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专业以科研促进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12
(浙江海洋大学 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两者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1]浙江海洋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科研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以期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的稳定机制,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一、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教学与科研应该是激励相容的共生关系,两者并重,相辅相成。但实际上国内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教学与科研失衡的现象,由于大学在项目评审和职称评聘时注重SCI等论文收录及一些大学领导对高校排名的偏好,高校对于科研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教学,将有限的资源优先分配给科研。国内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率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但这些成效不具备普适性,地方性高校并不能照搬采用,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类专业具有良好的学科支撑度,依托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学科已有稳定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余项次。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总体来说,其特色仍不够鲜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仍显不足,就业后与产业对接还存在一定困难,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产业需求存在不同程度脱节现象,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该专业在科研促进教学方面已有初步的实践和探索,但在如何利用科研资源优势为教学服务,将科研成果内化为教学成果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在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和行业背景,突出海洋食品特色,更好地培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二、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教研协同,建设与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培养和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教研协同,建设与优化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海洋食品特色的实验课程与专业实践体系,课程体系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和行业背景,突出了海洋食品特色。
1.理论课程体系优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水产加工方向,开设水产品食品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科学研究成果讲座等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水产食品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安全前沿专题。这些课程紧扣当地产业特色,由学科骨干教授担纲分专题讲授,将该方向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本学科最新的学术成果融汇,更好地培养针对水产行业需求的人才。
2.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设食品综合实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综合设计实验,由各科研实验室负责教授和科研骨干分别在各自研究室或本科实验室中开设,开设时间由项目组自定并在学院网站公布。原则上每个项目组必须就其研究强项及设备条件开设1-3个综合性或创新性实验,鼓励将最新的学术成果转化成实验内容。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综合实验,学生凡参加综合实验累计达到64个学时就计2个学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设海洋生物及海洋食品认识实习和食品检验工职业技能训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增设职业基础技能训练和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等课程。课程结合学科骨干科研成果开设,将学科研究成果融合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中,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应用能力。
3.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不断将所了解的学科科研前沿和自身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活动中。如专业教师将水产食品开发和检测相关实验与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和实验中,编写了系列特色实验项目和指导书,出版了《水产品综合利用工艺与检测实验技术》《水产品生产安全控制技术》《水产功能性组分的分离和纯化技术》《水产品综合利用工艺学》等系列特色教材,将学科的科研成果及典型案例汇编,内化为优势教学资源。
(二)探索构建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基地
在食品类专业已建立多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平台,即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学课程实践与专业技能平台、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3-4],探索构建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实践教学平台作为传统的本科教学平台的补充和延伸,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在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现有科研平台,如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和学科各研究小组实验室如水产品化学实验室、水产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水产安全实验室,建立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有力地改善了本科教学实验条件。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成果,开设食品综合实验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综合设计实验,开展综合实验教学;另一方面结合学院实行的导师制,食品类专业本科生从大二开始进入科研实验室,与导师一起从事科研项目。
以水产加工行业为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建立以浙江兴业集团为代表的50余家校外实践基地(特色产业基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先后与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舟山分院、舟山市食品药品检测院等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这些基地既可为食品类本科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海洋生物及海洋食品认识实习等的场所,又可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为本科生进行创新训练的练兵场。
(三)科教结合,将科研和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优势
学科发展引领专业建设,将科研和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优势,以科研水平带动教学水平,以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相互渗透。
1.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环节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100%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及教师科研项目,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省一流学科强大的科研实力,坚持科教结合、科研反哺教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60%以上由教师科研项目任务分解而来。科研项目特别是一些实际的产业化项目如水产食品加工等为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课题来源,注入了新内容。教师科研能力得以提升、学生在与教师一起从事科研项目过程中受益匪浅,有效解决了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2.科研活动与教育过程相结合,以项目为驱动提升学生创新活力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学院的平台和政策,鼓励学生申请浙江省新苗人才支持计划、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立项、创新性实验项目等,通过项目申报书的撰写、申报答辩、项目实施及文章、专利、竞赛作品等成果的获得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和了解整个科研的流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学生个性发展、自身兴趣和教师科研方向,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结合导师科研,针对低年级本科生设立自主选题项目,鼓励学生进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行项目体验;针对完成自主选题项目的学生,结合导师科研,设立引导项目,引导学生进一步参与科研;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引导项目完成质量,设立实战项目,为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提供充足机会,强化独立科研创新,以项目为驱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选拔和吸纳部分优秀学生当科研助手
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科教师特别是未招收研究生的年青博士们从本科生中选拔和吸纳部分优秀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充当科研助手,参与部分科学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成果总结与汇报等科学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4.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训练内容
在导师制模式下,引导学生尽早选择导师,要求学生从第二个学期即可以开始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之中。学科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将部分科研项目内容分解转化为创新创业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舟山深蓝水产品嫩化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项目获得2014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该奖项是在导师邓尚贵教授的带领下,由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俞晓雯为负责人的深蓝创新创业团队在参与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东海光参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的研究基础上获得的。“鱿鱼加工副产物清洁化全利用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该项目由罗红宇教授和宋茹副教授指导,由201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童晓倩为负责人和20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王秋萍、童露雯、丁伟璐等为主要参与人的团队完成,是在参与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几种海洋医用和农用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鱼糜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与示范”等的研究基础上,分解转化部分内容为创新内容而取得的综合性成果。
三、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分析
(一)学校制度层面的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出台《浙江海洋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强化教学激励机制,构建教书、育人、管理全覆盖的人才培养奖励机制。坚持“五维协同”育人理念,完善科教融合的培养机制,从学校制度层面保障科研促进教、科教融合等的全面实行和推广。
(二)学院人才指导体系方面的保障
在实施多年的导师制基础上,从导学内容、导学形式等方面创新导学机制,建立了一年级“人生和专业启蒙导学”、二年级“基础技能导学”、三四年级“一对一创新实践导学”的“导学互动、全程育人”全程指导体系。从人才培养指导体系方面,保障 “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措施的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食品类专业及时修改优化了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必须有参与科研和创新实践的经历,取得相关的课外创新学分。这一措施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客观上也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保障了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改革成效
(一)学生主动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3年,超过90%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其中80%项目来源于教师科研,承担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20余项;学生发表论文、申请和授权专利大幅度提升,在校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获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超过50%的在校学生参加学校、行业协会或企业举办的各类科技竞赛,近3年,学生获得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省级挑战杯特等奖等的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60余人次。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和赞誉
有效解决教学问题,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高,近几年均在95%以上。毕业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95%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有较强的基本功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认为专业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和“企业家的摇篮”。
以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通过探索构建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传授方法,科教结合、将科研和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资源优势,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科研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在实际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这一模式,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培养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