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之比较
2018-01-11易宗平
易宗平
摘要:本文从新闻传播业务、理念、体制等方面,对列宁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予以比较,并进行辩证分析。本文认为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运行规律前提下,稳步实施新闻传播改革,不断优化媒介生态。
关键词:新闻传播体制;新闻传播法治化;新闻传播民主化;媒介生态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2018)11 - 0008 - 04
列宁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们都遵循马克思主义并结合各自国情,在新闻传播领域有过实践经验,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建构。本文选取列宁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思想,从不同维度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讨新闻传播媒介如何建构强有力话语体系。
一、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相同点
(一)都有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
从1895年开始,列宁或创办革命报刊,或撰写文章发表。“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发表多篇文章,推动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邓小平缘何被誉为“油印博士”?从1923年起,邓小平就开始参与编辑旅欧支部的半月刊《赤光》,后来又主办了《火炉报》 《瑞金红旗》《红星》等报刊。在办刊油印中,他刻写的字刚健有力,所以获此雅号。
(二)都对新闻传播进行了具体指导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一是媒体要服务经济建设,鼓励劳动竞赛。二是深入采访,要有“具体内容、详情、细节、实践、实际经验”[1]。三是要用新闻方法替代宣传方法。应多报道经济领域的动态新闻,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先进典型,又要敢于“把坏的典范统统登上黑榜”[2]。四是不要单纯地报道领导活动。缺乏新闻性的领导活动和不重要的措施要少报道,应该多关注群众活动和劳动组织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对新闻传播事业进行过一定的指导:一是地方媒体要“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不要照抄新华社稿件,而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3]。这实际上就是新闻本土化策略。二是新闻报道要注重过程和结果。对批评报道,既要有问题又要有结果。这就提出了跟踪报道的问题。三是要从读者来信中发现问题和线索,发挥媒体联系群众、联系读者的优势。四是报道要有实际内容。他反感冗长、重复和语言陈旧的会议报道。
(三)都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建构
1.具有鲜明的新闻党性
列宁提出“党的出版物”的概念[4],反对不加选择地罗列各种观点,强调党报的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指出,“所谓全党成熟,首先是在思想上”[3]。而思想建设很大程度上在于新闻传播的引导与塑造。他告诫:全党服从中央,是最重要的党性;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不应该有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奇谈怪论。
2.指明新闻自由的阶级性
列宁指出,资本家所谓的新闻自由,就是他们对报刊的霸占,因此工农政府要把出版设备收归国有[5]。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剥夺资产阶级传播自由、保障工农群众传播自由的政策。
邓小平分析新闻自由时,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他反对报道那种抽象的所谓民主,强调民主与党的领导并不矛盾。
3.强调注重新闻真实性
列宁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不要刻意地玩弄实例,要“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5]。这指出了新闻真实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在新闻报道中,要处理好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现实真实与历史真实、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6]。
邓小平提出,新闻宣传不要过于绝对化,而要留有余地[2]。他提醒,重要的新闻事实要让各家媒体同时报道,因为每家媒体的受众定位不一样,可以让各阶层群众及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
4.强调加强新兴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
1920年2月,列宁在《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的信中,称赞“您所创造的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将是一件大事”[5]。当时无线电刚刚发明出来,列宁敏锐地意识到要将它应用到新闻传播中去。
1984年2月,邓小平发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同年9月,邓小平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邓小平提出这些理念,站在了信息时代的最前沿。
(四)都适时利用和发挥了新闻传播的功能
1.通过新闻媒体获取时政信息作为决策依据
苏维埃政权在开展经济建设中,列宁倡导媒体将重心转向经济报道。他每天通过媒体获取时政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并直接注明。他经常自称引用了《消息报》的数据,认为那些报道有参考作用。
邓小平认为,报纸能提供决策时可供参考的信息,报纸能为社会把脉,比党和政府更有机会了解到实情。党和政府通过媒体了解到下面的第一手材料的信息,在進行决策时才能把脉到点子上。
2.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列宁指出,“公开揭穿是一把利剑”[5]。他要求报刊设立揭露缺点错误的“黑榜”,及时核实并督促整改。
邓小平鼓励对错误的言行进行反对和批评,但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2],要求各级党政干部以正确态度对待舆论监督。
3.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领导
列宁认为报纸就像脚手脚,既能看出建筑物轮廓,又便利工人往来互动,并提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断[5]。
邓小平说,领导干部要重视“拿笔杆”,使政策更容易宣传、解释到位。改革开放每到关键时期,就有“笔杆子”打前站。例如1992年,以“皇甫平”为笔名的系列文章发表后,很好地配合了邓小平“南巡”,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奏响了思想理论的先声。
二、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不同点
(一)在新闻体制的设计上有所不同
