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

2018-01-10邱凯祥

教师·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小学品德生态课堂

邱凯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普及,各个学校在开展品德教学过程中纷纷引入了生活化教学理念。文章从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对现阶段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化教育;小学品德;生态课堂

一、现阶段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各类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和新兴的教育观念逐渐涌现出来,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大多以书本、板书的形式展开,这一时期的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但是在网络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接触到电子设备,使得学习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们不得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此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品德教师会存在一时难以适应甚至是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品德课程教学效率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十分有必要[1]。

2.学生对品德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在信息时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部分教师如果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或者没有努力去了解和感知学生的心理特征,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品德课堂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对品德课堂产生抵触心理。在现阶段,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人人知晓和人人掌握的一门重要学问,小学生凭借自身对新事物的兴趣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其对互联网产生的感知度往往要比成人强。因此,小学生追求新事物的心理与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而引发一定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普遍不高

从当前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高的问题。学生接受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课题。如果说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那么必然会遭到一群人的质疑与反对。笔者认为,学生接受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学会基本知识,养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认知以及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与认知体系,使其可以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灵活使用这些能力。这一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被称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由于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学生即使掌握了教学知识点,也难以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基本原则

第一,具体性原则。生活化教育方式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生活化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利用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世界中,通过亲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身成长强有力的脉动[2]。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教书育人的目的,需要建立在大量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基本的载体。

第二,直观性原则。在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过程中,直观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所观察到的事物以及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逐渐引导学生对所学事物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直接地认识与了解到教学知识点,并发展自身的认识能力。与其他阶段的教学相比,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直观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将学生作为主演,教师作为导演,通过互动性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了解。

第四,有序性原则。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主要是以大量教学活动的形式展开,因此遵循课程建设的有序性原则,可以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一直以来,保证课堂纪律是教师反复强调的话题,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小学品德生态课堂中也不例外。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才能使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真正实现“活而不乱”。

三、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策略

1.确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出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实际作用,应该确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目标,对现阶段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改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构建,其核心在于促进小学品德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相互结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确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目标,为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的引导,为其课程改革提供一个基本的方向[3]。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学校目前的品德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将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作为基础教学目标,在该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和超越自我。

比如,在进行《我很整洁》相关教学内容讲解之前,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爱干净、爱整理的生活习惯,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角度出发,通过确定“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和收拾书包”这一教学目标,展开相应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指向性与目的性,让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发挥出品德课程教学的作用,以正确的教学思想引领正确的教学行为。

2.科学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

科学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是当前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生活化教学内容是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基础和核心。但是从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多数学校开始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只关注课本内的内容,单纯地依靠课本教学案例来完成对品德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处理[4]。这种教学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想,同时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无法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教学内容的作用。对此,教师应科学整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来展开教学工作。

比如,在《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相关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身边出现的对学生生活成长非常重要的人。教师可以将学生一天的生活活动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早上出门之前,是谁帮助你穿衣服,是谁为你准备早饭?”“每天是谁送你上学?”“走在干净的马路上,是谁为我们提供整洁的环境?”这种借助生活化的场景,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让学生懂得感恩。

3.營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堂教学知识点迁移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指导自己的生活。著名的大脑研究学者东尼·博赞曾经在《启动大脑》中提到,当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对外界信息的吸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时,人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吸收外界信息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由此可以看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从而为小学品德生态课堂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氛围营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现阶段感兴趣的事物,将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音乐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4.提高对生活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

小学品德是一门具体较强生活性质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每一点内容都可以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可以引发学生对自身行为和生活态度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是保证品德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合理化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的合理引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

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过程中,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不仅可以推动品德课程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学生建立个人品德知识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大多围绕着课本上的内容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也大多发生在课堂上。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内开展教学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限制,进而严重影响到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打造移动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体验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以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为荣。

比如,在《交通与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举办一次“我是交通协管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交通协管员的身份体验交通管理工作,从而深刻地认识到违规行为的危害,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小学品德生态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确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目标,科学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对生活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以及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等措施来实现。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服务品德学科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维忠.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微[J].学周刊,2016(32):77-78.

[2]苏雅玲.浅析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4(31):181.

[3]戚 伟.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2(86):112.

[4]于 丽.探析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5.

[5]赵 苗.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建议[J].吉林教育,2017(9):14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小学品德生态课堂
以“生活”为眼,定格美好瞬间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构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