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评级工作规范性调查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

2018-01-12

金融经济 2017年24期
关键词:规范性年限评级

随着我国国家信用体系的日益完善,人们信用意识的不断增强,信用等级的公信力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信用等级的公信力不仅来源于其对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准确预测,也来源于信用评级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信用评级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不仅有利于信用评级机构提高信用评级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政府监管、行业和社会监督,但是我国目前尚无信用评级工作标准,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找到我省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的切入点,探索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项目的调查对象确定为与信用评级业务紧密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业务部门负责人、评级业务人员和评级对象。范围为浙江省内在省信用协会备案的信用评级机构及其客户。

(二)调查内容

了解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工作现状,了解从业者对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的认识及其及态度;了解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的需求情况;了解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影响因素以及实施和推广的可能性。

本调研采用重点抽样、典型抽样、配额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浙江省信用协会备案的19家省重点工程招投标信用评级机构和一家新成立评级机构及其客户实施调查,分为信用评级机构调研和受评企业调研两部分,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业务人员70份,受评企业135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05份,收回196份,有效调查问卷196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信用评级机构调研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1)年龄结构

中青年所占比重68.3%,35岁以下的年轻人正处于工作经验积累期间,因此,对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的认知和需求程度不如35岁以上的人员。35~45岁的信用评级人员在机构中所占比重不足20%,各机构的信用评级质量主要靠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加以保障,在人数上尚存在不足。

(2)学历结构

本科和专科生所占比重87.1%,这些员工对机构业务的获取和完成起着一定的保证作用,对信用信息的收集能够正确地理解,但是研究生人数普遍缺乏,在信用信息分析的深度和评级的准确性方面尚欠技术实力。

(3)专业结构

与会计、企业管理、金融专业相关的人数居多。由于信用评级首先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因此机构招聘员工时会优先考虑会计专业人员,其次信用评级需要对公司整个市场经营情况加以分析,因此机构招聘员工时还会考虑企业管理专业人员。对于金融专业人员的聘用主要是有银行评级业务和债券评级业务的机构。但是各机构均无信用管理专业毕业的人才。对信用评级的规范操作流程的了解仅限于实际工作中。

(4)职称结构

初中级职称人员占比较大,初级占全体从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没有职称。职称高低是一个人职业能力高低的一个衡量标准,人们通过专业学习和操作,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获取相应级别的职称。初级职称主要是协助中高级职称的工作。中高级职称则是机构信用评级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从调研结果来看,各机构职称结构尚存在不合理现象。

(5)从业年限结构

从业5年以下的占72.9%,绝大多数机构评级业务人员都存在从业经验不足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用评级机构从业年限较短,人员的年龄偏低、学历和职称偏低、从业年限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用评级工作缺乏规范操作的人员、经验、机构管理的基础。

2、对规范性的认知情况分析

调查分析可知,对信用评级规范性与信用等级公信力的关系,各评级机构的的业务负责人和评级人员都有着明确的认知。82.8%的人员均认为信用评级工作的规范化对信用等级的公信力影响重大。

(二)受评企业调研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1)受评企业评级工作负责人员学历结构

受评企业负责信用评级工作的人员学历主要分布在本科和专科,占比达79.7%,对信用评级工作主要是配合评级调查、提供评级所需信用信息,尚不能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工作规范化提出更高要求

(2)评级业务业务范围与领导重视程度

信用评级机构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省重点工程招投标信用评级、小微企业信贷信用评级和银行信贷信用评级,其他评级业务涉足较少。约66.5%的被调查受评企业领导对评级工作非常重视,23.3%认为比较有用,其他的认为评级工作的意义一般。

2、对信用评级工作规范性认知和需求程度

我们从信用评级对公司业务拓展的有用程度、对评级工作满意度、对评级程序规范化感知度、对评级人员素质印象、对评级报告质量印象、对评级公信力印象、对评级工作规范化需求七方面进行调研了解从客户角度对与信用评级机构的工作状况。

调查分析可知,绝大多数(91.6%)受评企业认为信用评级有利于其业务拓展;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服务总体满意占比87.5%,不满意占比不到3%;认为评级程序操作达到规范化、合理化,且井然有序的占17.2%,比较合理的占46.1%,一般和无序的占36.7%,即有三分之一的信用评级程序安排是不够合理、规范的;认为评级人员的素质较高和很高的占56.3%,但是3.1%的人认为评级人员素质较低;对提供的信用评级报告的质量非常满意的占30.5%,比较满意的占53.1%,然而2.3%的被调查者认为的不满意;认为评级机构评出的信用等级具有较高公信力的占37.5%,很高的占39.1%。但是5.5.%认为公信力低。

