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分析
2017-03-07赵丽娜
赵丽娜
【摘 要】粤西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称“跳棚舞”,是一种表演时戴着面具的傩舞。起源于福建福州,于明朝末期流传到化州。“跳花棚”以它独具一格的造型,搞笑、夸张、粗犷的舞蹈动作受到化州人民的喜爱。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化州“跳花棚”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舞蹈呈现的风格特点入手,试论化州“跳花棚”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化州;跳花棚 ;跳傩;藝术特色;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63-02
粤西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叫“跳傩”,它的特点是戴着木制面具进行表演,在茂名、化州等地甚是闻名。作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跳花棚”是古代中原傩舞与当地风土习俗融合产生的。传统“跳花棚”的面具是由樟木制作的,随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草编面具。“跳花棚”从明末流传至今,以它独具一格的造型,搞笑、夸张、粗犷的舞蹈动作受到化州人民的喜爱,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化州“跳花棚”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舞蹈呈现的风格特点入手,试论化州“跳花棚”的艺术特色。
一、悠久的历史渊源
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叫跳棚舞,是人们脸上戴着面具进行傩舞表演的活动。它起源于福建省福州市,流传到化州是明朝末期。根据考察记载,“跳花棚”曾经在化州的榕根、长尾公等村流行,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后只在长尾公村流传下来。据地方志粗略记载:“明、清两代,化州等地区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奏歌载舞,奏鼓响乐,上下坛场而缓缓步伐。”这种表演称为“跳傩”。“傩”是上古时代人们驱鬼、敬神的一种祭拜仪式。由此可知,化州“跳花棚”作为傩舞的一种,是粤西等地民间风俗文化的体现,带有浓厚的民间宗教迷信色彩。粤西等地的风俗文化主要是由唐朝至宋朝时期大量居民迁入粤西等地而形成的。他们既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带来了各自的宗教礼仪,丰富了粤西的文化。
因此,化州“跳花棚”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不仅彰显着吴越文化、本土中原文化的特点,还结合了自己的文化精髓,使傩舞艺术表演独树一帜。
二、丰富的表演体态
(一)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的演变
传统的化州“跳花棚”与现在的“跳花棚”,在舞蹈形式和表演风格上有一定的区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有过记载:“‘跳花棚是根据‘傩戏的表演形式进行的,面具是根据戏曲人物造型佩戴的,表演是按照十八个固定‘科本(或唱本)演出的。有些表演形式如‘接神科或‘安座科等,人们都是跪拜烧香,嘴中吟诵着经文,这样有些类似于农村每年春节时的‘游神。”
这种表演形式是道教活动的典型代表。传统“跳花棚”的主要表演风格具有幽默夸大和搞笑粗犷的效果。但是,现在的“跳花棚”在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化州“跳花棚”表演内容
多数情况下,“跳花棚”在每年的小雪节气到大雪节气之间选日子举行,每次表演都会进行一天一夜。在大家一起定的表演日子里,“跳花棚”还有固定的科本顺序,即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依前、陈九、锄田、钓鱼、判官、监棚、送虫、量棚、八仙等,在搭建好的跳棚台上进行表演。每一个场次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表演内容,在传统的跳棚舞蹈中,这些舞蹈内容代表着驱鬼求祥,祈祷美好等愿望。“跳花棚”表演阵容强大,有的是十几人,有的则多达百余人。比如“道叔”这一场,是由道叔等六个不一样的人物,脸上带着面具,头上戴着不同的头冠,穿着各式各样的古袍服按照顺序出场,在敲锣打鼓奏乐中跳着“转身托腮”等不同的九个动作,一边跳还一边吟唱着“鬼仔调”,祈祷风调雨顺、五谷登丰,祈求平安。“秀才科”表达了多纳贤士才子的愿望。“跳花棚”的十八科表演中,表演者戴着民间搞笑神秘的面具,形态幽默,舞步有节奏感,并且和日常的劳作场景、祭拜鬼神仪式相结合,充满了欢快祥和的气氛。
传统“跳花棚”的许多场次(或科目)所表演的舞蹈内容,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于是,现在的“跳花棚”在表演科目中从传统的“十八科目”变为现在的“锄田”“道叔”等具有较重要艺术价值的科目。现在的“跳花棚”表演时长也从传统的一天一夜缩短为十分钟,并且在之前的表演内容上加入现在的舞蹈编舞方法,又融合了古典舞蹈的动作,使得“跳花棚”更具有表现力,并向艺术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的化州“跳花棚”并没有改变之前的风格特点,表演内容还是围绕着劳作丰收、日常生活、爱情情感等展开。
(三)“跳花棚”的舞蹈动作形态
