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8-01-11王丽云
王丽云
[摘 要]有效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师有效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围绕着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深入品读课文,能够不断优化课堂结构,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01-02
2012年3月,我参与广西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的研究,同15位同事一起探索,历经3年,一路走来,我带着疑惑也载着收获。在探索中,我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没有开展课题研究前,我常常依赖优秀案例和教学视频,一味模仿名师的教法,结果发现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一知半解。有时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难以回答,导致课堂拖延时间,事倍功半;有时目标过多,流于形式,匆匆过场,学生收获不大。问题出在哪呢?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缺乏有效性。
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課堂的有效教学呢?
一 、有效备课
教师应切实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标要求,把握教学目标;精心研读课文,把握教学内容;潜心撰写教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备课才能有的放矢。我们首先从目标的制定入手。目标就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的特征,围绕目标确立难点和重点,优化教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1.认真阅读新课标
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新课标,了解课标对各年级学生的要求,为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找到了有力的依据。每一次的集体、个人备课,乃至评课,我们都参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
2.认真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我们按照明确“本册目标—本单元目标—本课目标—课时目标”的步骤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学法和教法,设计问题,挖掘训练要素。
3.认真研读教学用书
在每次备课、听课、评课前,我们都要反复读教材说明、单元说明、教材简析、学习目标以及教学建议,根据大目标来确定课时小目标。这样制定出的目标很有针对性,评起课来也能有的放矢。
二、抓住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1.围绕目标设计有效的问题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刻体会到提问要集中,指向性要明确,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化零为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教师设计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思维的容量与思考的空间,有挑战性的问题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而那些一问就懂的问题实质上是虚假的,不具有教学意义;那些仅仅指向课文思想内容而不指向课文言语智慧的问题,实质上也是缺乏思维深度的。如《乡下人家》一文,仅仅提问“作者写了乡下人家的哪几处景物”,就未触及教学价值,但如果教师问:“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方法与方式把他看到的乡下人家描述出来了?”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就会落在作者的表达智慧上,思维就聚焦在课文所隐含的教学价值上了。又如上《搭石》一课,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感悟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老人家为什么停下?当他发现搭石不稳时他怎么做?”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陷入思考中,经过交流悟出了乡亲们的心灵美,落实了教学目标。另外,我还注重课堂评价,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那些积极回答的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不敢回答的学生也及时给予鼓励,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我尽量尊重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我的课。
2.围绕目标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会根据课文题材,针对课堂目标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如小组合作、师生互读、学生自述等。如教学《鲸》一课,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学会自述。我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鲸的资料,然后在小组里自述,再推荐一个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兴趣很浓,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
3.围绕目标设计有效的训练
语文课想要有“语文味”,就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我往往会根据课后思考题来设计练习,有时让学生品词品句,有时写话,以落实目标。如我在上《渔歌子》时,在学生理解词的意思后,我让他们观察家乡上林的风景图片,然后仿写。学生兴趣盎然,写下了优美的词:“大明山上杜鹃开,龙母湖里鱼儿肥。葵花美,蝶儿飞,游人来了不想归。”这样的训练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达到了创作的效果。又如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我提问学生:“ ‘拢住换成‘抓住好不好?”学生经过对比,感悟到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
三、根据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深入品读
1.读出情
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教师要加强读的指导。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一边读一边想、画、批、注,这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草原》第一段描写草原的美丽景色。我让学生用圈画的方法找出描写的景物,先自己读通顺,再和小组同学合作读,读出情感,最后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全班共读,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丽画面。
2.品出味
即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得有感觉、有心得,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如《怀念母亲》一文中:“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上”这个“糊”好在哪里?我先问学生糊过泥巴没有,学生说糊过。我再引导他们说说感觉,学生说是黏黏的,不容易分离。我让学生想想在文章中是什么让作者有了这种感觉。这样的品,使“糊”的感觉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永远无法分离,这个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3.习得法
即让学生学到方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合作学习的方法、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等。像《桂林山水》一课的排比句式表达方法,《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的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赵州桥》一文中的过渡句构段方法等都应让学生习得。
四、不断进行学习和反思,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参加课题组和学校教研组活动,认真上好研讨课,反复磨课并进行教学反思。我将学到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应用于课堂中,不断修改教案,不断尝试各种有效方法。我上的公开课《晏子使楚》得到了同事的好评。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有效性。我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心应手,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了提高。
有效教学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活力。教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大胆尝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在有效的语文课堂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