姜本味辛,及见火候,稍苦,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里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二药合用,其性大热,可温补脾肾阳气,畅通脉络。以补骨脂、乌药、丹参、当归等为臣药,补骨脂、乌药既可补肾,且二者均为温性药物,故又可助君药增强温阳之力,丹参、当归可活血化瘀通络,又可补血,四者合用可增强全方温肾助阳、活血通络之力,有利于促进瘀血化、毒邪去。淫羊藿、白术温阳健脾补肾,红花活血通络而化瘀,大黄、柏子仁、郁李仁等泄浊解毒,大黄又可通络化瘀、柏子仁又可养心安神,六味共为佐药。纵观全方,以温补脾肾之阳以治本,活血通络、化瘀解毒、降浊以治标,标本兼顾,故效果明显。

2.2 中药药理的作用机制

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中的肉桂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小血管及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同时可显著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故而能够使心脏负荷明显减轻,保护心功能[3];干姜则有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抗炎、保护心功能、缓解心肌缺血及缺氧状态等药理作用[4];红花也具有较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肾脏微循环、保护心肌等作用[5];大黄、柏子仁、郁李仁等则有降低尿素氮、血肌酐、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综上可见,温通化浊法切合慢性心肾综合征肾阳不足、瘀浊互结的病机,温补脾肾、活血通络、解毒降浊,标本兼顾,药证相符,同时该法基本方中的药物可保护心肾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故临床应用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柏子仁肾阳干姜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柏子仁化学成分和药理成分的发展研究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我家秘方
我不知道的事(外一首)
五味子茶治失眠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