新闻体制有两层含义:新闻机构的归属形式以及对它的干预形式。在新闻体制的设计上,列宁与邓小平设想的有所不同。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之时,列宁设想,“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是两个平行的机构”“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在思想上领导党”。[7]到党的“五大”时,提出“党报编辑部由党中央委员会指定并并接受其领导和监督”。他对新闻体制有深层次的设想:在社会稳定后,尤其是建设时期,一方面要停止对报刊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要在法律框架内给予出版自由,并提倡报纸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然而,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断章取义,把列宁在战争条件下提出的紧急性管制措施绝对化和模式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闻体制是,党报不能公开批评同级党委。在这一体制下,媒体难以监督同级党委。邓小平晚年积极推动依法治国,但他对新闻体制的设想论述不多。
(二)在新闻理论建构的系统性上有所不同
列宁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具体业务还是一般基础理论,或是深层次的新闻体制设计,其理论系统性都比较严整。邓小平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建构,但其新闻思想主要散见于一些讲话材料中。
三、对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辩证分析
(一)列宁的新闻传播思想一度被片面和孤立地理解
列宁的新闻传播理论是辩证的,比如在战争时期他主张新闻管制,但在建设时期却主张去行政化,进行法律调控。由于这些思想未载入党章或宪法中,他的一些思想被后继者扭曲,形成了高度集中型的新闻管理体制,使媒体失去活力,出现“《真理报》上没真理,《消息报》上没消息”[7]的尴尬是必然的。
(二)邓小平新闻理论在媒体监督和体制设计上还有上升空间
邓小平所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8]。新闻传播当属于改革之列。颇具锋芒的少数敢言媒体,只能“打擦边球”或进行“异地监督”。对舆论监督和新闻传播体制的合理化设计方面,还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的上升空间。
四、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启示
(一)推进新闻传播法治化
新闻传播体制的改革和实践,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没有新闻立法,我国新闻工作容易出现类似于以往经济工作的情况,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同时,也缺乏自我保护、自我规范的依据”[9]。前些年,跨省“抓捕记者”事件时有发生,可见新闻传播立法何等急切。
在看到新闻传播立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并不是制定不出一部新闻传播法,而是制定什么样的新闻传播法——是良法还是恶法?是限制性的还是开放性的?这是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新闻传播立法与执法、守法要同步考量。
除了讨论如何立法,更要从体制、思想上,为新闻传播法的出台和推行作好铺垫,使之在实践中具有全面的社会基础。新闻传播法治化的要义应该包括:不仅仅具有保障正常的新闻传播自由、新闻监督的新闻传播法,更重要的——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传播活动全过程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二)推进新闻传播民主化
一部良法的出台和执行必然与民主政治的健全共生共进。民主政治最根本的一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国民具有平等的基本法律地位;政府仅仅扮演直接统治者的法律角色;统治与服从关系具有双向互控的法律属性”[10]。在新闻传播法治化保障下的新闻传播民主化,应包括这些“关节”:由“平等的法律地位”进而建立平等的社会地位,都能畅所欲言,各方“愿意说”;“法律角色”应该依法执政,大家都对法律负责,各方“敢于说”;“双向互控”意味着力量的相对制衡和权益的均势博弈,各方“如何说”。
列宁倡导“舌头自由”,邓小平对不同观点有一定包容性。这都是新闻传播民主化的体现,也是“愿意说”“敢于说”的层面,新闻传播法治化是其最有效的保证。邓小平强调用事实说话,则是“如何说”的层面。
新闻传播民主化的三个层面,即“愿意说”“敢于说”和“如何说”,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三)推进新闻传播体制改革
1.在统一领导、相对制衡中提升舆论监督的实效
列宁说,“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是两个平行的机构”,由“全党最高机构总委员”来协调这两个平行机构的关系。按此设计的启示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平行机构”间可以“双向互控”,从而在权力的相对制衡中提升舆论监督的实效。
2.对新闻、信息、文化传播实行大部制改革
机构过多必然导致政出多门。近年来我国大部制改革加快推进。设想将有关新闻、信息、文化传播的机构,整合为“新闻与文化传播部”。
(四)注重提升党政干部媒介素养
媒介生态只是一个比喻,指“以媒介为中心展开,与它生存发展所处的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包括媒介政治生态、媒介经济生态、媒介产业生态和媒介传播生态环境四个方面”[11]。媒介生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把影響或制约媒介发展的因素看成整体,是系统论的观点。
新闻传播法治化与民主化,以及新闻传播体制改革,属于媒介政治生态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平、公开、平等是其内在要求。从新闻传播法治化与民主化等政治层面进行合乎时代趋势的改革,能够加快媒介生态良性循环。
邓小平提倡领导干部“拿笔杆”。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支持媒体、善于运用媒体、真心理解媒体,而不是害怕与媒体打交道。在对党政干部的培训中,建议将“媒介素养”作为必修课。在中学和高校,建议将“媒介素养”作为通识课。
五、结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优化媒介生态
列宁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不仅在当时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而且对当今仍有直接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苏联的兴衰得失,“也许被忽略之处在于那个全球化早期背景下的‘接合部文明架构的出发点”[12]。幸运的是,中国在总设计师邓小平及其继任者的领导和推动力下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接合部文明架构”的长处。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总之,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继续以战略的眼光与勇气推进新闻传播法治化、民主化改革,建构和完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不断优化媒介生态。
参考文献:
[1]沙拉波夫,瓦列茨基著.魏鉴堂,戴松成译.列宁是怎样阅读书报杂志的[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 社.1984.
[2]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列宁。列宁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陈力丹.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6]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9] 江作苏.记者心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0] 张文显.法理学[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1I] 肖雪.媒介生态链上的舆论监督[J].青年记者,2006.
[12] 唐晋.大国崛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