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钙蛋白I以及D-二聚体在诊断胸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11许汉进陈美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肺栓塞胸痛

许汉进 陈美英

广东省水电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 511340

肌钙蛋白I以及D-二聚体在诊断胸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许汉进 陈美英

广东省水电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 511340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I与D-二聚体在诊断胸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胸痛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致病因素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主动脉夹层组和肺栓塞组。对三组患者的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I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各组患者的发病时间与D-二聚体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的关系;对比胸痛致病类型与D-二聚体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及两者联合检测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在发病16h后D-二聚体呈阳性,发病4h后肌钙蛋白I呈阳性;主动脉夹层组及肺栓塞组在发病4h后D-二聚体呈阳性,发病16h后肌钙蛋白I呈阳性;各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采用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与仅采用D-二聚体或肌钙蛋白I进行检测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升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可以显著提高胸痛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肌钙蛋白I;D-二聚体;胸痛;诊断

R54

A

2095-0616(2018)01-198-03

Application of troponin I and D-dimer in diagnosis of chest pain

XU Hanjin CHEN Meiy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Guangdong Provincial Water and Electricity Hospital,Guangzhou 51134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roponin I and D-dimer in the diagnosis of chest pain.MethodsEight hundred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aortic dissection group and pulmonary embolism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ic factors.The levels of D-dimer and troponin I were detected in the three group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set time and the levels of D-dimer and troponin I was compared.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between the type of chest pain and D-dimer level,troponin I level and their combined detectionwere compar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Results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D-dimer was positive 16h after onset and troponin I was positive 4h after onset.The D-dimer was positive in aortic dissection group and pulmonary embolism group after 4 hours of onset,and troponin I was positive after 16h of onset.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D-dimer and troponin I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dimer or troponin I alon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index groups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D-dimer and troponin I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est pain.

Troponin I;D-dimer;Chest pain;Diagnosis

胸痛一般由胸部疾病及胸壁疾病所引起,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症,对人体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胸痛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等[1-3]。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引起胸痛的疾病中AMI所占比例最高[4]。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也是临床上引起胸痛的常见病因[5]。由于导致胸痛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上针对胸痛病因的诊断的误诊率较高,其中AMI的误诊率为3%~5%,主动脉夹层由于误诊导致其死亡率超过90%[6-7]。由于胸痛的部位和疼痛程度与发生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相一致,临床上如何准确诊断和鉴别导致胸痛的病因,成为胸痛治疗的难点和重点[8]。D-二聚体是体内纤溶酶活性的标记物。AMI、肺栓塞及主动脉夹层患者常伴随有D-二聚体升高[9]。肌钙蛋白I是目前诊断AMI常用的标志物,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急性期也常常出现肌钙蛋白升高的症状[10]。临床上常以肌钙蛋白I为标志物对急性胸痛进行筛选诊断,肌钙蛋白I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于胸痛筛选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胸痛患者使用肌钙蛋白I联合D-二聚体检测进行临床诊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胸痛并且最终确诊为AMI、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0例,女280例,患者年龄39~82岁,平均(60.82±7.01)岁。将患者根据胸痛的致病因素分为AMI、主动脉夹层组和肺栓塞组。其中AMI组患者600例,男400例,女200例,患者年龄39~81岁,平均(60.90±6.35)岁;主动脉夹层组患者120例,男80例,女40例,患者年龄41~79岁,平均(60.51±7.32)岁;肺栓塞组患者80例,男40,女性40例,患者年龄40~ 82岁,平均(60.69±7.32)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CT、心电图检测符合AMI、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从胸痛症状发作到接收治疗在24h之内。排除标准:(1)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排除恶性肿瘤等影响本研究的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胸痛发作后4、8、16h分别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D-二聚体检测:采集患者采用静脉血,置于真空采血管中摇匀,2500r/min高速离心机离心30min,取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上机检测。使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500系列全自动血凝仪,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进行操作,使用 D-Dimer试剂对患者的D-Dimer值进行测定。肌钙蛋白I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采集患者静脉血置于真空采血管中,加入促凝剂和分离胶放置10min,3000r/min离心15min备用。 ELISA试剂盒采购自上海仁捷生物有限公司,使用前室温放置30min,充分混匀。采用上海雷度米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AQT90FLEX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