根据考察图片中“跳花棚”的舞蹈动作形态,发现表演者都有共同的一个动作,即大八字半蹲的马步。傩舞艺术的重点特征就是马步,因此,化州“跳花棚”继承了“傩”舞艺术特征。马步作为学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它的姿势像骑马并且像桩柱一样稳健。表演者要双脚跨开,宽度要宽过两肩距离,呈半蹲姿势。马步下蹲要稳健,保持较好的平衡,这样才不容易被别人击倒。蹲马步的重要特征便是要蹲稳、蹲深。马步的稳健是傩舞最基本的舞姿了。“跳花棚”与傩舞有很深的渊源。“傩”是驱鬼除邪、祈愿美好的愿望表达,最主要的目的是驱鬼除邪,它是中原的祭祀方法。马步稳健有力度,节奏感强,代表着“傩”的表演过程是与邪恶鬼魂的博弈较量。而“跳花棚”鲜明地继承了傩舞的特征,无论是什么样的表演动作都是在马步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马步的动态范围比较狭小,在不改变马步的基础上,依靠双脚蹬地跳起来,因此,“跳花棚”的基础动作便是蹲马步。可见,“稳”“沉”“蹬”“跳”是化州“跳花棚”舞蹈的基本形态。
三、“跳花棚”多样的面具与道具
“跳花棚”表演者戴的是傩面具。在我国悠久的面具文化传统中,傩面具有丰富的色彩,它的作用至今还在傩舞中发挥着作用,是傩祭和傩戏艺术表演的重要特点。由此可见,傩面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在何时,迥异的面具代表着不一样的角色。传统“跳花棚”的面具由樟木进行雕刻,加工者再根据角色特点进行绘制。如今的面具改进了制作材料,用稻草编织而成,制作时人力及时间成本有了一定的降低。
在道具上,也是按照角色特点来制作的,与面具相同,有些道具被保留下来,同时也新增了不同的农耕农具,如锄头、勺子等。
四、化州“跳花棚”的文化特色
(一)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特色
广东省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特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居民是从福建迁徙过来的,与南越杂居,既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又带来了各自的宗教礼仪,将闽南风俗文化融合进来,丰富了粤西的文化。因此,在宋元年间,多数闽南人移民到了粤西,所以傩祭俗仪都继承了吴越文化的特色。例如,在“跳花棚”的花棚舞科目中,表演者唱的“卖鸡调”,同时又称作“灵鸡语”。“灵鸡”就是当时百越族系中的图腾。此外,百越族系中有一个“稻作文化”,是古人们所崇拜的代表美丽、美好的“禾谷夫人”,同样也是“跳花棚”祭神仪式中的一部分。
(二)受道教的影响颇深
化州的“跳花棚”深受我国道教文化的影响。道士(又称“喃呒佬”)是整个“跳花棚”活动的主持人。喃呒佬最开始是主持民间祭拜神灵活动的人,但受到道教的影响,他们又被称为“道公”,其头上戴着道冠,身上穿着道袍,并且采用道教的祭拜习俗。道公的祭拜仪式已经深刻影响到了“跳花棚”。在它的祭祀活动上,所谓的道士要把神像恭敬地请进搭建的花棚中,并向其敬酒、祭拜,同时嘴中还要吟唱。
(三)传承并创新了“傩文化”
化州的“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它和傩舞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跳花棚”继承并发扬创新了傩舞,成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欣赏价值的舞蹈艺术,它在表演形态、道具、面具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跳花棚”彰显了鲜明的“傩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艺术。
“跳花棚”表演动作中的重点是“道叔科”里的动作,即撇里或撇外、跪着群斗、乱扔果子、扭身托腮帮、脚踢着球、手插花等,马步是傩舞的主要动作,其主要特征是稳健。化州的“跳花棚”传承了传统宝贵的“傩文化”,并在历史发展中对其进行了创新。
(四)化州的“跳花棚”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化州的“跳花棚”以它悠久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的表演体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有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因此也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我们既可以追溯化州“跳花棚”的历史与文化的渊源,又可以在这些渊源中根据跳棚舞的表演体态和表演风格,探究到从古至今当地人的风土习俗、文化情感、宗教信仰等。此外,這也为我们了解和探究广州省化州地区经济、人文发展等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由于历史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化州的“跳花棚”也对其表演内容和形式等进行了创新,例如,现在的“跳花棚”表演时长从传统的一天一夜缩短为十分钟,并且在之前的表演内容上加入现在的舞蹈编舞方法,又融合了古典舞蹈的动作,使得“跳花棚”更具有表现力,并向艺术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跳花棚”作为一项宝贵的民间传统艺术,我们理应继续将它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思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2]孙琳.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现时发展状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基金项目:茂名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化州民间舞蹈跳花棚的传承与发展》结题论文,项目编号:2016GJ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