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印记

2018-01-11张洋

东方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青海

张洋

青海,有一个令人遥想的名字:它有最为贴近自然的颜色和最为博大浩渺的水域,成为长江黄河的发源之地,守护着自然的沉静永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在金戈铁马战鼓雷鸣的历史长河里,青海则留下了一道明亮而鲜活的背影,如巨人般屹立于西北大地。

刚从炎热的南方踏入西宁已是深夜,有明显切入肌肤的凉意,黑暗的光影里依然渗透着空气略带稀薄而清新的味道,持续滋养了我短暂的青海之旅。

第一天:清早6点从西宁出发,约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达板山景区海拔3700多米的高处,眼前的山峦没有嶙峋之姿,高耸之势,却簇拥如聚,绵亘不已。遥岑远目,雪山隐隐,日光圣洁,山头因常年积雪覆盖,一旦雪水化尽,也终无植被覆盖,呈现青黛的山体本色,山腰以下却青葱浓郁,密林遍布,着实是分野中峰变,有气象悬殊之叹;山间团云轻薄,游弋自在;山脚平原如绣,菜花金黄,青稞穗满,铺展有方。涧溪该是山间最为灵动的精灵了吧,由山顶化雪为水,节节而下,清冽玲珑,一路清歌,沿途不时有游客在水边搭帐,或烹炊,或群欢,极尽坦然尽享自然之馈赠。水的滋养,山的依托,不舍不离,妙合无垠,这世间还有怎样的陪伴,是如此让人敬畏和动容呢?清晨的观景台,空气是入骨的凉,包围处一切物象,皆隐去了日间甚嚣尘上的体貌,无一遮掩陈列于大自然的怀抱,静静聆听内心清雅之音。

第二天:清晨六点从西宁共卡高速一路向西,大道如砥,通途畅行,神奇的柴达木盆地便沿线伸展,戈壁无垠,丘陵平缓,白云相逐,祁连山脉远远偕行,林莽苍苍。茶卡盐湖这面偌大的天空之镜,银波粼粼,白如素锦,极目处与天容山色无痕相融,浑然一体。几座大型盐雕迎立在前,瑶池阿母仪容端雅,目瞻远方,虽身居仙海,是否还在翘首苦盼穆王的八骏归来?仙境自然是要藉神话来附丽的,幻景与幻象也往往是美的布道。游目骋怀,避开人群之喧,进入湖心深处,眼前的天幕渐趋逼近,俯身相迎。远山长,晓山青,云飞风起,大气清和,生命与自然的邂逅,静无言,思无邪,澄净如盐雪素裏,纤尘不侵。空气里流动的盐的味道更为盈润,盐层上的小颗粒也越发细软,盈手间,这些天地间孕育的天然结晶体密密匝匝,抱团聚力,苦心为营,以细微之躯成就蔚然大观,惊叹造化神奇。蓦然想起一首小诗借来一用: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盐居然就此化身为甜蜜的复仇工具,成为情感舒压的一味良方,着实有味之不尽之感。

从茶卡原路返回转往青海湖,临近橡皮山,山体越发近前,缓势而行,土层也变得温润,旷野无际,牧草如茵,漫山的牛羊,星点密布,成为原上最日常的布景。进入黑水河,青海湖已恍若在侧,车窗外盈盈一水,要眇宜修,横亘在翠嶂与花海之间,如绣幌佳人,默然生情。避开人流汇聚的观景点,一路西行至湖的尽头才近身向前,目之所及,景象殊异。这片青色的海原是与黄沙大漠相对而居,一边是广漠沓无穷,平沙莽莽,沙丘沟壑,纵横逶迤,眼前的大漠少了战时的狼烟马嘶、清角吹寒,少了羌笛杨柳与怀远乡思,却仍然有逼人的孔武威仪;一边是汪汪千顷,碧波银粼,如凝妆吟思的佳人颙望,“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深情有思,斜晖脉脉。如此光景两奇,相映成趣。“赤足在漫无边际的沙岛行走,脚底生暖,看着风吹动沙子不时抹去身后留下的足迹,不禁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和对生灵渺小的感叹”。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岁月如磨,万事浮休,历史的背影已无法再遥想,对生命宇宙的寻绎吟玩却一直在延续。

第三天: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典型寺院代表。依山傍坳,格局恢宏,错落有致,佛光普鉴。如来八塔,大瓦金寺均是寺庙主体景观,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金身佛像端坐于银塔,法相庄严,极尽缛丽华贵。塔尔寺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美而不素,妍而有骨,人类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和匠人精神淋漓俱现,透露着质态充盈的美学元素。这里没有灼眼熏人的焚香顶礼,只有虔诚无声的伏地朝拜。赤足,合掌加额,五体俯地,叩首长拜,循环不息。十万片叶子,十万座佛像,十万次朝拜,如刺在人心上的图腾,因信仰而坚持,而始得真如。转经轮、六字大明咒,皆为妙音本心;佛颜慈宁,印相各持,凌眸垂视,普度眾生。“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一路穿堂过殿,果真万虑皆忘,心静如斯。塔尔寺活跃着众多达赖和班禅的身影,却唯独少了仓央嘉措的气息,我们深情吟唱他的至美情歌,我们喟叹他和玛吉阿米的凄美爱情,“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不幸做君王”,黯然想起了李后主,想起了六世达赖,“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也一并想起了容若,都是一般样人间赤子,即有天纵之才,然心不为形役,而得心之真味。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人间婆娑,踵事繁华,过眼云烟,所难弃者,唯一点痴念而已,谁说又不是呢?

最后一天,从中国最大土族集居地互通县出发,上牙同高速,驶往坎布拉景区。沿山盘桓而上,坡高急拐,颇为奇险。一侧是岩体风化,祼露斑驳;一侧是云松成海,森林密布;有的山体灰白,有的遍身赤红,山形多变,尖峰耸峙,峭壁如削,多嶙峋之石,形态各异。直至山顶,黄河水域与丹霞地貌便相映成趣,上游的黄河水蓝色可鉴,在群山合围中如一波碧潭,银光粼粼,玲珑娴静,全然不见文字间描述的汪洋恣肆之观,完好的保留了活水之源最初的纯净和安宁。

每一个地方,都不仅仅是一个只具形体标识的地理位置,它的容颜它的体温它的年轮,都交集印刻了太多的光阴故事。人、自然与历史,是生活舞台上永远不会谢幕的主角,却不断在戏剧场景的转换中改头换面,粉墨登场。而它,便是最好的观众和见证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海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青海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高原餐饮明珠青海餐饮行业发展及流行趋势
大美青海
“丹青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美术展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青海游
“青海色彩”系列旅游广告登陆上海广州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