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微课在语文教学中闪光

2018-01-11何裕新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微课小学语文

何裕新

[摘 要]自新课改政策落地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便成了当今教育教学的重点。如何有效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微课技术的出现为这道难题的解决带来了些许曙光。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营造良好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微课延伸语文课堂,丰富语文教材资源;借助微课管理碎片时间,打破时空教学的限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02-02

何为微课技术?微课技术就是以简短、精练的视频为主来呈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技术的引进具有三大现实意义:其一,生动活泼的微课视频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微课视频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语文教材资源;其三,微课视频不受时空限制,具有较大的教学灵活度。以下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相应的案例分析。

一、借助微课营造良好氛围,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是学生的精神源泉。然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极为短暂,仅有20分钟左右,并且当学生置于一个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时,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变得更加短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微课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加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从而点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了一则微课视频: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只口渴难耐的乌鸦在森林边飞来飞去,准备寻找可以喝的水。突然,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水瓶。于是,它加快振动翅膀飞了过去。等飞近了却发现,这是一个瓶口很浅很浅的水瓶,并且里面装的水也只有一点点。乌鸦尝试了半天都没能把嘴巴伸进瓶子喝到水。乌鸦围绕着这个水瓶走呀走呀,试图想出一个可以喝到水的办法……这个动画类型的微课视频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十分契合,学生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与此同时,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也变得十分融洽和谐。在这种情形下,我顺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瓶中的水呢?”问题一出,学生们便激烈地交流起来。此时,他们对“乌鸦如何喝到水”这个话题的兴致十分高昂。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或许你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里面寻找到更加聪明和完美的答案。”听完我所说,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课本……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借助动画类型的微课视频,既有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

二、借助微课延伸语文课堂,丰富语文教材资源

小学阶段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点关注教材内容的教学,更应当注重课堂内外的拓展与延伸,以打开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并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与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有效联系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以丰富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而并不是仅限于语文书。

例如,在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的时候,考虑到班级中很多学生都未去过新疆,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没有切身的体会和实际的生活经验,仅靠教材文字的叙述不仅不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还无法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为此,我在正式教学之前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则关于新疆葡萄干的制作流程的视频,并在讲解完课文之后将其播放给学生观看,以此作为微课教学视频。该视频清晰地展示了葡萄从采摘、清洗到变成葡萄干的整个过程,既有画面播放,又有语音解说,整个微课视频形象且有趣。在学生观看完这则视频之后,我问他们:“同学们,看完这则视频,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一个学生回答:“我下次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新疆,亲眼看看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想自己动手制作一次葡萄干,我觉得吃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感觉会更加不一样。”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都微笑着聆听,并时不时地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播放了一则相关的微课视频,一方面拓展了教材知识,实现了课堂延伸,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学生的生活理解与生活感悟,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与延伸,达到了“1+1>2”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借助微课管理碎片时间,打破时空教学限制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受到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具有较大的教学局限性。相反,微课教学技术却能够很好地打破时空教学的限制,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对课后碎片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并通过剪辑而获得课堂教学精华部分,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然后分享给学生观看,这能够促进学生巧妙地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提升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块特别的石头》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教室后面安装了一个摄像机,用来录制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正式教学时,我首先围绕着课文的题目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叫作‘一块特别的石头。你们猜猜,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一块石头呢,还是与石头相关的人呢?”有的学生说主人公是石头,也有的学生说是与石头相关的人。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争执下,我又说道:“为了弄清楚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我们现在先粗略读一下课文吧。”大约五分钟左右,学生们便熟悉了整篇课文,并一致说出了主人公是李四光。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篇课文中涉及的生字词,并带领学生朗读。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再次精读课文,并进一步引导:“文章中提及的石头的特别之处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块石头是特别的呢?”有学生回答:“因为它特别大,和周围的环境很不相称。”另一学生补充道:“因为这块石头激起了李四光对地质的研究兴趣。”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在黑板上运用板书记录下他们的回答……在这节课教学完成之后,我便将录制的视频进行整合,剪掉一些学生朗读字词、阅读文章的部分,留下了我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以及黑板板书记录的内容,并在视频的最后增添了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回顾这节课的微课视频之后再进行解答。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通过录制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再对录制的视频进行整合,最后剪辑成一个精华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回顾,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巩固了学生的课堂所学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将微课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当代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同时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微课教学视频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亲自录制并剪辑微课视频,让学生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打破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长此以往,小学语文教学質量便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

[2] 李婵娟.微课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微课小学语文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