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在杭州的建设布局

2018-01-11陈曦张楠楠

杭州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院所校名校区

文 陈曦 张楠楠

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在杭州的建设布局

文 陈曦 张楠楠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杭州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杭州市委“下大力气补上高等教育发展这块短板”,大力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建设的要求,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围绕引进“名校名院名所”的空间布局开展了专题研究。

杭州市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及“三名”工程选址空间示意图

当前高校布局重新向城市空间回归,进入“产-学-研-城”空间融合、功能互动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四个趋势特征:重新融入中心城区,与城市产业平台、重量级创新企业、创新创业园区密切结合,重新激活老校区老城区的创新活力和灵活高效布局,充分利用高校及其周边的存量空间。但当前杭州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利用中也面临不少问题,如高校与城市有机融合较弱,高校与产业平台、重要的企业创新主体之间联动和相互支撑不足,以及高教区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用地效率不高。

杭州要加紧研究确定高等教育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既要谋长远,更要早见效,要尽快形成“产-学-研-城”融合互动的创新生态。在此基础上,“三名”工程建设布局应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相协调,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密切结合杭州中心城区、重要产业发展平台,发挥资源集聚的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加强对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的改造利用。

推动“三名”空间融入城市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中统筹“三名”空间布局。在城市更新、激发老城区活力过程中,合理引入名校名院名所;发挥城市重点发展轴带的带动作用,强化轨道等公共交通的支撑作用,促进杭州城区与名校名院名所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结合杭州“一湾”“两区”“两廊”建设有机融入名校名院名所,加强产学研之间高强度的要素流动,培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结合轨道三期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采取TOD开发模式布局楼宇式大学和院所。借鉴上海纽约大学紧靠陆家嘴金融区、以一栋大楼为载体的经验,集中有限土地满足高校院所的教学科研等核心功能,依托轨道交通沿线进行TOD模式布局,在6号线串联的之江双浦片区、钱江两岸以高铁或城际轨道站点为核心的区域节点,布局引进新的名校名院名所。

创新高校院所的空间组织模式,加强城市配套、企业园区资源和校园设施共享。在下沙大学城等高教园区,通过共享高校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满足引入名校相关学院和特色学科的建设需要;在各产业区,通过共享企业和园区的先进实验室、小试中试车间、租用办公楼宇,引入小型研究类和应用型院所;在中心城区,通过共享城市基本配套、租用商业楼宇等,满足大学的办学需求。

推动产学研一体的“三名”空间布局

根据各平台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引入高校院所。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正形成以新型交通装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适合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型和在地化的应用型高校院所、产学研基地和相关技术类院校。

围绕名企、国家级创新载体等新型研究主体布局中小型研究应用类院所,支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目前阿里巴巴总部周围分布有梦想小镇、恒生科技园等众多创新创业生态子系统,亟需利用周边办公楼宇或零散用地,植入中小型研究应用类院所、公共试验室和小试中试车间等,为孵化器和产业园发展提供进一步智力支持。在之江实验室等国际级创新载体周边,统筹规划预留用于技术衍生和转化类的院所空间。

围绕名校引入研究应用院所群,强化知识溢出和技术转化效率。围绕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周边,与紫金众创小镇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结合,利用西湖科技园转型、零星用地和楼宇,布局引入研究机构、合作院所和技术应用在地化机构,在局部形成产学研研究应用转化的簇群,提升知识溢出、技术转化效率。

提升新老校区的空间功能与利用效率

重新激活老校区的创新发展活力与辐射带动能力。珍惜城区内有限的教育科研空间,提升老校区的科研功能,避免高校外迁后老校区的房地产化趋势。对于浙大华家池和西溪校区等承担成人教育功能的老校区,可以适当集中归并成教空间,利用楼宇引入名校优势学院或特色学科。

鼓励提升现有校园开发强度,开展合作办学或引入优势学科。借鉴推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利用校园存量空间引入浙江工程师学院的做法。现有下沙大学城部分高校,在建筑体量和开发强度上还有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校园的改扩建工程,引入特色学科和研发型应用型机构等开展合作办学。

依据高校院所类型与规模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

对于土地需求在500亩以上的独立完整的高校、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大学的分校(校区),坚持紧凑建设的原则,建议布局在大城西、大江东、萧山钱江高教园区、富阳银湖高教片区、之江高教片区内原西湖大学选址区域等。

对于用地需求较小的研究生院、二级分院和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科研院所等,一方面,可布局在现有高校集中区域和文化底蕴深厚的钱江两岸的之江、双浦、转塘、萧山的湘湖和白马湖周边,以及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区块。

另一方面,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钱江产业集聚区、临安经开区等产业平台相结合进行布局。此外,还可加强已有楼宇、厂房的发掘利用,加快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建设。

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猜你喜欢

院所校名校区
做好自己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我国机械工业转制院所产业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对策若干思考
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