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学习适应能力发展现状及培养途径

2018-01-10刘润芝

教师·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发展现状

刘润芝

摘 要:幼小衔接是儿童生命成长轨迹中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在此阶段,幼儿要经历新环境中各种人、事、物的改变,于是产生了各种不适应反应。为了有效缓解或预防幼儿入小学后某些不适应症状,湖南省衡山县机关幼儿园特开展“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倾听、守时习惯为主,通过游戏、区域活动、主题活动、节庆活动等形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习得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同时,注重与家长、小学、社区、姊妹园的衔接配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统一思想,逐步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教,并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学习适应能力;发展现状;培养途径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是指幼儿入小学后适应小学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注意力和思維能力等因素。幼儿入小学初期,有家长和小学教师反映往往出现种种不适应症状,具体表现为:一到上学就焦虑不安,甚至找借口逃学;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做事拖沓,粗心大意;不能安静倾听;合作意识不强;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于是有不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前把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列入幼儿园课程教学,以此缓解幼儿的不适应症状,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虽然这一问题一直被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但总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继而出台学前教育“国十条”。湖南省在《湖南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中再次强调:“应当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要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

怎样让幼儿获得健康、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怎样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近几年来,湖南省衡山县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做了大量的探讨研究,逐步形成了园本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多年以来,我园着重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几方面着手培养,以解决儿童入学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发展现状

据原国家教委的幼小衔接研究表明:60%的儿童入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名师朱毓琴提出:以非智力因素为教育内容的幼小衔接才是幼小衔接中主导的教育重点。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针对“幼小衔接”问题也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如《入学早知道》《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等。

从2014年开始,我园一直在开展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2015年3月,我园就幼小衔接的系列问题向中大班家长进行前期问卷调查,我们发放273份问卷,回收257份问卷,回收率94.1%。调查显示:每班约有19%的家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选项中有92%的家长向孩子提过上小学的事情;第二选项有80%的家长认为孩子对小学的态度是向往的;第三选项中80%大班家长认为孩子书写姿势正确,中班则为60%左右;第四选项中72%的家长希望孩子得到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第五选项有63.2%家长认为孩子有时能主动完成任务;第六选项有55%的家长认为孩子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培养;第七选项有57%的家长最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方法,45.2%的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小学的学习节奏;第八选项中只有20%的家长反映孩子会合理安排时间。

二、培养途径

(1)幼小衔接家长问卷调查。2015年3月我园对中、大班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中、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发展状况和家长心态及教育观念。

(2)课题研究座谈会。2015年4月根据家长问卷调查情况,召开课题研究座谈会,邀请小学一年级教师代表一起研讨,相互了解两个阶段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入小学后有哪些不适应症状。

(3)家长开放日活动。2015年4月底,幼儿园分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先让家长实地接触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观摩早操、户外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接着分班召开家长会,请幼儿家长代表介绍育儿经验,小学教师介绍幼儿入小学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幼儿园各班班主任总结汇报幼儿在园的典型表现,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4)2015年5月,课题主持人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给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明确各自负责研究的模块任务,并分模块制订研究方案,具体分为倾听、阅读、守时习惯的培养,合作、任务意识的培养和焦虑情绪的调适六个模块。六位主要研究成员每期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现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定期反思调整教育措施,期末总结经验并向家长交流推广。

(5)2015年5月邀请湖南省幼儿教育专家周丛笑老师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走出幼儿教育误区,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

(6)儿童个案追踪调查。2015年10月—11月,课题组成员分别对城西、城南两所小学一年级100余名新生采取随机抽样形式进行了个案追踪调查,研究分析幼儿入小学后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整制订下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

