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士夫画精神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2018-01-11孙琪

艺术评鉴 2017年23期
关键词:精神境界

孙琪

摘要:大力弘扬士夫画精神有利于拨正国画风气,使国画重新回归到追求纯粹纯真的精神境界、追求“质有而灵趣”的绘画呈现。本文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脉精华,深刻认知士夫画精神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内涵,通过对士夫画精神的艺术理论发掘,探讨士夫画精神的特质与精髓,有利于进一步讨论士夫画精神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和意义,从而为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提供助益和促进。

关键词:士夫画精神 中国画创作 艺术理论 精神境界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47-03

士夫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其高雅尊贵的君子之风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绘画体系内涵,为中国画的辉煌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士夫画最初出现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知识精英阶层,其具有一套独特的审美体系和表达特点,对画内蕴含的境界也具有极高的艺术追求。士夫画深刻的反映了精英阶层对高雅艺术品位的追求,同时也吸纳了更多绘画界的有志之士聚集到士夫画的行业中来,为士夫画的发展提供了注入了丰厚的新鲜力量。

一、士夫画艺术理论概述

《说文解字》中对士的解释为:“士,事也。”在古籍中也都对士做过解释,“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这一系列对“士”的解释,能够大抵看出“士”意味着某种较高的社会身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士”逐渐演变成一种等级身份,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士”这个称谓就意味着其具有精英阶层的地位和内涵。

随着士夫群体的扩大以及中国画逐渐发展至全盛,士夫画应运而生。宋代之后,董其昌等中国画大师都曾提出过“士夫画”的相关概念,使之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理论基础支撑的独立门类,并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士夫阶层人才进入到这个门类中来。士夫画的发展过程建立在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历程之上,它既是中国画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中国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后对自我的更高要求与审视的产物。士夫画代表了中国画精神提升的理想境界,是中國传统社会高阶层知识精英对自身艺术成就与精神修养的高层次要求,体现了绘画的笔墨技巧与个人的品质情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写照。因此,士夫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画的本质特性和精神气脉,反应了中国文人对自身在艺术与修养上的更高要求。在中国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产生了很多的流派与风格上的变化,然而士夫画精神却一直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精神不断被传承和沿袭。

二、士夫画精神特质

(一)人画合一,以道心映照万物

画者以道心映照万物,通过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体悟而获得“道”,是士夫画的重要主张。简单来说,士夫画更加强调通过对万物的描绘体现画者自身的精神追求,将描画重心侧重于精神表达而非具象临摹,这种作画的主张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为中国画的气韵贯通、质有趣灵的审美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张彦远曾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强调对绘画精神与风骨的追求,通过对前人大家画作的总结和分析,加之自身对绘画追求的总结,将绘画的本质核心归纳为对“意”的追求,侧重于在绘画作品中呈现出个人的审美倾向与精神旨趣,从而达到人画合一的意识核心。

以道心映照万物、追求在绘画作品中体现人的境界,这种思想根源与士夫画及其群体的发展经历密不可分。士夫画在宋代时期获得了兴旺的发展,其时国家重文轻武,文人多入仕途,越来越多的文人进入士大夫群体,为士夫画的人才积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官享有重要的社会地位,生活优越、仕途顺畅,因而寄情于山水、醉心于绘画的士大夫群体也愈加增多,这些人成为了士夫画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文士对士夫画思想与精髓的不断提升和淬炼,才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士夫画。由此可见,在士夫画兴盛之初,离不开物质优越、精神自觉的士大夫群体为其思想核心形成所做出的贡献,由于其身处舒适的生活因而更加有精力和余暇追求更加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奠定了士夫画“以道心映照万物”的精神特质。

(二)道法自然,以山水之形而媚道

山水万物皆有灵,一花一叶俱含道。这不仅是士夫画的重要思想根源,更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脉传承的精髓。对世间万物的尊重是士夫画创作群体绘画的基础,他们从世间万物中汲取绘画素材,寻找精神归属,而后经过自身审美趣味的选择和调整,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精神色彩和情趣标签的绘画作品。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重要观点:创作者首先是痴迷于山水,在游玩的过程中获得了灵感或情绪上的启发,并深入探索和领悟前人先贤们所留下的神理,继而进行自身的创作。对于山水的创作,并非是仅凭一处风景而进行摹画,而是在看遍了世间好景、参透了其中奥妙之后,将这些景物采撷心中,才能够在方尺的画纸中创造出万里的好山好水。画幅的大小不会阻碍神思的巧妙,方尺之间可见万丈高山,这是因为创作者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象,更是自然的山水间所蕴含的神理。物象可以改变和升华,而后体现在纸上,神理则萦绕心间,历经万事而不变,蕴含在画中。

