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与发展: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2018-01-11赵光强

艺术评鉴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流行音乐戏曲

赵光强

摘要:工业时代给当下戏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流行音乐的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是戏曲的观众流失,越发冷落的局面。传统文化该怎样传承与保护是一个新的课题。通过比较,戏曲在流行音乐中大量使用,体现在唱腔、旋律、伴奏等方面,这种使用为我们的戏曲发展带来些许思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 戏曲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69-03

一、戏曲音乐传承的当下问题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被当下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是创新改良顺应时代?还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传统是一条河流,戏曲艺术绵延数百年,同样面临着发展问题。无数人为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呕心沥血,在学界、业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戏曲艺术在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话语缺失,戏曲艺术的传播困难重重。

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艺术的发展生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解决戏曲艺术传播中受众缺失的尴尬,如何使其散发出新的生命力,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有益尝试。

与此同时,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港台风、西北风、嘻哈风之后,“中国风”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流行音乐的发展追随境外的风向,多年以后不得不承认流行音乐也慢慢走入死胡同,同质化严重,于是大胆吸收借鉴民族音乐的优秀成分成为一种新趋势。其中戏曲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最为瞩目。

二、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一)唱腔

当前成功的流行歌曲最大的秘诀就是音律动人,情感表达相对直观,通俗易懂,从而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京剧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粹,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前大部分年轻人都对此不感兴趣,所知甚少,甚至在一些人眼里,京剧就代表着“无聊”与“过时”。事实上,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严重的说就是对不起祖宗。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有歌手尝试把京剧唱腔与流行曲调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够欣赏到流行音乐,而且还能够了解京剧国粹。戏曲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流行音乐创新领域当中的重要形式,一些流行音乐当中应用到了多个剧种的旋律与唱腔。

朱德荣《梦北京》其粤语版本名《情迷》,重新填词后由周慧敏演唱。歌曲当中的过门部分即采用的女声京剧唱腔,将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孙燕姿《反过来走走》则是以京剧唱腔作为开场,给人以全新的听觉体验,通过多种演唱方式演唱,把整首歌曲戏剧化;陈升的《北京一夜》中采用了京剧的两种唱腔,陈升模仿老生,刘佳慧模仿旦角,两种京剧的唱腔融合在一起,产生出别样的艺术效果。该作品应用的是京剧唱腔,具有鲜明的凄凉色彩,能够将唱腔与歌曲内容完美融合起来,给听众以特殊的审美体验。王力宏的《花田错》巧妙地融合了R&B与京剧唱腔,歌曲的新创意让听众耳目一新。这些歌曲不仅体现了京剧的魅力,而且让流行音乐更具可塑性。

与此同时,在流行音乐中引入黄梅戏的唱腔元素能够使得音乐作品的中的元素更具有多样性,唱腔结构更为完整且在多变的过程中给与听众更丰富的感受。慕容晓晓的《黄梅戏》中,引入选段:“为救李郎离家乡……帽插宫花好呀好新鲜”。此种引入模式一方面使得内容与歌曲的整体结构与中心思想形成了配合;另一方面也在流行音乐中引入了黄梅戏元素,给了听众更高的艺术享受。

此种引用模式在现代的黄梅戏融合流行音乐中是一种相对具有创新价值的引入模式。在唱腔元素的运用过程中,其至少还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具有了更为显著的中国风情调;另一方面则是其充分的把握了流行音乐的流行元素,在形成更为丰富的创新同时也升华了艺术高度,引入了更高的文化底蕴。

(二)旋律

在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当中,戏曲音乐素材逐渐被应用到了当中,由此构成了较为固定的特殊旋律。姚明在《前门情思大碗茶》中,就參考借鉴了戏曲和说唱曲调,从而能够让音乐旋律流畅自然,具有明显的京味特色;同样,《粉墨登场》是台湾歌手赵传所演唱的一首经典摇滚歌曲,此曲就是把京剧旋律与摇滚乐融合到了一起,能够以摇滚乐的形式把京剧对外呈现出来,起到了良好的艺术演出效果;胡力的《新贵妃醉酒》获得了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内地金曲奖,该歌曲首唱是李玉刚,《新贵妃醉酒》的副歌部分同样应用到京剧旋律,再加之演唱者优美动人的花旦扮相,于是有了古色古香的艺术韵味。

