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影响

2018-01-12

关键词:网络化马克思主义主体

(浙江海洋大学 学生处,浙江 舟山 316022)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依据马克思的深刻洞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观照我们的客观世界,赫然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迥异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实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社会正在被“重构”,人类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网络化时代。

一、信息与信息网络化的功能诠释

(一)信息的内涵与特征

信息密切相关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改变、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但对于信息本身是什么,人们却难以名状、无从把握,难以用描述的语言对其做一个客观表达。究其根源,在于人们没能从根本上把握信息的本质内涵。

1.信息的内涵

人类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以信息的方式与他人取得联系并区分事物间的不同属性。信息是什么,维纳从否定的层面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2]认为信息存在于物质与能量之外,应从哲学的非载体层面来把握。信息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属性,物质的存在本身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关联皆是信息的存在,这种存在本身的认定以及呈现有赖于主体的意识。信息天然的存在于物质,信息不是物质,是物质的呈现,这种呈现本身是源于对物质主体的呈现。信息对主体的选择性源于主体对信息的认知能力,不是信息选择了主体而是主体认知了信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3]信息是一种关系性虚拟存在,信息源于物质并依附于物质,由意识所创造,应是一种意识的普遍形态,是人们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虚拟载体。

2.信息的特征

信息是创造性与无限性的统一。这个世界因人而有了意义,人是创造性动物,信息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大脑的加工创造的结晶。知识是信息的系统化,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精华。知识是一种可以被创造的产物,具有相对的无限性,这种无限性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把握程度。知识的体系化组合将会产生增幅效应,即信息在系统化的过程中形成知识,而知识在增加、积累的过程中,及重组和使用中,形成“滚雪球”似的增值效应。信息不同于工业资本是有限的,信息具有不同于以往商品的物质属性,其虚拟性特征不符合物质稀缺性,而具有资源的无限性。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资源的无限性获得成为了可能,信息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要,是创造性和无限性的有机统一。

信息是公平性与分享性的统一。信息不同于农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及工业社会的资本资源具有空间的存在性,这种存在性以占有的唯一性为标志。信息,从理论上讲,不具有空间的占有性,无形无质以虚拟的形式共享信息,不具有排他性和门槛性,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享有信息资源的使用权力。

(二)信息网络化的功能诠释

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4]142人类信息交往方式的衍变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具有历史一致性。人类与动物在信息交往层面根本的区别是语言,语言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实现了人类即时交往,作为人类最初文明的原始社会以语言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伴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丰富了信息的载体,实现了人们信息交往的异时性与异地性。封建社会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文明传承的难题,形成了人类知识积累的良性循环。资本主义时代电的发明与使用,实现了人类信息交往模式的新变革,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媒介使异地即时交往成为了可能。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的信息交往彻底跨越了空间的阻隔,人类社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和生产方式,具有了全新的特点和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推动着主体意识的更新发展,改变着现实生活中主体意识的践行方式,塑造着全新发展的社会构架。

1.信息网络化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

信息网络化社会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时代,以互联网应用和普及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交往内容、交往理念和交往方式,人们联系的全面性与紧密性实现了质的提升,人类交往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态,迈入了“世界交往”的时代。

空间存在本身天然地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隔离的因素,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交往跨越了空间的隔离,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网络即时连接起来,实现了交往的共时性与异域性。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以往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即时的信息互动,从而扩大了主体的交往范围,挖掘了个人潜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

信息网络化拓展了信息的实践平台,网络虚拟平台成为信息交往新的主要阵地。网络虚拟平台的信息交往即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并最终作用于现实。作为与现实相连接的网络虚拟平台能全方位激发主体的能动性,主体能动性的实现依凭网络成为了可能,物质界的阻隔不再是问题,个人从未感觉有过如此大的自由。在网络这个离散性平台中,个人或组织间可以实现相互联系,而不用建立有形的实体机构。网络也成为了主体发声的平台,在网络的节点中,不同的主体为了各自的目标而交互行动。信息的网络化发展使人们极大摆脱了物质界的限制与制约,以虚拟实践的方式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的生存模式和新的活动平台,实现了实体性思维方式向关系性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了实践的效率,拓展了实践的自由维度,是人类“改变世界”、实现自我完善的伟大实践。