因此,士夫画中的道法自然,不仅仅局限于描摹、赋色与构图,还体现在创作者对画作所赋予的自身情趣与精神。士夫画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也就在于使画作成为自身与观者之间精神沟通的中介,使被附加在画作上的个人情感被观者所领悟和感知。

三、士夫画精神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一)拨正国画风气,涤荡商业作风

随着世界性文化版图的变化,东西艺术文化互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面临的问题。清末阶段特殊的历史语境造就了当时中国国力的衰落,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画的地位一度受到排挤,直接影响了中国画式审美情趣的式微,西洋画成为主流绘画文化。在西洋画风与画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这种重拟物轻意境的审美方式,进一步对中国画的地位产生影响,艺术地位的不平衡倾斜影响了受众的审美倾向,进一步控制了市场风气。市场对艺术的控制和引导严重制约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参与也在毁坏“士夫画精神”的核心国画文脉。endprint

大力弘扬士夫画精神有利于拨正国画风气,使国画重新回归到追求纯粹纯真的精神境界、追求“质有而灵趣”的绘画呈现。同时,呼唤士夫画精神的回归,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促使国画发展溯本清源,并积极引导市场对国画的审美兴趣,提升国画在艺术市场中的艺术价值。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国画在精髓与风气中出现的偏差,使国画回归到传统的轨道上来,才能够真正提升国画的影响力。当今时代从新举起士夫画精神大旗,将中国传统文脉精髓与文化魅力重新注入到国画作品当中,从而在艺术市场上打破西洋画一统江山的格局,重新绽放自身独特的光彩。国画精神内核与审美内涵不能单纯一味的根据商业力量的主导而产生变化,必须在秉持自身坚定艺术信仰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的获得长足的发展,在传承传统士夫画精神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合现代审美、体现自身特色,重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二)呼唤精神回归,追求质有而灵趣

士夫画的艺术理论精神在于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士夫画不以表现纯粹的景物临摹为重点,更侧重于在创作过程中对自身精神的写照与品质境界的寻觅,因此在士夫画中最值得推崇并感染受众的其实在于其对精神的写照。士夫画的创作者通常青睐于寄情于自然,在万事万物中体味对道法与人生的感受,而后通过自身的艺术审美将所得奇妙景致融合在一起,与自身的体悟和感受融入在一起,最后呈现在画面当中。创作者不仅需要在客观的基础上对景物进行描摹,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审美对所接触的景物进行选择和表述;绘画呈现不应仅仅局限在物质描绘的桎梏当中,而是应当赋予画面更高层次的灵气和精神意趣。因此,从新呼唤士夫画精神的回归,其实质意义存在在以下重要层面:对客观描摹的正确认识。西洋画风东渐后,在绘画上愈加追求写实性画法,注重对物体单纯的客观临摹,然而这种完全的临摹阻碍了绘画精神的发展,难以真正体现出超脱于绘画之外的灵气和韵味。而中国画则更加强调抽象意味的精神传达,然而不失对形制的切实体现,从而达到了质与灵的双重审美价值体现。在当今时代,从新举起士夫画精神大旗,在形势良好的当前艺术市场中,借着经济发展与国家兴旺的东峰,重卷中国风艺术潮流,使國际市场再一次认识中国画的高雅艺术品味与艺术价值,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进一步传播并重新绽放自身独特的光彩。

在当今社会中,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艺术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推广,更是通过艺术的渲染拓宽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维度和途径。通过呼唤士夫画精神促进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是中国画重新回归辉煌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画追本溯源、涤荡障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正.由《山腰楼观图》看两宋山水画空间演变[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葛璐娜.“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图”——墓葬砖印拼镶壁画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3]范骏彪.中国山水画形式语言中几何图形的运用[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神境界
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精神境界提升研究
推己及人
阅读中利用留白和文本深层对话
大时空诗的生态意识
利用初中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提高中学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思考
在临摹《溪山行旅图》当中解构中国画山石的笔墨运用
平淡自然、孤高拔俗——略谈文徵明雪景山水
艺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反腐倡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