除了京剧之外,黄梅戏的旋律在流行音乐中也有所应用。《牡丹亭外》是台湾歌手陈升的专辑《美丽的邂逅》里的一首歌曲,歌曲中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远,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此处旋律就是借鉴了黄梅戏《女驸马》的唱段旋律。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发现,戏曲本身具有丰富的传统内涵,能够为流行音乐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并且还能够强化流行音乐作品的风格内容。

(三)伴奏

在流行音乐当中使用戏曲艺术,并不代表就是要将戏曲传统彻底流行化,这样必然会导致其传统色彩不复存在。流行音乐伴随音乐的逐步发展,其创作套路以及作曲技法已经成熟,这是当前京剧艺术所没有的条件。将京剧艺术色彩应用到流行音乐当中,不单单是将两者优势堆叠在一处,而要在优势碰撞当中形成更好的创作灵感。借助现代作曲技法能够让京剧艺术实现一次质量上的提高。

戏曲的伴奏乐器包括两种类型,即民族管弦乐与打击乐。其中,前者素有“文场”的称号,所用到的的乐器具体包括二胡、唢呐、笙、笛子、琵琶、板胡、扬琴、京胡以及三弦等;而后者则是被称作“武场”,是戏曲伴奏的核心,所应用到的打击乐器具体包括大小锣、鼓板、梆子、铙以及钹等。周杰伦《双节棍》当中就应用到过大锣,以突出欢快的节奏感,可以把歌曲意境更好的表达出来,而过门处则是用了二胡,可以演奏出优美抒情之曲调,富有中国风的色彩。《忐忑》唱词应用到了戏曲里面的锣鼓经,并融入多种音色。通常在戏曲里面用到锣鼓都是伴奏之用,以营造特殊氛围、体现节奏感以及表达情绪感情。《忐忑》当中灵活应用到锣鼓经,再加之明显的旋律节奏变化,形成了特殊节奏感,听之难忘。endprint

关喆版本的《悟空》,在这首歌曲加入了传统乐器—埙,来作为引子。歌曲巧妙地采用了京胡、二胡、梆子、笛子、电吉他、钢琴、贝斯、架子鼓等乐器。在歌曲的副歌前奏部分中,由一开始的电吉他、钢琴配器转向了京胡、梆子,平行跟进变音电吉他,同时,爵士鼓下有饶钹作伏笔,唱腔的长音与尖音加上结合了笛子的转调,则给人在听觉上无比的震撼。

《叮咯咙咚呛》中张凯丽和翟静婉演唱了《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曲在伴奏上使用了电子合成器来模仿三弦和琵琶音等,使歌曲的中国戏曲文化韵味更加浓厚。张凯丽和翟静婉用俏皮美音展现老北京胡同文化,也是一首以古琴、三弦、京胡、大鼓等乐器伴奏为主的歌曲。她们将戏曲中所用的乐器大胆地加入歌曲中,添加了歌曲中的戏曲味道,赋予歌曲一种新的生命,新的活力。《重整河山待后生》中小提琴与大鼓开场,加上她们独特的流行唱腔和京剧唱腔,交替的唱法给人一种古代现代交融的错觉,仿佛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戏曲发展与传承的思考

戏曲音乐主动融入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在流行音乐中使用戏曲元素这是传统艺术形式发展和创新的积极尝试。这种形式借流行音乐之形,行戏曲音乐发展之实;这种形式促进了戏曲音乐的传播,扩大了戏曲音乐的受众群体,懂得借力发力,借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这种创新结合,既是戏曲艺术发挥主动性,又是流行音乐发展的迫切需要。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发现了戏歌这一形式在国内发展迅速,戏歌是流行音乐与戏曲结合的典型方式,為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新活力,也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培养了新的受众群体。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学术争论上,要靠实践探索才能找到合适的路径。

新的时代如何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促进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这是一个难题。戏曲与流行音乐,一老一新,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它们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新思路。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潘妍娜.论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戏曲风”[J].歌海,2008,(03).

[2]朱媛媛.浅谈流行音乐融人戏曲元素的现象[J].音乐时空,2011,(07).

[3]师玉丽.戏曲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J].作家,2014,(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流行音乐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传统戏曲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