2.信息网络化推动了社会意识的网媒化倾向

信息网络化时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存面貌,这种变化形式上是信息载体的发展,根本上是人自身发展的投射。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意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的每个主体密切相关,主体自身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的模式正在经历着全新的变革。

一切问题或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原点的,这个原点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孕育和诞生的。信息壁垒的消除,使平等地共享信息成为现实。在网络社会中,各个主体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网民之间可以就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自由探讨、发表言论、抑或阐述自身经验,传递自己的思想与意识。在此过程中,汇聚各个思想主体碰撞而形成的网络言论影响着社会意识的生成,进而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作用于每个网民自身,最终影响到人类实践的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在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社会意识的网媒化倾向日益凸显。

社会意识的网媒化倾向推进了社会的层级流动。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公民具有了现实公民和虚拟公民双重身份。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信息网络中的延展,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其内容而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其形式上来看,则是以信息为载体的虚拟形式在各主体之间传递与共享。传统金字塔型社会组织结构使社会阶层板结化,社会发展的成果难以使每一个人共享。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发展极大地打破了这一现状,以知识、信息、技术为媒介打通了社会阶层间存在的贫富分化、特权等级的森严壁垒,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良性互动,为社会注入了鲜活的发展动力。社会中下阶层凭借信息与知识的力量获取了社会的资源,逐渐形成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中间阶层,社会阶层的构造从传统金字塔型逐渐转变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

社会意识网媒化使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被大众传媒所掌握。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媒体以一种全新的载体对个人和社会发生着影响。网络媒介凭借自身的绝对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建立话语权垄断王国。网络媒介可择机发布新闻,可以在任意时间,以其特有方式,用信息轰炸的手法,强调新闻事件。网络媒介以主观分析、内容侧重、情感态度等方式,获得情感倾向,提升舆论关注度,左右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判断。然而令人忧虑的是,部分网络媒介因一己私利为追求眼球效应,致使“标题党”大行其道,矮化、丑化现实成为一种新常态。

社会意识网媒化倾向加速了信仰的解构与重构。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发展推动了意识形态的生活化转向,自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在虚拟平台随时分享自己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引起他人的关注和批判。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固有社会层级、话语体系被打破,这种变化更多是政治社会化和话语大众化的过程。传统社会意识的权威特征要求的是绝对控制,话语的大众化是难以想象的。信息网络化发展让一切成为可能,绝对控制背离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社会意识的政治功能逐渐削弱,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多元化需求在网络平台中得到了很好的实现,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愈发彰显。传统意识形态的权威信仰面临解构,人们在追寻自我精神寄托的过程中,在获得内心精神信仰满足的过程中重构着自己的价值信仰体系。

二、信息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冲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98然而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实践全面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受到冲击。

(一)西方资本主义信息霸权强势入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技术的产物,具有让人类共享的特性,具有这种特性是一回事,是否能够实现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要客观认识到网络是产生于美国、兴盛于美国,并由美国传播于世界的客观现实,这意味计算机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其本身就带有美国的思维逻辑和文化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讲,信息网络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和文化全球化的历程。西方国家作为网络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虚拟空间各种规则的制定者,从根本上对技术及规则形成了垄断。这种基于国界和价值观的技术垄断制约着并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其他具有不同价值信仰体系国家发展信息网络平台的程度和方向,基于网络互联的信息网络化平台很大程度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传播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引领世界人民的价值走向,信息网络化的社会运行机制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战略意图的布局与实施。只有明晰这一事实逻辑,才能从根本上深刻认识到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信息网络化虚拟平台的发展从根本上拓展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控制社会发展的力量从已有的暴力和财富,渐渐转变为依赖信息技术。从本质上讲信息是对主体思想产生影响的持续性因素,而技术实现了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凭借网络技术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大肆倾泻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理念,推销西方的思维模式,对我国的精神文明进行大肆诋毁,彰显自己所谓的意识形态优越性;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输出极端主义思想、分裂主义、种族主义等观念,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狂轰乱炸,试图搞乱中国人民的价值信仰体系。

