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8-01-10许咏梅

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贸易条件茶类乌龙茶

许咏梅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310018)

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许咏梅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310018)

中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茶叶出口贸易国之一。本文运用贸易条件公式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条件2004-2016年度进行了实证测算结果表明:近10余年我国茶叶的总贸易条件趋于下降:2004-1998年下降幅度最大,即贸易状况恶化,1999-2014年间又缓慢上升,即贸易条件逐渐改善。进一步从细分茶类来看:2004-2014年间绿茶的贸易条件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即绿茶贸易条件在好转;红茶的贸易条件增长幅度更大,特别是2015-2016年贸易条件更大幅度的改善;乌龙茶的贸易条件逐渐变差,花茶的贸易条件缓慢改善,而普洱茶的贸易条件总体呈现恶化现象,这与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状况及世界范围内的茶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扩展、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如:中国越来越重视茶叶的品质、质量卫生水平以及竞争力水平的提高,重视中国的特种茶类的生产加工与贸易,而国内乌龙茶内销市场的扩大对乌龙茶的出口造成影响,而普洱茶内销市场的狂涨狂跌对普洱茶的品质质量也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引言

中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2016年中国茶叶产量243万吨,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32.9万吨,出口金额14.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出口绿茶27.1万吨,占国际绿茶市场的75%,是世界最大的绿茶生产与出口国家,还是乌龙茶的唯一原产地。近年来,由于世界产茶国家的迅速兴起,他们使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国际茶叶供大于求逐渐显现,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茶叶出口由价格竞争转为品质、质量安全等非价格的全面竞争。中国茶叶出口虽然数量多,但是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却偏低,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中国茶叶出口面临日益严峻形势,国内很多出口企业调整策略,变出口转内销,那么中国茶叶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中国茶叶贸易过程中利益的分配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影响了茶叶贸易利益的变化?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1 文献综述

对国际茶叶生产、贸易状况描述性研究的有:国外学者(2007)阐述了肯尼亚茶叶出口日本状况;有学者(2006)描述了非洲及茶叶生产国(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等国家)的茶叶生产、贸易发展状况,DeepanandaHeaath and AlfonsWeersink(2007)对斯里兰卡茶叶地区的农户和种植园显著变化的原因等,也是描述性的概述。其中利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有:(1)对茶叶地理标志进行经济影响研究:美国的Jeongwook Suh and Alan Macpherson(2007),对茶叶地理标志经济影响实证研究;Pradyot R. Jena and Ulrike Grote(2010)对印度地理标志作了研究;S.K.SOAM对印度茶叶地理标志进行了案例研究;Kasturi Das(2006)对印度大吉岭茶地理标志的世界保护进行经济(贸易)(效应)研究;(2)对茶叶市场的研究很少:Norbert L.W. Wilson(2005)讨论了南非一公司的Rooibos Tea如何进入美国市场的策略。

国内很多学者集中于茶叶贸易方面的研究:①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状况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许咏梅,2006,2009);②对中国茶叶产销现状介绍(吴锡端,2002-2007);③对国别及国际茶叶贸易现状介绍(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2006);④对农药残留、技术壁垒等影响茶叶出口研究 (陈宗慈,2004,2002)等。⑤许咏梅(2009)对中国茶叶出口国际市场的状况研究,并分别对摩洛哥、日本、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市场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不仅采用了定性方法,还运用了大量的定量方法。

综上,虽然很多学者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但至今尚未曾探讨中国茶叶贸易条件的变化,本文试图对中国茶叶贸易条件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前景进行预测。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2.1 贸易条件的定义及公式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国的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我国的茶叶贸易条件则是指我国出口茶叶价格和进口茶叶价格的比值。

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茶叶出口贸易价格/茶叶进口贸易价格;

这里设:Px为中国出口茶叶的价格,Py为中国进口茶叶的价格,

中国茶叶的贸易条件=Px/Py×100%

因为我国是多茶类的国家,每年茶叶的出口细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类,因此需要进一步做细分茶类的贸易测算,时间跨度为2004-2016年度。

2.2 数据资料来源及说明

中国茶叶出口数据:2000-2012年的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1-2012年度;《中国茶业年鉴》2012;《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工作通讯》2014年第5期、《茶世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发布等;

中国茶叶出口数据2015-2016年资料来源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工作通讯》2015-2016各刊;

本文运用到贸易条件的公式,先从茶叶贸易的总体状况分析,然后对中国的茶叶进行细分成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进行细分深入分析。

3 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情况

3.1 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情况

近10余年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情况,具体见下表1。

表1显示,近13年来,中国茶叶贸易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长,2004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为28.02万吨,出口金额为4.37亿美元,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为32.9万吨,出口金额为14.8亿美元,出口数量增长了14%,出口金额增长了300%以上。