从客户需求看,绝大多数受评企业均认为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很有必要,且应该渗透到各项评级业务,甚至有60.2%的客户认为是跟踪评级也应该纳入规范化。

三、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利用SPSS18.0工具对收集的关于196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受评企业信用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为因变量,受评企业的领导重视程度、评级机构人员性别、评级机构人员年龄、评级机构人员学历、评级机构人员职称、评级机构人员专业相关性、评级机构人员从业年限等七方面因素来分析寻找影响信用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的主要因素。

影响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的因素,根据变量测量层次的不同和散点图样本分布的线性与非线性区别,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考察:一是性别、年龄、职称和专业相关性对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的影响,可以用方差分析法和相关比率Eta来考察;另一是领导重视程度、学历、从业年限对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的影响,可以通过相关测量法和F检验来考察。

(1)性别、年龄、职称对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的影响分析

从散点图的样本分布可知,性别与规范性需求呈非线性,所以通过相关比率Eta来考察二者关系。根据SPSS分别对性别、年龄、职称与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的单因子方差分析和相关比率(E)结果,得到表1。

表1 当前的规范性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1可以得出,年龄与当前规范性需求的F值为15.326,其显著性概率p<0.01,Eta值为0.177,说明不同年龄的人员对规范性需求具有显著差异,年龄影响规范性需求,但Eta值仅为0.177,说明二者相关性极其微弱;职称类型与当前规范性需求高度相关,其Eta值为0.805。专业相关性与规范性需求的F值为119.798,其显著性概率低于0.01,说明专业相关程度不同与评级工作相关性需求具有显著差异。性别与当前规范性需求的显著性概率p>0.05,说明性别对当前规范性需求没有影响。

(2)被评企业领导重视程度、学历、从业年限对规范性需求的影响分析

根据SPSS对领导重视程度、学历、从业年限与规范性需求的相关分析和F检验,可得到表2。

表2 规范性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表2的结果显示:从业年限与规范性需求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系数r为0.661,F值为92.779,即受从业年限影响被访者的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领导重视程度与当前工资的F值为33.040,其显著性概率p<0.01,相关系数r为0.880,说明领导重视程度与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度相关;受教育年限与规范性需求的显著性概率p<0.01,相关系数r为0.484,F值为21.503,即学历影响被访者的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1.年龄影响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但是相关性很弱。

2.专业相关性对评级工作规范性的需求具有显著差异,其相关强度为0.450。

3.职称类型影响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其相关强度为0.805,其显著差异体现在中级以上与中级以下的差距上。

4.从业年限与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661。从业年限年限越高,其规范性需求越高;反之,则越低。

5.领导重视程度与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0,即领导越重视,其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越高,反之,则越低。

6.学历与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具有差异,相关强度为0.484。

7.性别对评级工作规范性需求没有影响。

四、对我省信用评级工作规范化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诚信文化意识的国家,但是对信用评级的认识不足,政府应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导信用评级行业像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样,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的各项规范性文件,出台行业执业准则,同时,减少政府行为的直接干预,以利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对行业协会的建议

行业协会是一个行业的领导者、监管者,上与政府接通,下与机构相连。行业协会要在政府的监管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指导行业各服务机构规范进行业务操作,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为机构培训专业人才。

行业协会应组织各服务机构、科研单位实践和理论专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信用评级规范与标准,并将其公布于众。在信用评级机构中具体实施,并与社会一起监督机构执行情况。

(三)对信用评价机构的建议

信用评级机构是信用评级市场的主体,机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个市场的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规范进行操作,信用信息才能够收集全面、完整,分析深入、结论准确。信用评价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更加详细的信用评级工作规范,提高业务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保证信用评级工作质量和信用评级报告的公信力。

(四)对信用评级业务人员的建议

信用评级业务人员是信用评级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其工作质量决定者信用评级的质量。信用评级业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努力通过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才能够满足社会日新月异的要求。信用评级业务人员除了积极参与省信用协会组织的专业培训外,还应在工作之余学习一些信用评级的知识和技能,在信用评级工作过程中规范操作,确保每份信用评级报告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恰当性。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李力.信用评级行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0.

[2] 陈德胜,雷家骗.信用评级标准化与信用迁移矩阵各要素间关系研究综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2.

项目名称:信用评级标准化程序与工作底稿的应用与推广(编号:2017R443013)

猜你喜欢

规范性年限评级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百度遭投行下调评级
论量刑说理的规范性与透彻性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