这种基于网络技术强势地位的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肆意渗透,势必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西方价值观念的看法,从被迫地接受到亲切感、认同感的产生,从而在不知不觉间丧失自己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价值观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人们长期处于西方价值理念狂轰乱炸的环境中时,人们初期的价值辨识能力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弱化,甚至改变原有价值信念的坚守。网络的虚拟平台从根本上消解了时间空间的历史感与距离感,继而主体的消失与网络虚拟平台的“物化”,主体自身成为了欲望和消费的客体。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入侵,绝不是进行文明交流的,其实质就是在“信息殖民”中遮蔽并进一步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真理性,试图瓦解我们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乃至颠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力有所遮蔽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品质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全新的形式和内容。这种形式和内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指导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形式与内容的滞后导致的主导力遮蔽,直接体现在意识形态建构方式的颠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1.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颠覆

列宁在1902年发表的《怎么办》一书中指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5]328基于这种客观认识,列宁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5]326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中使用灌输的工作方法。在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以及革命力量的集聚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学习主要采用灌输的方式。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颠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线性灌输的工作方式。网络虚拟平台的蛛网状构架模式打破了以往的直线灌输模型,而基于信息网络虚拟平台的平等性和交互性充分实现了主体自身对信息多样选择性需求,这意味着人们只会依据自己的选择偏好来进行信息的接受。信息多元且爆炸式地在网络虚拟平台中充斥,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

2.马克思主义权威性受到冲击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批判的武器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权威性也由之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话语模式不可避免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伴随着信息网络化境遇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发展着的信息网络化社会之间产生了脱节,这种脱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现状引起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形式滞后于网络传媒传播规律形成的。

西方社会思潮在信息网络化平台推动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而作为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回应却存在滞后的问题。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境遇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动态,少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生产背景的理解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还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偏差,甚至在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时代境遇下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倒逼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要守正出新。

(三)网络虚拟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地位的消解

信息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是现实与虚拟相交织的动态过程,主体自身发展为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的有机统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是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西方价值目的性相结合的产物。信息网络化发展使网络虚拟主体成为主体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网络虚拟主体凭借网络虚拟平台推动着多元意识形态的传播,也消解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主体自身在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平台中,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束缚,成为自由选择践行方式及其对象的主体,个人的意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互联网平台的去“中心主义”结构为个人发声提供了有力平台,个人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影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网络虚拟平台正在让人们的一切想象成为可能,当人们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都将通过信息虚拟平台得以实现的时候,个人也就脱离了对集体的需要,淡漠了对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个人借助于网络虚拟平台展现的自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底线,道德虚无主义、个人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空前发展,背离了集体主义思想的价值原则,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息网络化时代,如何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新的动态的平衡,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要的发展课题。

2012年6月12日至7月4日,《人民日报》曾以“我们时代需要怎样的价值”为主题,连续发表6篇系列文章,针砭“精致的利己主义”“狭隘的极端主义”“庸俗的消费主义”“诡辩的相对主义”“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功利的实用主义”,深刻抨击了社会群体中价值取向的茫然无绪和不合时宜。针砭诸如此类错位的价值观念固然能给人以警醒,让人们认识到当下社会价值观的迷失及社会价值共识缺失的现实,然更为关键的是时代价值体系的重塑——巩固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群体中的崇高信仰。