中国是世界茶类品种最丰富最齐全的国家,中国是多茶类出口国家,近年来,中国出口世界的茶类状况如下表2所示。

表1 近10余年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情况 单位:万t,亿美元

资料来源:2004-2010年茶叶出口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茶业年鉴》第327-335页;全球茶叶出口数据来源于《2012中国茶业年鉴》第302页。2013-2016年茶叶出口数据来源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工作通讯》各刊。

表2 中国各茶类出口贸易现状 单位:吨

资料来源:2004-2010年茶叶出口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茶叶年鉴》;2012、2013年茶叶出口数据来源于:2013年度浙江省茶产业发展报告,浙江省茶产业协会编资料;2014-2016年茶叶出口数据来源于《2013-2016中国茶业年鉴》第32~37页。

表2显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近10余年来中国的绿茶一直趋于稳步增长态势,红茶呈现波动态势,出口总体下降,乌龙茶出口先增后降,普洱茶也趋于下降趋势,花茶下降幅度较大。这主要由于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所致。

3.2 近年来中国茶叶进口贸易情况

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日益开放,我国茶叶在出口贸易的同时,也进口国外茶叶,并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下面我们来看具体进口状况。

3.2.1总的进口状况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中国作为世界茶叶主要贸易国,其茶叶进口数量和金额也在逐年增长(表3)。

表3 近年来中国茶叶进口贸易情况 单位:千克、千美元

资料来源:2004-2012年进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12》(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编。2013年进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13》卷(一)第37页。2014年进口数据来源于《2013-2016中国茶业年鉴》第281页。2015-2016年茶叶进口量资料来源于《2013-2016中国茶业年鉴》。/表示数据未获取。

表3显示:近10余年来,中国的茶叶总进口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态势,2004年中国茶叶进口数量为2337409千克,进口金额为6040千美元,2015年进口数量为2.3万吨,进口金额为1.1亿美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0倍以上。

3.2.2细分茶类进口状况 中国在出口茶叶的同时,也不断扩大茶叶进口的规模,中国也进口各茶类,其中还包括马黛茶等,但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表4)。

表4显示:我国进口茶类中,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近10余年来各进口茶类的数量和金额均在增长,其中进口主要以红茶为主,约占进口量的90%以上,近年来绿茶进口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进口的还有乌龙茶、普洱茶、花茶、马黛茶等,而白茶、黄茶等无海关进出口,即进出口贸易均为0。

表4 中国各茶类进口贸易情况 单位:千克、千美元

资料来源:2004-2012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12》(上)第33-3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编。201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13》卷(一)第37页。2014~2015年各类茶进口数据来源于《2016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第57页。/表示数据未获取。注:括号中的数据均为金额,没有括号的数据为数量。

4 贸易条件的变化

根据以上贸易条件的测算公式及历年的茶叶进出口贸易数据,我们对中国茶叶贸易条件进行计算。

4.1 中国茶叶总贸易条件的测算结果

见表5。

表5 1995-2013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条件变化估算

资料来源:1995~2011年中茶进出口数据于FAO粮农组织数据库;2012~2013年中茶出口数据来源同上;2012~2013中茶进口数据资料来源于浙江省茶产业协会年鉴2013~2014年。2014~2015年中国茶叶进出口价格数据来源于《2016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第60页。

表5显示:近20年来,我国茶叶的总体贸易条件变化趋势是:1995~2003年我国茶叶贸易条件总体恶化严重,这主要因为我国的出口茶叶的质量卫生等水平与国际市场茶叶质量等差距较大;2004~2015年我国茶叶的总贸易条件趋于上升,即贸易状况在逐年改善,这主要因为中国加强了对茶叶企业的QS要求,重视茶叶的质量水平、卫生状况等,使茶叶的出口价格上升所致。

4.2 中国细分茶类贸易条件估算

4.2.1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白茶 中国是世界上茶类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中国茶叶的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多茶类的出口,近年来随着世界茶叶贸易的扩张,中国进口世界茶叶的规模也逐年增长,中国进口的茶类主要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马黛茶。

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茶叶贸易中,绿茶的贸易条件趋于较大幅度的波动,前10年趋于下降的趋势,后10年呈现恢复上升趋势。按照茶类细分,红茶的贸易条件改善幅度较大,普洱茶的贸易条件呈现波动态势,但总体也是在好转;花茶的贸易条件也在波动,总体略微下降。这主要因为中国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茶叶的质量卫生以及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更重视中国的特种茶类的生产加工与贸易,世界范围内茶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扩展也是其中的一方面因素。

表6 近10年来中国贸易的绿、红、乌龙茶、普洱茶、花茶贸易条件测算结果

资料来源:绿、红茶的年出口均价2000-2011年数据来源于《2012中国茶业年鉴》第258,第263页;2012,2013年出口均价来源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工作通讯》第5期第10页。进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12》(上)第32-3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编。/表示数据未获取。

