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生物作业促进生物教学的研究

2018-01-10张雪玉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全面发展

张雪玉

摘 要: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这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的初中生的生物综合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而作为农村中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在布置作业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资源,使作业多样化,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合理利用;实践过程;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的学习不仅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更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生物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避免使用题海战术,否则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生物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去,生物作业的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农村中学本身就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天然的实践环境,我们更应抓住这个大好机会教会学生学习,让农村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一、布置作业的意义

(一)诊断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作业,教师可以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中的巩固和改进提高环节。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发挥作业的反馈作用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调控教学进程。借助学生作业的反馈,教师可以控制课堂进程,保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对目前内容未理解,就可放慢节奏,复习或练习。如果学生对目前内容掌握的较为熟练,则可以加快教学进程或拓宽教学广度,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知识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在课后设计有趣的探究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更好地发挥新课程标准下生物作业的功能和价值。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全面或有侧重的体现在系统的课后作业中。因此新课标下的生物作业既要有巩固和检查的功能、还要深化提高的功能以及体验和发展的功能。

对于作业的价值意义和认识,谁都会说,但现实中的生物作业设计并非如此。

二、初中生物作业的现状

由于目前初中生物科目不参与中考,学校以及老师对生物课程教学重视度不高,初中生物谁都会教,专业老师找不到存在感,体现不出专业的价值,对生物作业的布置和设计更不重視,作业设计缺少规划,学生参与度不高,具体情况如下:

(一)设计随意。为了完成作业批改量,很多老师选择简单的课后评价或临时找一些练习题,甚至有些生物老师仅止于让学生完成绩优学案。这样的作业只顾眼前不顾前后,只有量而没有质。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技能的积累、思维的训练等方面难以受到良好的效果。

(二)依赖辅导用书。依赖现成的辅导用书,培养目标不明确,很难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三)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过多的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使本来充满趣味的生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逐渐消失,甚至厌恶生物学,觉得生物学只是多余的课程。学生缺乏实践运用的机会,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三、如何设计好生物作业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考虑通过多样化、生活化的作业,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各种教学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有效促进教学的生物作业的设计方法:

(一)作业要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生物作业时应在方式呈现、内容选择上考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呈现出作业应该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在学完“探索生命的器具”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准备一些生物材料,带到实验室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去采集一些特殊有代表性的材料。在观察材料获得情感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样既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实而贴近生活,又不失为系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作业要有探究性。探究性作业摆脱了以往生物作业只注重记忆不注重思考和应用的局面,注重探究,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人才。在探究作业中有梯度的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作业要有实践性。西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来源于实践,实践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感知知识,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提升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陶行知也提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说法,可见只有经过实践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作为农村中学要更好的利用身边广泛的生物资源,采取自主实验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就是要用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将作业的布置向生活化与实践化靠拢,有利于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对于一些生物现象进行自主的探索.从而使得生物在学生们的眼里变得更加的妙趣横生.生活化的作业与任务,使得学生们意识到习题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对于课堂知识的总结与延伸拓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全面发展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将素质教育渗透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英语语音室教学优势及问题分析
家长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