(7)多途径培养幼儿学习适应能力。①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在课题实施的六大模块中,多是利用游戏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倾听小游戏“传声筒”、合作游戏“舞龙”和“两人三足”、情绪调控音乐游戏“三条鱼”等。②区域活动:各年龄班根据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创设不同的区域,幼儿每天下午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区域活动。大班幼儿的民间体育游戏馆跳房子、跳绳、舞龙开展得有声有色,中班幼儿的米奇烧烤屋、米奇创意令人流连忘返,小班幼儿的小猪佩奇生活体验馆温馨有爱。③主题活动:大班开展主题活动月“我要上小学了”,利用语言、社会活动“小阿力上学”“我知道的小学”帮助幼儿克服入学焦虑情绪,产生对小学的向往之情;通过科学、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课间十分钟”培养幼儿按时完成任务、做事不拖拉的习惯;通过艺术活动“毕业歌”“毕业照”增进同伴和师幼间的情谊,期待成为一名小学生。④体智能教育:我园聘请男教师来园担任各班体智能课程教学,让幼儿感受阳刚之气,适应不同性别老师教育模式,并在体智能活动中增强体质、发展身体动作、建构规则意识。⑤节庆活动:节庆活动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我们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培养幼儿学会感恩、关心尊重长辈的情感;每逢清明节、国庆节加强对幼儿爱国教育;庆“六一”大型亲子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与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每届大班毕业举行隆重的庆典,让幼儿获得仪式感;等等。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幼儿学会做人、做事,社会交际能力慢慢提高。⑥家园共育:在家长问卷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家长偏重于让幼儿在幼儿园学知识、技能,忽视游戏和生活活动的价值。为此,我们通过专题讲座、家园联系栏、微信平台等渠道帮助家长改变传统观念,逐步树立科学的育儿观。2017年6月,我园举办课题经验交流会,邀请中、大班家长参与,分别从阅读、倾听、守时习惯和任务、合作意识的培养及焦虑情绪的调适六个方面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方法。2018年4月开始,我们利用微信小程序,在全园范围内开展亲子阅读打卡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台数据显示,家庭亲子阅读参与率为73.7%。

(8)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2016年3月开始在全园进行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各班教师细心观察本班幼儿日常行为表现,根据现象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使幼儿得到了科学发展,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依据。

(9)分模块问卷调查分析。2016年元月,我园对大班进行了倾听习惯的问卷调查。2016年5月,我园分别在中、大班进行了阅读习惯、合作意识、任务意识、守时习惯几方面的问卷调查,分别找出幼儿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促幼儿学习适应能力的提高。

(10)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形成。2016年6月,我园举行了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位一体研究会,有小学教师代表、一年级新生家长代表、大班家长以及幼儿园中、大班老师参加此次会议。由特邀嘉宾、园长、教导主任、小学教师代表、课题组成员组成智囊团,对家长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进行解答。家长们提出的主要问题,一是孩子的早餐问题,二是幼儿园该不该教拼音、漢字书写、10以上加减运算。通过这次三位一体研讨会,家长深受启发,明白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不是以学拼音、写汉字、做加减题的多少来衡量的道理。

(11)大班幼儿“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每年6月,大班以“我要上小学了”为主题,从自理能力提升、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养成多方面进行系统教育。6月底,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7月,大班举行毕业庆典,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通过以上途径的培养,我园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在课题研究后期对小学教师问卷调查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我园85%以上幼儿思维活跃,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较强,有好的卫生习惯,入小学后适应能力很强。2018年4月,我园召开题为“别让小学化亵渎孩子的童年”的家长会,课题主持人就幼小衔接的几个热点话题现场对100多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6%的家长认为我园教育质量好,86%的家长认为我园教育模式好,90%的家长教育观念已与幼儿园同步。

三、后续研究设想

在课题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加强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小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克服幼小衔接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关键,后阶段三方还需从教育观念上密切沟通,从教育方式上衔接协作;另一方面,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制度,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示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是课题实施的法令法规保障,课题经验的推广需要其保驾护航。当各阶段教师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所有家长持有科学的育儿观、整个民族怀抱长远的发展观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会彻底得到根治,幼儿才有美好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张 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钱志亮.入学早知道——儿童入学必备的八种能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宝臣,李志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李 岩,桑 琳.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发展现状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