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性分析

2018-01-11李丽

东方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信息化

摘要: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其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不同于以往管理过程中的刻板性和管理手段、方法的滞后、落后性,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更具有创新性,管理更为规范,更加适应现代化体育教学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对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下文就以信息化为背景,对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性方法提出几点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性分析

引言

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作为高校体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体育管理方式、方法,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高校体育事业整体的发展而言都具有显著的意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体育教学体制的发展需求,加强体育管理创新性的发展,积极的引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大小体育教学与管理良性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此,下面就以信息化为依托,对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性进行相关分析,希望为落实高校体育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提升大学体育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高校体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化与高校体育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实现高校体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也即是说在实际操作中,将于高校体育相关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管理,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对高校体育信息、资源的规范性、有效性管理,以提高高校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应用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相关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实现整个高校体育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二、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是符合现代化体育教学体制改革和发展需求的,是体育管理必然的一个发展趋势,相比于以往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优势更为突出,更具明显的必要性。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有效的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都趋于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育亦是如此,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和管理中,不仅更便于教师对学生相关资料的统计、归纳和分类,提升对学生管理效率和质量,而且对于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也都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體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二是,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有效的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及时、快速的了解、掌握和收集大量的体育事业和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为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提供资料,而且还能进一步的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和交流性。一方面,借助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对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活动的设置、体育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规范管理,提高课堂创设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还能活跃体育课程教学使用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体育教学的全员参与性,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化下高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基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进一步的推动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性发展,但从客观上来看,关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体育信息资源管理手段的单一。(1)高校体育管理中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并不高,部分高校就体育资源管理方面,让以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为主,随着体育资料的增加,不仅提升了管理上的难度,造成管理失误或管理不当,而其也不利于对体育资料的分类、归纳,影响到体育资源的使用。如:在对体育信息资源和文献的管理过程中,仍以人工手动管理为主,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效率也较为低下,尽管体育文献进行相应的管理、保管,但对其的利用率却较低,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造成文献资源的“被埋没”。(2)由于部分高校信息化管理程度低下,相关的体育文献资料的管理仍以纸质为主,这就很容易导致文献资料的损坏,而且也不利用资料的利用,一旦需要相关文献资料时,还需要反复的查找,既不便于管理,又增加查阅和使用难度,还不利于保管,严重的影响高校体育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是,对学生成绩管理效率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是应用与体育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是为了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体育管理水平,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为服务的。然而,现阶段关于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方面,并不理想,没有深入挖掘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作用和价值。如在学生成绩管理方面仍是以简单的、传统的办公软件为主,对于学生个人信息与其它专业成绩综合查询联系不当,不能进一步从客观上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加强对学生认识,另外也增加了学生成绩管理的难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完善。除此之外,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体育教学更多的是侧重运动训练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程的设计往往都缺乏细致性,都以临时制定的形式为主,这就导致高职体育课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评价标准,既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管理,又影响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三是,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在信息化背景下,各大高校关于课程体制教育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积极的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就体育教育方面而言,部分高校也认识到体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信息化基础设置的建设和体育教育体系方面也都加强信息化的管理和应用。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依然较为单一,仍以传统的体育项目的技术拆分、示范、讲解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灌溉式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忽略学生的参与性和个人体验,使体育教学处于被动状态。两级分化严重,对于体能素质好,兴趣高的学生,体育教学充分激情,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消化、运用效率高,反之,对于其它学生而言,对体育学习兴趣泛泛,训练质量差、效果差。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单一性还影响到学生的选课、课程学习,不利于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意识的形成。endprint

四、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能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对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正视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提高高校体育西安西华管理创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为高质、高校的高校体育管理服务。

一是,加强对体育信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对体育信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是为了提高对信息资料管理效率,增强信息资料的利用率,以提高信息资料管理的价值和作用。通常来讲,信息库对于资料的保存实质都是为了进一步发挥资料的使用价值,信息的保存是信息得以存在和普及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高校体育信息资料而言,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以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信息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使其建立在满足对体育教学效果提升需求上。因而,这就对高校体育资料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体育资料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正确的认识到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对各类的体育资料、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整合和保管。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能力,构建完整的体育资源信息化系统,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管理、标记,以方便教师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利用,提高对信息资料的使用率。从整体上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合理利用,增强体育资料管理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对于高校本身而言,体育学科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应当建立相应的体育信息管理子系统,利用信息处理功能,加强对各方面资料和信息的整合,并且定期的进行跟新,以满足教师或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使其更好的为体育管理创新服务,为体育教学效果提升服务。

二是,加强对学生成绩信息化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学生成绩的分类输入和管理,一方面提高教师对学生各方面学习情况的掌握,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提升教师对学生成绩统计、修改、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借助信息平台查询成绩时也更加方便,更利于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规划。(1)对于所建立的体育管理系统,需要正确的收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成绩信息,并且能够熟悉系统操作,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及时导入、快速查询和打印。(2)将体育课程的相关设计方面和信息进行录入,便于教学使用和随时利用。除此之外,对学生的班级情况和相關信息情况也要做好备入,方便查询,便于对学生的管理。(3)构建合理化的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和考试实际情况,对成绩进行确定、修改和分析,使其成为后续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三是,体育教学课程信息化的管理。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借助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下实施的,对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和管理水平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对于推动体育体系的完善和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1)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掌握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化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强调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应用,实现体育课程教育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2)强化对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视度,加强对其内容的确定和分析,在确保其规范性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体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深入挖掘体育信息化管理作用和价值,使其更好的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如:关于教师信息的管理、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体育班级设定及选课结果的管理、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管理等等,建立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对各方面资源的管理效率和使用率。满足体育教学人员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体育信息资料的查阅、体育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等等。总之,基于信息化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以往体育事业教学和管理模式,将被动的、机械化的教学和管理,转为为以学生为主的信息发现、挖掘、捕捉、加工和利用,将管理与教学有机结合,以更为合理的、科学化的、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性,让体育教学和管理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灵活,更具教育意义。

结束语

本文从信息化下高校体育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高校体育管理的实际情况,从体育信息资料管理、学生体育成绩管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管理等方面,分析信息化背景下体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突出几点思路,具体包括:加强对体育信息资料信息化的管理,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成绩信息化的管理,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实用性、加强对体育课程信息化的管理,提高课程教学和管理的灵活性。综上,以深入的认识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的作用和价值,将体育教学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提升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和优化配置,从整体上增强教学和管理质量,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穗晖,黎绮霖.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3.

[2]王静.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生物技术世界,2015.

[3]刘枥铠.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4]罗燕.体育信息化与大学体育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5张剑威,汤卫东.基于MO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

作者简介:姓名:李丽,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信息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