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前启后的唐代隶书

2018-01-11张珊

今传媒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历史价值

张珊

摘要:时期和清代隶书复兴时期。每一个阶段的完善都有它必然的发展过程及表现形态。后人对汉隶的历史价值颇涉笔墨,大嘉褒奖。对于清代篆隶复兴也极力赞许,仅对于唐代隶书似乎贬斥多于肯定。故此文从客观角度上辩证分析唐代隶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以此客观评价唐隶形成的必然性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唐隶中兴;承前启后;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2018)11 - 0153 - 03

中国书法历史中,唐代书法是一个辉煌的存在,正如它的王朝一样闪耀夺目。唐代隶书也是这颗璀璨明珠的组成部分,然而却被大多数后人忽视甚至遗忘。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例如汉代隶书的极高成就让后世望尘莫及;再如唐代尚法的观念深入人心,以欧阳询楷书为代表的唐楷傲视群芳,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中生存实属不易。唐隶中兴打开了唐代隶书衰落的局面,使其迎来了继汉隶以来的第二次隶书高峰。

一、唐代以前隶书发展概况

隶书的出现,可追溯至战国末期,当时的所谓隶书,即是一些由圆转变方折的较潦草字体,是篆书的简便写法,并没有形成固定法则。后经过秦代演变发展,西汉时期日趋成熟,形成了有波磔的燕尾式,到东汉时期,隶书发展鼎盛,名碑诸多,各有特色。东汉末年以至三国时期,碑刻上的文字还是以篆书和隶书为主。

三国时期,隶书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从发展阶段来讲,可划分为三类:

1.秦隶,亦称古隶,“战国时期‘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笔画省减、直多弯少的简体字都处于工匠之手,已是隶书的雏形”[1]。在早期出土的秦简上可以看出,秦隶的字形较方,仍存有篆书笔意,通过折笔、直线消解弱化了篆书结构。

2.汉隶,典型的汉隶形成于西汉后期,是汉朝的正体字,字形结构多成扁方形横势发展,有明显的波磔用笔。

3.八分,汉末时期出现“八分”一词,是区别于旧隶体的名词,也是真书的雏形。

二、唐隶中兴的局面

唐代是封建社会鼎盛繁荣的时期,书法方面由于楷书作为正体的特殊地位,使得楷书的发展与成就远远高于隶书。至盛唐玄宗统治时期,对隶书进行提倡,上行下效,出现了唐隶中兴的局面。

(一)帝王倡导,上行下效

李隆基的倡导和以身作则对第二次隶书高峰的出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李隆基的传世作品来看,其隶书尽显大唐雍容华贵之气象。“前期作品尚存六朝气息,后期作品则多取汉魏笔意,但丰肥淳厚、妍润雍容、整肃平正的特征贯穿始终,对整个唐代书坛的影响也是深远的。”[2]西安碑林所藏李隆基《石台孝经》刻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字体雍容爽利,端庄大方,“蚕头雁尾”之势明显,字形方整,笔画分布均匀。辩证来看,虽有大唐广博气象,却不免笔法单一,线条流滑的弊端,这也是唐隶的典型特征表现。

(二)明皇字体,流行朝野

后世人称唐代隶书千人一面,实则也表现出了当时统治阶级对隶书的推广以及社会群体对统治者的效仿与迎合。李隆基在位期间,朝野出现一批善隶书的官员,如徐浩、韩择木、史惟则、梁升卿等。

史惟則,唐隶四家之一,西安碑林藏其书《大智禅师碑》,史惟则深受李隆基隶书影响,其用笔雄厚,起笔和收笔处较重,波磔分明,空间平匀,字形方整。字形整体气息与李隆基一脉相承,笔画密度甚至过之,同样也存在笔法雷同、单一的面貌。

唐隶中兴时期的书法家们有着共同的书写特点:下笔坚实,丰腴妍美、气象开张。同时也几乎全都存在着一样的弊端,笔法单一,均匀流滑,缺少个性等。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唐隶与汉隶相比无法企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玄宗的影响下,隶书发展的局面得到了良好的宣传,因此面对唐隶中兴应该辩证的看待。

三、唐隶的历史继承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刻立的《熹平石经》,传为蔡邕所书,结字方正平整。其目的是为“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可见当时所立碑刻,是为学子观视摹写所用,要按照官方认可的蔡邕的隶法为楷模。“魏国时期的隶书,是汉末‘八分的延续……尤其是《三字石经》中的隶书,几乎是《熹平石经》上八分书的翻版。”3汉代末期隶书趋于程式化,逐渐衰落。因其古雅庄重,沿袭至唐代,因此唐代隶书的审美典范得以确立。如传世碑刻《上尊号奏》《受禅表》等都对后世唐隶的形成产生影响。尤其是《三字石经》的刻立,对唐隶的规范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唐隶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承袭了魏隶风貌,而魏隶又是汉八分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唐隶初期面貌的形成与汉魏时期的隶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继承汉魏隶书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受唐楷影响,出现以楷法作隶的现象。唐代隶书多有楷隶参半的特征,也出现过崇尚汉魏笔意的书家碑刻。

