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目标,有的放矢教写字

2018-01-10赵春芳范明明

教师·上 2018年12期

赵春芳 范明明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用于写字指导环节不少于10分钟,要做到天天练”。如何让每天“10分钟”扎实有效?文章从理清目标入手,提出“有的放矢教写字”的策略。即构建书写算式,解析总体目标;创编写字歌谣,厘清学段目标;固化训练程序,细化课时目标。

关键词:书写算式;写字歌谣;训练程序

《新课标》明确指出,认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二、三学段,教师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指导学生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毫无疑问,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的主渠道是语文课堂。

遗憾的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并没有因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得到明显提高。问题根源何在?结合湖南省临澧县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磁浮列车》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课的最后5分钟,执教者设计了如下流程:学生读准字音;学生观察,教师范写,你认为这些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最后,书写评价。

上述案例,写字教学安排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教学花费的教学时间在5分钟内。除去讲解时间,学生用于书写的时间大约在2分钟内。最终,该堂课以最高分胜出。但笔者认为,该课在写字教学环节上,至少存在如下“硬伤”:其一,教学时间太短。笔者做过时间记录,写字教学全过程区区不过五分钟,要在五分钟内教学生写好那些该写好的字,恐怕是再高明的书法大师也“望字兴叹”。其二,方法指导不力。聆听执教者的写字指导,总有一种“心痒情急,老挠不着”的感觉。不难看出,这是教者没有像钻研教材那样钻研汉字的结字规律、笔画偏旁的位置大小,自己心中没底,不能敏锐发现学生的书写缺陷,教学时只能草草收场了事。其三,师生实践太少,五分钟不到的写字时间,要完成指点、评价等环节,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即便教育者有锦心绣口,也即便手段先进,光说不练终归是个假把式。

如何让每天“10分钟”扎实有效?笔者认为,有的放矢地教,学生书写水平才有看得见的进步。厘清写字教学目标,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本文从“总体、学段、课时”三个层面解读。

一、构建书写算式,解析总体目标

《新课标》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一高度凝练的目标阐述,若不做具体的内涵解析,教师就会无所适从,很难为写字教学目标提供具体的信息参考。筆者认为,写字教学总体目标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书写习惯良好,二是书写技能扎实。为了让总体目标的解读更“接地气”,笔者编拟了“三个算式”:

工整≠规范。工整就是一笔一画书写,规范就是笔顺正确、偏旁美观、结构平稳。两者之间并不等同。我们做过调查,一个班级,坚持书写工整的学生在60%左右,但符合规范书写要求的很少。如“口”字旁,很多学生习惯一笔一画写成“□”,这个“口”字旁就不是规范写法,应当及时纠正。然而,现实情形并非如此,只要学生坚持一笔一画书写,即便写成了“□”,教师一般不予追究。显然,这是误将“工整”当成“规范”。

规范的偏旁+平稳的结构=漂亮的书写。一是偏旁规范问题。横平竖直是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但汉字的结构规律远非如此:常用偏旁里,80%以上是笔画拐弯的偏旁,或者多种笔画组合的偏旁,这两种情形就是学生的书写难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笔者做过统计,凡是有拐弯的、笔画组合多的偏旁,学生书写普遍会走样变形。二是结构平稳问题。写字指导最难的就是帮助学生分析汉字结构。成百上千的生字结构看得教师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汉字结构规律有章可循。如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汉字占了汉字的“半壁江山”,构字规律是:左右偏旁搭配总有大小高矮之别,左右结构最忌写成“双胞胎”(左右同样大小,同样高矮)。

持久练习+科学指导=有效提高。方法一旦科学了,再加上持久的练习,学生的书写水平一定会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如何理解这个“算式”?我编了一首《写字歌》:“一读二写三再比,一日一练更给力。课内课外两结合,日积月累出奇迹。”

配合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我们响亮地提出一个“硬性规定”——“一日一练”。要求每节语文课腾出10分钟时间用于指导写字,教师严格按照步骤指导教学,每次5字,每字5遍;学生配备“一日一练”专用本;大队部一月组织评选一次“写字之星”。在强硬的管理措施的护航下,学生“动笔就不苟,逢字必规范”的良好书写习惯形成了,书写技能有效提高了。

二、创编写字歌谣,厘清学段目标

年段不同,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同,教学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段:低年级段是写字教学的“启蒙期”。《新课标》要求:“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个目标仍然显得粗糙模糊,仍然无法为写字教学提供实践参考。目标如果不能细化到每个学期,会极大制约第二、三学段的教学,甚至会摧毁小学三个学段的写字教学系统。

一年级第一学一期,主要目标是训练学生“双姿”。为便于师生理解,吟唱童谣是个好办法。譬如对“执笔姿势”的提醒:执笔也得讲要点,三指执笔记心间;拇指食指捏笔杆,中指顶着笔下端;四指五指下面垫,笔杆斜靠虎口边;正确姿势时时讲,错姿纠正难上难。

