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应用范围的相关研究
2018-01-12王增贤
彭 征,王增贤*
(1.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2.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可以达到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的目的,因此适用于很多肌张力升高、肢体痉挛的疾病[1]。
1 SPR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
徐林[2]总结了825例采用SPR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痉挛程度均为Ⅲ-Ⅴ级)的病例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后发现,患者的行走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或提高,于是得出结论:SPR术能有效地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的肌肉紧张,解除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改善患者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功能。
王秋根[3]对26例下肢痉挛型CP患者行SPR术后4年进行了随访,发现轻、中、重度患者的单腿站立、独立行走、扶持行走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由此得出结论,SPR术是治疗痉挛型CP最有效的方法。
李智勇,朱家恺[4]收集了195例 SPR术治疗痉挛型CP的病例,通过研究后发现,39例术前不能行走的患者,其中24例在术后复查时,不同程度的恢复了行走的能力。因此认为,SPR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行走的步态,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对远期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证明SPR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远期疗效,因为脑损伤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远期疗效非常重要。因此,在选择CP的治疗方法时,应当优先考虑远期的治疗效果。
2 SPR治疗痉挛性截瘫(HSP)
HSP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双侧皮质脊髓束轴索变性,双下肢的长轴突纤维最早受到损失,同时还可伴有大脑和小脑的损害,具有一定的退行性变化[5],
徐林[6]对52例下肢痉挛性截瘫的患者行SPR术,随访后分析发现,92.3%的患者痉挛状态得到了缓解;8.4%的患者站立姿势得到了改善;7%的患者行走步态发得到改善,94.2%的患者生活行为能力得到了提高。 所以出结论: SPR术可以用以治疗下肢痉挛性截瘫,其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3 SPR治疗脑炎后遗症
脑炎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以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脑炎常见后遗症有癫痫、流涎、运动障碍、口齿不清、腱反射异常、病理反射阳性、肌张力异常、感觉障碍、精神障碍等。由于部分脑炎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痉挛性收缩等后遗症与脑性瘫痪引起的肌肉痉挛很相似,所以SPR术也可以用于脑炎后遗症(以痉挛表现为主)的治疗。
4 SPR治疗脑部外伤后遗症
王正雷、徐林等[1]用 SPR术治疗16例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病例后,随访4年发现,其痉挛的解除率为91.4%,功能的改善率为83.1%,行走步态明显得到改善。SPR手术前、后诱发电位的测定结果支持“大、小环路”理论,所以提出,SPR术能有效地治疗脑外伤所引起的肢体痉挛后遗症。
5 脊髓损伤后遗症的SPR治疗
徐林、王正雷等[7]对16例脊髓损伤引起下肢痉挛的患者行 SPR术,随访3年后发现,患者行走的步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90%以上的患者下肢痉挛得到了解除,80%以上的患者运动功能得到了改善,因此得出结论,脊髓损伤所引起的下肢痉挛可以用SPR进行治疗,而且疗效显著。
6 卒中后遗症的SPR治疗
卒中在临床上以发病突然,并迅速出现脑组织功能损伤为特征。卒中常见后遗症有运动障碍、癫痫、失语等[8]。
吴英[8]在总结了16例成人因脑卒中导致肢体痉挛性瘫采用 SPR术治疗的疗效后发现,术后2年,所有患者肢体痉挛100%得到了解除。由此得出结论,SPR可以有效地治疗成人脑卒中所引起的肢体痉挛瘫。
7 SPR治疗顽固性疼痛
李强[9]通过对2例顽固性上肢疼痛患者采用颈段SPR术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认为,SPR术应用在神经性疼痛方面,对缓解疼痛是有帮助的,但也有缺点,比如术后丧失了正常的触觉、温度觉以及深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