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脾论治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的疗效分析

2018-01-11许贤盛陈利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慢性期痛风性痛风

许贤盛 陈利平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00

从脾论治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的疗效分析

许贤盛 陈利平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00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的治疗。方法选择2017年1~9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的慢性复发性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尿酸浓度为(479.6±85.12)μmol/L,治疗后尿酸浓度为(407.6±65.36)μmol/L。观察组治疗前尿酸浓度为(485.2±83.70)μmol/L,治疗后尿酸浓度为(329.2±65.3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对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降尿酸效果,在预防和治疗痛风反复发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脾虚;间歇期;慢性期;痛风

R259

A

2095-0616(2018)01-69-04

Analysi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pleen theory on treating intermittent and chronic gout from spleen

XU Xiansheng CHEN liping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Foshan 5282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pleen theory on treating intermittent and chronic gout from spleen.MethodsSixty cases of chronic recurrent gou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anpi regime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and it was 73.33% i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control group,the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before treatment was (479.6±85.12)μmol/L,and the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407.6±65.36)μmol/L after treatment.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before treatment was(485.2±83.70)μmol/L,and the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 (329.2±65.38)μmol/L 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achie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intermittent and chronic gout,has good effect of reducing uric acid 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gout recurrence.

Spleen deficiency;The intermittent period; The chronic period;Gout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逐年增加。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其发病主要与人体血尿酸代谢异常有关,饮食结构、生活作息、人种、遗传、地域环境等因素都可以影响本病的发生。中医自古以来对痛风性关节炎就有丰富的记载,“痛痹”“白虎历节”“风痹”等名皆为痛风在祖国医学中的名称,以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为特征,治疗颇为棘手[1]。本研究组在临床实践与阅读资料时发现,有一部分患者所患的慢性复发性痛风与脾胃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有医家认为本病病因是内伤脾胃所致,部分病例应用补中益气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2]。本研究拟对脾虚理论与慢性复发性痛风病机及证治关系进行研究,以求丰富中医临床对慢性复发性痛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9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慢性复发性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女10例,男20例,平均年龄(53.1±9.4)岁,平均病程(94.37±57.93)个月,过去一年内一共出现(5.98±1.72)次急性发作。对照组女9例,男21例,平均年龄(54.25±8.66)岁,平均病程(98.04±53.82)个月,过去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6.12±1.33)次,纳入患者均需符合下列全部条件:(1)符合西医、中医证侯诊断标准;(2)肌酐<133μmol/L(<1.6mg/dL);(3)年龄18~65岁;(4)患者关节自述疼痛VAS评分≤7分;(5)本次发作3d内入组。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中西医疾病诊断标准者;(2)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3)有精神病者或其它脏器衰竭及胃溃疡患者[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别嘌醇片100mg,tid,po,碳酸氢钠片,100mg,tid,po),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以上所研究的健脾方案(黄芪30g、茯苓 20g、土茯苓 20g、党参 15g、白术 15g、苍术15g、生地 15g、车前子 15g、怀山药 15g、桂枝 10g、怀牛膝15g、鸡血藤20g、甘草6g)进行治疗。所有参与设计、实施、评估的全部组员,均受到了正规培训,未采用盲法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尿酸浓度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各指标之间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尿酸浓度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尿酸浓度为(479.6±85.12)μmol/L,治疗后尿酸浓度为(407.6±65.36)μmol/L。观察组治疗前尿酸浓度为(485.2±83.70)μmol/L,治疗后尿酸浓度为(329.2±65.38)μmol/L,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4,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了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了皮疹,停药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风湿疾病,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已成为MS的重要组分之一[4]。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在痛风发病中代谢-免疫-炎症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复杂网络。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的动物脂肪、蛋白明显增加,肥胖患症患病率迅速上升,《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32.1%,肥胖率达到了9.9%[5],我国痛风的患病率约为0.34% ~ 2.84%。有学者对1701例痛风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肥胖与痛风高度相关,尤其是腹型肥胖[6]。痛风与肥胖之间存在共同的胰岛素抵(insulin resistance,IR)病理基础而同被归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肥胖可引起脂肪代谢异常,体内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抵抗素等增多以及脂联素不足,这些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影响了胰岛素敏感性、低度炎症反应,引起尿酸产生排泄异常,导致痛风发生,从这点来说与中医的毒意义相近[7]。有学者认为毒邪致痹,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外来毒邪和内生毒邪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有学者认为痛风患者多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反酿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而发病[8]。对于本病的治疗,西药虽能快速降低尿酸,控制炎症,但也会产生一系列副反应,致使部分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而使病情反复。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痛风发挥独特优势,具有整体论治、副作用少的优点,可有效缓解痛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预防伴发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学者总结了朱良春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朱老认为痛风治疗应恪守泄化浊瘀法则,且贯穿于始终,并择时调益脾肾、标本施治[9]。有学者认为本病起于中焦脾胃,痰湿浊毒瘀阻所致,故治宜健脾祛湿,同时配合疏风泄浊、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不同治法[10]。