续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5-2014,2014-2015年各类茶进出口数据来源于《2016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第57页、第60页。/表示数据未获取。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茶叶贸易大国,也是贸易多茶类的国家,我们不仅进出口红茶和绿茶,还出口世界其它国家没有的特种茶类,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有进口和出口。从表6可以看出,近10年来,中国绿茶的贸易条件在 2004-2014 年间呈现较大幅度的改善,虽然在2015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趋势好转:中国从2004年的0.81到2013年的1.97,2014年为2.44,贸易条件在不断好转,但是2015年绿茶贸易条件降为1.30;红茶的贸易条件也在好转,但是没有绿茶改善程度大;乌龙茶的贸易条件总体在恶化,这与国际市场对乌龙茶的出口越来越苛刻以及国内对乌龙茶的生产质量的提高力度不大相关;普洱茶的贸易条件波动幅度较大,总体趋于恶化态势,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这主要由于近年来国内普洱茶恶性炒作、价格暴涨所致;花茶的贸易条件一直较为平稳的波动态势。未来中国的特种茶还将面临更大的出口市场,所以做好各类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卫生监督关十分重要。

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世界茶产业的融合度日益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茶叶贸易状况均得以好转,中国更加重视特种茶类的生产与贸易,以及中国绿茶的生产与贸易环境的完善。

5 影响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近10多年中国茶叶贸易的条件在发生动态的变化,总体来看,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在1995-2003年是较大程度的恶化,2004-2013年贸易条件又开始逐渐好转,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技术、良种等的一系列的完善与提升策略。

那么影响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根据以上研究,主要包括:

1、中国生产茶叶的气候条件、生产种植环境、良种化率、加工环境、卫生环境、质量水平等。

2、中国的茶叶加工企业环境,2003年前后中国涌现的无数的小茶叶加工企业,卫生质量安全控制不严格,茶叶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后来经过了关停并转等的QS标准化措施的实施,加工技术水平和效率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改善。

3、中国茶叶贸易商的内部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局面得以遏制。中国茶叶企业、茶叶商的多头出口、无序竞争的乱象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相互压价的现象,后来相关部门对此现象进行了治理,淘汰了一些不法企业及商贩,恶性竞争的局面得到遏制。

4、国际茶叶市场的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之一。

5、国际市场汇率的变动,引起中国茶叶的进出口贸易变化,也是影响中国茶叶贸易的重要因素。

6、世界各国人民对茶产品多元化高品质的需求以及对茶叶健康作用的逐步认识,世界茶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国际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等都是影响中国茶叶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

1 Deepananda Herath and AlfonsWeersink,Peasants and plantations in the Sri Lankan tea sector: causes of the change in their relative viabilit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7,51(1):73-89.

2 Pradyot R. Jena and Ulrike Grote. Changing Institutions to Protect Regional Heritage: A Case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the Indian Agrifood Sector.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010, 28(2):217-236.

3 Norbert L.W. Wilson.Cape Natural Tea Products andthe U.S. Market: Rooibos RebelsReady to Raid,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5, 27:139-14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编.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2014).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2015.

5 江用文,程启坤.2012中国茶业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 许咏梅.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定价权研究—以茶叶为例.中国流通经济,2014,(10):113-120.

7 许咏梅.传统农区茶农户和粮农户生产及收入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7,(6):678-682.

8 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 许咏梅,高启杰.技术壁垒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6):86-93.

10 许咏梅.中国茶叶在主要出口国市场的竞争力研究.2009中国· 浙江绿茶大会论文集,2009,249-262.

EmpiricalresearchontheinternationalmarketpowerofteaexportinChina

XU Yongmei

(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is the birthplace of tea and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a trad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import and export price difference ratio, market share and export price control rate and exporting product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6-2016 China tea were analyzed by the terms of trade formul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 trade in tea is tending to rise. Green tea trade conditions tend to rise substantially. The terms of trade for black tea, oolong tea and scented tea are improving year by year. The trade condition of Puer tea is fluctuant, but it is on the way to be improved. All the changes are mainly because China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ea products to rais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the improvement of processing of Chinese specialty tea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world tea industry we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Chinese tea export; international market power; trade difference; trade price ratio; market share; price control

2017-08-19

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课题:“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定价权研究”(课题编号:13JDSM13YB),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一带一路与中国茶叶贸易”(课题编号:1050XJ3315067G)资助。

许咏梅(1972年-),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茶叶经济、农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S571.1;F7

A

0577-8921(2017)04-213-06

猜你喜欢

贸易条件茶类乌龙茶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我国猪肉贸易条件变化及影响因素
常喝乌龙茶好处多
茶类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乌龙茶秋季采摘时期调节技术研究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的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