一年二期、二年一期,是训练偏旁规范书写的黄金期,这一阶段,新偏旁的教学呈“爆发式”增长。以语文S版教材为例,这两个学期的新偏旁分别为45、34个,占了常用偏旁的“半壁江山”,此学段写字教学的火力点就要紧扣偏旁的规范书写训练,要做到偏旁书写指导与生字学习同步。若此学段教学的目标发生偏离,学生的“双姿”多半“千姿百态”,偏旁书写肯定歪歪扭扭。

《新课标》对中年级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此学段是小学写字教学的“衔接期”,既要巩固“双姿”、学习新偏旁的规范书写,又要领会“结构规律”。尤其要把握汉字的结构规律,这是让多数一线教师无从下手的教学软肋。笔者随机跟踪过多堂写字指导课,总感觉执教者的写字指导有点“语焉不详”。这是因为教者没有像钻研文本那样钻研汉字的结字规律、笔画偏旁的位置大小,自己心中没底,因此不能敏锐发现学生的书写缺陷,教学时只能草草收场了事。有长期临帖经历的书写行家都知道,只有准确把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的字才能规范端庄。为便于操作,笔者结合传统书法的“结字法”,编创了“结构技巧”童谣:汉字结构有技巧,左右高矮有大小;上紧下松把握好,方框书写宜小巧;小笔快、大笔慢,点如瓜子捺如扫。

《新课标》对高年级段提出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进入此学段,学生的书写习惯基本定型,教学要侧重于书写速度,分析汉字结构特点、行款布局上。为了让教学目标更显形,同样可以让童谣引领“行款布局”:田字格,我会看,横中线,竖中线。上下左右像块田,下留地,上留天;左右宽窄差不远,字写中间要舒展。

参照《新课标》的写字要求,移植围棋的“九级段位制”,将学生的铅笔字、钢笔字分为九段,制订了《写字九级段位评定标准》:

二段:“两姿”正确,纸面整洁。

三段:横平竖直,字在田字格或方格中大小适宜。

四段:点、横、竖、撇、捺、折、钩写法正确。

五段:独体、左右、上下结构安排合理,书写规范。

六段:包围结构特殊笔画的字安排合理,书写规范。

七段:横线格中字距基本统一,单字结构合理,书写规范。

八段:通篇字体统一、笔画呼应,字距、行距合理,书写规范。

九段:整幅书写规范、生动、有趣味、富艺术性。

根据段位评比的标准,我们定期对学生的写字技能技巧和写字水平进行评估。学校为每个班级制作了“一日一练展示台”,展板上贴上每位学生的作品,每周二集中展出,每次展出,都有写字领导小组的教师进行批阅,并及时反馈到每个学生。根据每期展出的分数,学期结束评出“写字教学优胜班”。

三、固化训练程序,细化课时目标

每天的十分钟写字指导,对于指导什么字、重点突破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这就是十分钟写字的课时目标,也是写字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究竟该如何定位一堂课的写字教学目标?建立“写字助学导教系统”是关键,即用清晰的“年段目标”观照每篇课文的“会写字”。譬如课文《难忘的八个字 》(三年级),本课要求“会写字”有14个,借助“助学导教系统”,该课教学目标即可定位:①注意纠正“双姿”;②把握左右结构“龄、斜、验、挺、鞋、稍”的偏旁高矮大小;③注意写出上下结构“唇、恶、烈”上紧下松的特点;④复习巩固复杂偏旁“辶”的写法。

写字教学时量有限,环节必须严谨简洁。笔者尝试提炼出“写字教学三步法”,即“一读二写三再比”。“读”即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把握字的点画位置,从而把握汉字结构规律,“读”字是写好字的前提。“写”主要训练学生脑、眼、手三者的协调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分析字形,再经过一定量的书写练习后,书写水平会有所提高。尽管如此,学生的习字一时还是很难与例字保持形似。所以,万不可忽视第三步“比”,即讓学生比较分析,找出习字与例字的差异,如笔画长短是否合适,偏旁大小、高矮是否相宜,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等,最后再进行第二轮练习。

“程序”出台之前,只要是听课,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总是非议多多,一节课下来,“会认字”学生认不准,“会写字”学生写不了。遇到教学比武,尽管执教者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屡战屡败。“因字施教,三步导写”模式出台后,情况发生了“大转弯”:有模式做先导,教师备课心里有底了,逐渐摆脱了教参依赖症;教学中,认为一节课完成不了的识字教学任务,现在可以轻轻松松完成。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腾出充裕时间落实写字教学,同时,利用模式提供的写字教学策略,大大提高了写字教学效率。在学校举行的教学比武中,低年级教师张建丽、曾卫红执教的识字教学课双双夺得一等奖。她们手捧获奖证书感慨道:“没有这个模式,我不可能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启 功.启功论书札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谢昭然.钢笔书法教程[M].西安:未来出版社,2010.

[4]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