3.2 从脾论治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的理论基础

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脾的功能在痛风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主运化,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可以将水谷转化成精微,并将其传输到全身各个脏腑,在《脾胃论》中明确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虚会导致湿浊停滞,使痰湿润积聚,很容易发展成痰湿体质,而痰湿体质是代谢综合征、痛风、高尿酸血症、肥胖等脂质类代谢疾病的基础[11]。痛风的出现其实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病变初期主要表现为脾虚,再加上饮食不节,导致脏腑失调,酿生湿浊,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高尿血酸症。

随着病邪的逐步深入和日积月累,湿邪会逐步侵入到人体的经络之中,在外部则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此时如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会逐步发展成痛风间歇期或者慢性痛风关节炎,此期间症状比较轻、病程时间长,很容易被人忽视,进而导致病邪逐步深入到脏腑之中,伤及肾脏的气化功能,引发痛风性肾病[12]。因此在治疗间歇期或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时,控制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是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涉及到物质代谢、消化吸收、免疫内分泌、能量转化等多个方面,尤其和物质能量代谢有着密切联系。生理功能正常时,脾脏正常运化,升清降浊,升降有序,湿浊之气就不会凝聚,痰淤就无所附着[13]。而当脾运化失调后,体内尿酸排泄不畅或者会产生比较多的尿酸,导致血液中尿酸增多,并在滑囊、关节滑膜、软骨等组织中沉积,进而引起反复性发作性痛风性关节炎。因此可以看出,脾虚湿浊阻滞贯穿于痛风的始末。

针对中医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在痛风防治中应重视扶正祛邪。扶正当以健脾,祛邪当以泄浊。脾主运化,调节水液代谢,脾气散精,在水液的升清降浊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致肾水泛滥,脾气、脾阳协助肾主水,使水液代谢正常。因此,在对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病进行治疗时,健脾袪湿化浊是治疗的关键,本次研究在对以往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健脾治疗方案。根据病例特征将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分为痰瘀互结型、痰湿阻滞型、气虚血滞型,在进行治疗时要以健脾祛湿化浊为重点[14]。基本方为黄芪30g、茯苓20g、土茯苓20g、党参15g、白术 15g、苍术 15g、生地 15g、车前子 15g、怀山药15g、桂枝 10g、怀牛膝 15g、鸡血藤 20g、甘草 6g。其中党参、黄芪、怀山药、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利湿;茯苓健脾渗湿,土茯苓解毒化浊;苍术温中燥湿,消痰化浊;以上诸药配合,补中健脾,利湿化浊,杜绝痰淤生成之源效果明显。慢性复发性痛风患者,久病必伤及肝肾致肝肾亏虚,因此加上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血气下行,桂枝、鸡血藤温经补血活血,通络止痛,配上车前子利尿通淋,逐瘀通经,可加强逐瘀止痛功效;此外加入生地清热养阴,防诸药温燥过度,辅以甘草调和药性[15]。另外有研究证明,健脾祛湿化浊方所用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前列腺素G/H合成酶(COX),证明健脾祛湿化浊方可以使机体的间质纤维化以及肾脏的炎性反应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慢性痛风患者分别使用中医和西医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脾胃造成重伤,并导致气血生化匮乏,使气血瘀滞的情况进一步加重,浊毒聚而不行,因此治疗效果比较差。由此可以看出,从脾论治间歇期与慢性期痛风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急性期关节炎复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祖国医学对痛风有独特的疗法及疗效,在降低患者机体尿酸的同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可快速控制炎症,缓解病痛,还能减少西药副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对痛风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1] 刘亚玲.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21):28-30.

[2] 孙静,杨科鹏,赵天喜,等.214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239-3242.

[3] 王荟,吴秀英,李长贵.痛风与脂代谢紊乱及肥胖的关系 [J].山东医药 [J].2012,52(5):10-12.

[4] 宋绍亮.热痹证治新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18.

[5] 考希良.从毒邪角度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J].环球中医药,2011,4(6):460.

[6] 钟洪,秦艳芬,刘志强,等.早期痛风肾病的临床干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志,2007,8(2):98-100.

[7] 田华,顾冬梅.朱良春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J].新中医,2010,42(9):132-133.

[8] 石瑞舫.路志正治疗痛风痹经验[J].河北中医,2011,33(7):965-966.

[9] 王义成,曹烨民,奚九一.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血中环核苷酸性激素水平及中西药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8):28-31.

[10] 王宏志,王学庆.中药痛风婷治疗痛风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0,11(2):29-30.

[11] 姚小燕,聂秀玲,孙丽荣.痛风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2(1):154-157.

[12] 刘英华.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法治老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50例 [J].江西中医药,2009,40(9):44-45.

[13] 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等.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3(2):252-255.

[14] 李华南,吴谋建,张海明,等.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经方与名医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7(20):7-9.

[15] 刘绍龑,苗明三.痛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其中医药治疗特点 [J].中医学报,2011,26(1):114-118.

2017-08-21)

猜你喜欢

慢性期痛风性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高频彩超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