韩择木,唐隶四家之一,约生于武则天长寿年间(692 - 694),官至工部尚书。杜甫诗《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云:“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可见韩择木也是一位资深的隶书大家。他所书《叶慧明碑》整体气息与唐隶丰腴肥厚的面貌略有不同,空间舒朗,横向笔画波折处重,笔画有层次变化。从此碑能够看出,韩择木隶书深受汉隶影响,与蔡邕隶法一脉相承。他的代表作还有《祭西岳神庙告文碑》和《蔫福寺临坛大德戒律诗碑》,两碑面貌略有不同,但整体上沿袭汉隶一路。后又评日:“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迭代,类神都之冠盖。”后人将韩择木与蔡邕相提并论,可见其隶书渊源。

徐浩(703~ 782),官至彭王傅,赠太子少师。刻于天宝五年的《张庭珪志》与《嵩阳观记圣德感应碑》面貌迥然。《嵩阳观记》笔画雄实,肉多骨少,整体气息依然是典型的唐隶面貌。而《张庭珪志》胜于《嵩阳观记》,瘦劲挺拔却不失华润,线条劲挺,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无过分顿挫,结字扁方,横势明显加强,有六朝隶意的影子。

唐代隶书程式化明显,规范性较强是贯穿整个朝代的特征,以上两例反映出在规范的唐隶“模板”中,亦能发现追求古意的的风尚,这也反映出汉魏隶书的典范性给唐人书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使其追摹仰望;唐人对前朝隶书的历史继承,并结合时尚加以发展,对后世书家也有深远影响。

四、唐隶对后世隶书的影响

唐隶中兴局面后,隶书又逐渐趋于衰落,直至明末清初,迎来了隶书发展的第三次高峰,以下主要论述唐隶对明末清初隶书的影响。明末清初,隶书复兴,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傅山述其“吾幼习唐碑,稍变其肥扁,又似非蔡、李之类”,他幼习唐碑的痕迹在其隶书代表作《隶书千字文》中有所体现,变扁为方,有篆书笔意变法的运用,撇捺波磔厚重,细节处有明显的唐隶影子。清代初期隶书家如王时敏、朱彝尊、郑簋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有评:“王时敏的隶书,其圆润丰满与整齐方正的面目,的确十分接近唐玄宗、史惟则等唐代书。这大概是清初以前汉碑发现不多,学隶者眼界受到局限所造成的结果。”[4]从郑簋的作品来看,用笔多以圆为主,线条屈曲波磔,结字造型感强,依然可见唐隶风貌。

清代碑学复兴之际,又相继涌现出一批金石学家和书家,虽然清人崇尚汉碑,贬斥唐碑,但依稀能从当时书家作品中看到唐隶的影子和影响。清代篆隶集大成者邓石如,虽说他隶从篆出,但从作品中依稀能够感受到唐隶或多或少的影响。邓石如隶书作品《隶书册》,结字方整,体态端庄,厚重而不失优雅。清代书家桂馥、伊秉绶等也都有从唐隶或唐楷中取法的现象。清代碑学复兴使隶书的发展更进一步,迎来了隶书的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之上依稀看到的历史继承也再次说明了唐隶与清初隶书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综述

启功先生说过:“到了唐代,隶体出现了一次大革新,它的点画尽力遵用汉碑的笔法,要求圆润,而有顿挫。结字比汉隶稍微加高,多数成为正方形。在用笔和结体上,都成为唐隶的特有风格。后世喜好‘古朴风格的,常常轻视唐隶”[5],但纵观整个隶书长河,唐隶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统治阶级的需要,更是当时社会文化形态的具象表现,固然唐隶有各种局限性,但从另一面讲,它也是一次全新的变革与呈现。因此启功先生又说:“唐人用隶书体,是使用旧字体,但能在汉隶的基础上开辟途径,追求新效果,不能不说是一種创新”[5]。这种创新或变革的表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发展形成,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唐隶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地位,在整个隶书的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的绝对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24.

[2]姚铁力.唐代隶书略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26.

[3]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25.

[4] 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66.

[5]启功.启功丛稿——从河南砖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7.

猜你喜欢

历史价值
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运用文学经典透视历史风貌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分析
武冈丝弦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研究
旧建筑改造中历史记忆延续策略探讨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革期间北大荒知青版画创作历史价值
经济学视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业价值
论云南普洱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