信息网络化推动下形成的意识形态多元化致使主体以单一身份面对纷扰复杂的客观社会变得不可能,“我们有一整套因人而异的关系。面对一个人我们是这样,面对另一个人我们又是另一幅样子。自我中有些部分只与自我发生关系,只为自我而存在。我们针对不同的相识者而把我们分成各式各样的自我……对应各式各样不同的社会态度,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自我。”[6]这种因时代的客观转变而形成的复杂且变化中的“自我”,应是由“基本自我”引领“他者自我”整合而形成的“完整自我”。如何整合?这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三、信息网络化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时代机遇

正如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7]因科学技术推动而形成的信息网络化虚拟实践,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发展的方式和进程。信息网络化时代是一种人类社会生存方式取得巨大变革的时代,信息的网络化凸显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网络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实践方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与传播手段

意识的表达从根本上讲是需要载体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意识形态在主体中接受的广度与深度。以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基于书本、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传播,人们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和接受是通过主体间直接的教育灌输。信息的网络化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的改变成为了可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介资源进行了整合,使之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与此同时,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接收及交流模式。

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实践平台从根本上打通了时间与空间的藩篱,颠覆了对主体僵化的灌输模式,突出了对主体自身利益诉求的反馈,从根本上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网络虚拟实践平台所特有的视听观感和交互模式更符合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接受特性,基于网络虚拟平台的践行方式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宣传时,能够打通时间、空间的阻隔,改变以往单向度的灌输形式,灵活多样的采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里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大众化。

(二)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改造自然、提升自我的过程,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稳定的、分门别类的经验与知识,这便是意识形态的雏形。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时代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信息网络化境遇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基于信息网络化技术推动下的发展创新。

1.信息网络化技术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进程同科学技术推动形成的社会发展状态相一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次创新发展无不与时代发展着的生产状况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了当时生物进化理论、能量守恒和细胞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亦是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生产水平才能指引革命事业取得胜利。

现代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知识经济浪潮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正如同马克思主义是在自然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样,当下基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及空间技术所形成的科学成果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发展新境遇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期。信息网络化形成的社会新变化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增添了活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

2.网络化的交往平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和借鉴

人类文明间的交流、碰撞、借鉴和学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文明进程的地域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文明发展的封闭进程,真正达到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状态,即“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4]280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实践平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信息网络化的交往平台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9]借助网络的交往平台,向全世界人民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展示我们的治国理念,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网络化交往平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亦是学习和借鉴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通过批判扬弃从而形成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全新理论成果。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平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

(三)信息网络化客观上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关怀和最高目标的。如果说20世纪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那么21世纪终将实现精神层面的,即思想观念的全球一体化。前者取决于资本的力量,而后者则依托于互联网的虚拟平台。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意识的发展,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促进了主体意识的觉醒

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实践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信息的网络化发展将现实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格局。网络化的虚拟实践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着以往旧有的生产创造形式,冲击着社会主体的思维认知,从根本上改变了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推动着主体自身意识的觉醒。网络的虚拟平台正在塑造着基于主体自身主体性的价值观念,即由自身来确定自己选择的目标,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主体意识的自觉来做自己的主人。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人们在自我觉醒的过程中发展着并改变着以往固有的理念。网络化的虚拟平台必将通过对主体自身主体性价值观念的塑造推动主体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并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践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坚守。

2.推动了民主意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民主的理论探索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从宏观视角讲述民主,认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10]恩格斯强调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在1891年致考茨基的信中指出“要使人们不要再总是过分客气地对待党内的官吏——自己的仆人,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做完美无缺的官僚,百依百顺地服从他们,而不进行批评。”[1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升到战略上的高度。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民主理论向民主实践的快速转化。信息网络化的虚拟平台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的平台支撑,保障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可行性。信息网络化平台成为党和政府思想路线、政策法规宣传的便捷平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网络虚拟平台实现了政治参与主体间的机会平等和主体平等,每个公民都凭借同一信息平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会因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而遭受不同的待遇。网络虚拟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为公民的政治监督和建言献策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有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国情怀,提升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时代新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化马克思主义主体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论碳审计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何谓“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