1.3 评价标准[11]

(1)记录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I值,D-二聚体值≥2.0μg/mL为阳性,肌钙蛋白I值≥0.19μg/mL为阳性;(2)对比各组患者的发病时间与D-二聚体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的关系;(3)对比各组患者的胸痛致病类型与D-二聚体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发病时间与D-二聚体值、肌钙蛋白I值比较

三组患者在胸痛发病后4、8、16h的D-二聚体值、肌钙蛋白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患者不同发病时间的D-二聚体值、肌钙蛋白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发病时间与D-二聚体值、肌钙蛋白I值比较(± s,μg/mL)

表1 三组患者发病时间与D-二聚体值、肌钙蛋白I值比较(± s,μg/mL)

注:相同发病时间,三组间比较*P<0.05;不相同发病时间,同组间比较#P<0.05

?

2.2 三组患者与D-二聚体、肌钙蛋白I及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三组患者采用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与仅采用D-二聚体或肌钙蛋白I指标进行检测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升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与D-二聚体、肌钙蛋白I及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3 讨论

胸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在引起胸痛的致病因素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12-13],三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通过一般的临床检测手段不易进行鉴别诊断。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导致胸痛尤其是急性胸痛难以及时准确的鉴别,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误诊率。

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是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相关疾病的诊断[14]。肌钙蛋白I在血液中含量升高持续时间较长,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测定,能够鉴别患者血栓的形成和溶解,特异性的反映患者体内纤溶酶和凝血酶的活性,对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引起的胸痛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D-二聚体的检测均可呈阳性,故其特异性低,敏感度高[15]。肌钙蛋白I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胸痛进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发现,AMI组在发病16h后D-二聚体呈阳性,发病4h后肌钙蛋白I呈阳性;主动脉夹层组及肺栓塞组在发病4h后D-二聚体呈阳性,发病16h后肌钙蛋白I呈阳性。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肌钙蛋白I作为指标对AMI引起的胸痛具有诊断快速的优势;而D-二聚体可以作为关键指标对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引起的胸痛进行诊断。三组患者采用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与仅采用D-二聚体或肌钙蛋白I指标进行检测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升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可以显著提高胸痛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I两项指标联合对胸痛进行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胸痛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医师对胸痛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李莉,武巧月,赵立安.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66-67.

[2] 方婷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 315-317.

[3] 梁纪文.常见引起胸痛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 19-22.

[4] 张晓雪,郑媛婕,刘君.心源性胸痛的特征性改变对快速分诊的指导意义[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 14(6): 537-539.

[5] 辛天宇,刘树元,单毅霞.实验室检查对急性胸痛性质鉴别的意义[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5):87-90.

[6] 仝开军.胸痛与非胸痛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J].中华全科医学, 2017,9(2):314-317.

[7] 潘明达,莫必华.482例非外伤性急性胸痛病人临床特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0):1163-1165.

[8] 黄泰源.CT引导下射频联合化学毁损术治疗交感受压型脊源性胸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6):462-466.

[9] 刘文娟,杨凯.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J].吉林医学,2015,36(4):665-666.

[10] 白黎峰,张倩.血浆D-二聚体与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5): 867-869.

[11] GS Bodor,S Porter,Y Landt. Developm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an assay of cardiac troponin-I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in suspected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J].Clin Chem, 1992, 38(11):2203-2214.

[12] 王旭东,李晓娜. 致死性胸痛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1-4.

[13] 黄培,郭世燕.肺栓塞患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7,16(2):189-192.

[14] 张群林.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07-209.

[15] 高玉芳.D-二聚体检测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3(7):868-869.

2017-10-30)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肺栓塞胸痛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有些胸痛会猝死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