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化构成要素研究
2018-01-10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化构成要素研究
李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目前,我国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以及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双重压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亟需解决,具有持续性和生态性等特征的新的支柱性产业将成为主力军。因此,我国在紧跟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步伐,提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企业单独发展难以形成竞争力和产业优势。通过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品牌进行生态化考虑具有经济价值与理论意义。确定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化的环境因子括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又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外部地理环境以及外部中介环境。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对称性以及主导品牌影响力。并据此建立概念模型,阐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生态化
一、文献综述
(一)区域品牌理论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于区域品牌的相关研究角度众多,其中包括杨建梅(2005)等从区域品牌生成角度提出区域品牌是由市场份额、区域文化以及区域营销构成[1]。区域品牌的形成往往是由政府牵头助力发展,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支持来确定主导产业,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创立区域品牌,形成区域品牌的特有经济链(董亚丽,白会芳,2007)[2]。孙丽辉(2009)等认为区域品牌涵盖了各级地域品牌以及集群品牌等[3]。
品牌在产业上的关联度指的是产业内品牌生产线的主要产品和公司主要活动之间的关联(Baris Depecik,2014)[4]。区域品牌构建需要企业进行协同合作,企业间进行标准、价值和信息的交换,在一个共同的意义范围内经常被使用多种广泛被提及过的的概念,例如区域创新体系(Cooke et al,2000,2004;To¨dtling,Trippl,2005)[5][6][7]、区域学习(Morgan,1997)[8]、集群(Keeble,Wilkinson,2000;Cooke,2002)[9][10]、等等。
(二)生态理论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宗浩,2011)[11]。同时,了解生物作为有机单元的分布特征,执行群体功能的机理,应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发现和运用反馈机理(曹鹏,贺纪正,2015)[12]。而集群的生物多样性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MacAthur R.1955)[13]。企业间的关系如同生物间的关系一般,群体之间存在物质交换,资源流动,信息交流。
构建区域品牌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多种要素进行融合的过程,具有经济效益性和复杂性,该过程中不仅仅包含技术推动生产要素,也会遇到限制因素和外部政策环境的因素。有学者从区域品牌生态要素形成路径的角度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方法和建议。
二、区域品牌生态化构成要素
区域品牌构成要素随着集群的发展逐步增加,在增加的过程中收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在区域内同一产业企业间协同合作时,收到企业竟合关系与企业对称性的影响;在形成产业集群时收到政府的财税支持力度、中介机构数量与地区自然禀赋的影响;当形成生态化区域品牌时,主导品牌的影响力占比较重。主要可以归纳为外部政策环境、外部地理环境、外部支撑环境、企业竟合关系、企业对称性以及主导品牌影响力。
(一)外部政策环境
外部政策环境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所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构成的综合体,其中包含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政策限制。对于高成本、高风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政策就是集群发展的“培养基”,没有政府宏观政策拉动需求就无法健康稳步发展。
(二)外部地理环境
同一地域内的众多企业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相同的依赖性。这个特性不仅仅存在新兴产业中,是一个共性特征。地理优势是先天优势,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例如,中东地区的石油、我国局部地区沼气及生物质能产量很丰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甘肃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而拥有优质的太阳能资源,这些地区企业可利用共同地理资源,协同发展,形成企业群落进而打造新能源区域品牌。
(三)外部支撑环境
外部支撑环境是新兴产业中企业间协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链接与支持作用。外部支撑环境主要指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支持,可以保障企业间的合作不产生断裂,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三、结论
产业在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策、地理以及中介机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的影响。企业间既要竞争资源又要合作技术突破,产业群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间只有相互协调合作关系,克服诸多影响因素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从单个的“群落”发展成大的产业“种群”形成区域品牌。本文提出区域品牌生态化构成要素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外部地理环境、外部支撑环境、企业竟合关系、企业对称性以及主导品牌影响力。
[1]杨建梅,黄喜忠,张胜涛.区域品牌生成机理与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22-24
[2]董亚丽,白会芳.论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7(8):32-35
[3]孙丽辉,毕楠,李阳,孙领.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36-37
[4]Baris Depecik,Yvonne M.Van Everdingen,Gerrit H.Van Bruggen.Firm value effects of global,regional and local brand divestments in core and non-core business[J].Global Strategy Journal,2014(4):143-160
[5]To dtling,F.& Trippl,M.One size fits all Towards a differentiated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approach,Research Policy,2005(8):1023-1209
[6]Morgan,K.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1997(5):491-503
[7]Keeble,D.& Wilkinson,F.(Eds)(2000)High-Technology Clusters,Networking and Collective Learning in Europe(Aldershot:Ashgate)
[8]宗浩.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
[9]曹鹏,贺纪正.微生物生态理论框架[J].生态学报,2015(22):7263-7271
[10]MacAthur R.Fluctuations of animal populations and a measure of community stability[J].ecology,1955(36):533-536
[11]TIM RINGO.IBM explores new frontier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J].The Next Frontier,2002(13):31-36
[12]王启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要素识别及驱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1):106-111
[13]王兴元.品牌生态系统结构及其适应复杂性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85-88
李金凤(1990年),女,汉族,黑龙江省,硕士,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