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2018-01-11李胜

东方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学体育教学方式

李胜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也促进了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使得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体育教学方式的单一、体育教学观念落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本篇文章立足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探讨如何在小學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我管理;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在课后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更决定了学生能够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落实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去,这有赖于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一、自我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自我管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身思想、情绪、行为等进行自发的监督和控制的一个过程。其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我检测,指个体拥有足够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识和判断,能够清晰的了解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第二,自我评价,个体能够根据预期的目标,自觉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衡量和评价,当实现目标时,会自觉地进行自我强化。当没有完成目标,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和改进;第三,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体能够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对自己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是指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和锻炼目标,安排体育教学的活动,然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开展体育活动学习、锻炼,自觉地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成果进行检测,从而以此为根据进行改进。

二、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的措施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小体育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往往由教师来主导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进度安排等,学生在体育学习缺乏自主权和主动性,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安排。这也是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权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上课模式。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有一个熟悉的了解。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讨论会,和学生坐在一起,来探讨体育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小学生都反映对篮球和跑步比较感兴趣,对于跳高、跳远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可以适当的增加篮球和跑步的教学时间。当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体育活动时,他们会产生主人翁的意识,使得他们在体育学习中更加的积极主动。

(二)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

在过去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按照理论知识讲解、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这样的一个模式来进行的,使得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而且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动作的关键、确定训练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篮球”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班上有很多学生的篮球打得比较好,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投票,选出几个篮球小教练。当篮球小教练选拔出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分别由一位篮球小教练来带领大家进行学习和训练,对于训练的内容、形式由每一小组的学生自主商议。在规定的训练时间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终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的一个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安排,使得体育教学更加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更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他们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而受到家庭的过分关爱,独立能力和管理能力日常的差。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让学生可以将体育锻炼的这个良好的习惯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家长都一个晨练的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制定一个晨练的计划,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和家人一起去贯彻执行它。可能在刚开始比较的困难,但是坚持下来会发现受益良多。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分享会,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分享一下自己的体育学习心得和自我管理的成效,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合作,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当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后,不仅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而且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都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三、结语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方法来保障学生自主性的落实,使得体育改革的效果大大折扣。因此,在新形势下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激发、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学会安排自己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训练,养成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使得学生不管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做到严于律己,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寇红.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2):108-109+112.

[2]潘林福. 狠抓小学体育常规,培养学生养成教育[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49-250.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小学体育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