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2018-11-05王缨
王 缨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江苏 常州 213000)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病毒所引起对肝脏造成损害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和发病率高等特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根据临床研究发现,有明确致病性肝炎病毒主要包括HAV、HBV、HDV、HCV、HEV等,我国临床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有部分慢性丙型肝炎[1]。由于肝炎病原学存在多样,重叠或共同感染,使临床肝炎的治疗工作更加复杂。为此本文就对我院近5年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加以分析,从而为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8年4月我院病毒性肝炎患者10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原学检验和临床证实为病毒性肝炎,其中,男645例,女431例,年龄3~86岁,平均年龄(38.76±16.42)岁。
1.2 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检测分布
在本院所有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中,单一感染有892例,占82.90%;重叠感染115例,占10.69%;未知类别69例,占6.41%。在单一感染中,甲型肝炎有31例(3.48%),乙型肝炎634例(71.08%),丙型肝炎75例(8.41%),戊型肝炎152例(17.04%)。在重叠感染中二重感染78例(7.25%),三重感染32例(2.97%),四重感染5例(0.46%)。在各类肝炎中以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较多,有106例(9.85%),其次为和HDV重叠感染,有37例(3.44%)。
2.2 各型病毒性肝炎分布特点
在病毒性肝炎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不同年龄段中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老年,各型肝炎年龄段构成比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病毒性肝炎多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慢性或急性传染病,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2]。通过对本院近5年来的病毒性肝炎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在单一感染中乙型肝炎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戊肝,丙肝,甲型肝炎最少。有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和卫生统计资料比较来看,甲型肝炎的大幅度降低,考虑与卫生条件改善、疫苗普及、接种后抗体稳定存在有关。在多重感染病例中,主要是以乙肝和丁型肝炎混合感染为主,其次为乙肝和戊肝混合感染。在多重感染中乙肝的感染率较高,由于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型RNA病毒,需要有乙型肝炎或是其他嗜肝DNA病毒复制下复制,表达抗原,为此丁型肝炎感染多是在乙型肝炎感染基础上所发生的[3]。
病毒性肝炎发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较多,其中HAV、HBV和HCV中青壮年均为其高发人群,这可能与青壮年人群多外出活动和生活习惯有关。甲肝和乙肝传染均以肠道传播为主,临床症状较为类似,但甲肝多以青壮年和少年儿童为主,戊肝多发于中老年人群[4]。我国在对于病毒性感染防控中制定了各项防控措施,对于甲肝防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乙肝疫苗则是对乙型肝炎进行防治的最安全、经济的一种防控措施,但在初期仍然有大量病毒携带者,乙肝疫苗在成人中难以推广,导致成年人群的乙肝发病率不能得到明显下降,而丙肝与戊肝的发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应当引起相关部门与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积极推广大规模接种疫苗,进行疫苗接种宣传,提高自我防控意识[5]。另外,还要规范饮食行业卫生管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加强对病毒携带者管理,阻断病毒性肝炎传播。
表1 各型病毒性肝炎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