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英语听力课堂学习动机的培养

2018-01-09梁欢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学习动机培养

梁欢

【摘 要】本文论述大学生英语听力课堂学习动机的培养,运用学习动机的理论分析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维护学生的需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正确评价和适当表扬与批评、培养自我效能感等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并提高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动机 听力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37-02

动机是激励并使行为指向一个目标的力量。动机与人的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行为能够满足“未完成”的需要时,它才是有趣和吸引人的。研究表明,动机与成就之间呈正相关。因此,了解促进学生学习和成就动机的因素,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材料方面

听力材料是指课本的词汇句法以及学习者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如果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太多,句式过于复杂,以及语速过快,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者的听力效果。所以教師要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并且在做听力之前要给予词汇、语法、文化上的铺垫,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听力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学习者方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问题可分为知识因素和非知识因素。知识因素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对语音、语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语音材料中涉及的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而非知识因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对听力学习影响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就是学习动机。

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的课堂中,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因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单词不熟悉,加上背景知识的欠缺,对听力缺乏信心,并产生恐惧感。久而久之,就开始自我放弃,觉得自己听不懂,也不可能听懂。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重视知识的积累,觉得上听力课就是为了考试,只要考完试就万事大吉,对所听材料都是一知半解。以上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有效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动机的分类很多,这里我们只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对动机进行分类。认知内驱力:了解事物、获取知识、系统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想通过学业成就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为了得到长者(如老师、家长等)的认可和同龄人的认可,认真工作和学习需要。在幼儿时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然而,在青春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完善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成功固然符合“需求—满足—价值”的原则,而学习失败的经验对于部分个体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个体却具有消极的意义。例如,对某些人来说,“失败为失败之母”,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失败为成功之母”,其原因就在归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还要帮助学生从失败经验中学会合理归因。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维护学生的需要,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促进外部动机内化

动机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得到奖励或逃避惩罚而学习,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第二语言的极大好奇心和兴趣。研究发现,外在动机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奖励或鼓励。只有内在动机才能让学习者对学习保持兴趣。

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学习,鼓励学生自学后提出问题,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等教材上,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情感,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学习兴趣的负面情绪。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花点时间,向学生说明任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重视并接纳那些暂时无法引起他们兴趣的学习任务。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要避免按部就班,我们应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以“提问—学习—获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大学课堂上几乎都是“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独立性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学生大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希望能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加以引导,这样既能创造良好的师生交流机会,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语言学习动机。比如在听力文章中有谈论到家庭类型,特别说到DINK(丁克)这个词的时候,这些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谈论做个总结,恰当地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课题中来。当然,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需要熟悉新课程与旧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还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让课堂的难易程度适中,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创设问题情境。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反馈在英语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学生做的练习或者回答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充分且详细的反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向着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目标前进。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也是一种评估手段。但是教师要避免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评价,即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单纯依赖。评估既要服务于语言教学,又要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水平、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这种在课堂上多次累计起来的反馈能够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规定学生的最后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最终的考试组成,平时成绩又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之间的合作,且平时成绩占总评的大头。这样的评分标准既照顾了班上成绩好的那部分同学,也提高了基础薄弱的那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这种反馈能够刺激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学生发现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相应的评价时会更加努力,不断的努力必然会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能力的提高将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并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四)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任何人都渴望获得成功,并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表扬。布洛菲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他认为有效的表扬应具备以下关键特征:教师应该明确表扬什么样的行为,并强调表扬的行为;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表扬应具有怎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表扬应该是真诚的,体现教师对学生取得成绩的关注;表扬应该传达学生的努力和收获是由于他们对任务的兴趣和形成相关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在鼓励学生主動发言的同时,要善于运用表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五)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通过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其次,要引导学生发现和自己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同学也取得了成功,并引导其效仿同伴成功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信心,从而创造积极的学习动机。再次,培养学生的积极归因是很有必要的。自我效能感与人的归因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归因于成功的内在稳定性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以及归因于内部控制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归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运气、地点、他人、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心之感,从而挫伤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全面分析失败原因。

例如,我们听力课文中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fire fighting device(消防设施)。让学生听一遍后,也许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听懂,有的同学就开始放弃了。这时老师要向学生解释:听不懂是因为里面的生词太多,而且我们对里面的情景不了解,而不是个人能力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之后,开始通过图片和课件向学生详细解释里面的生词和情景。讲解完后再次给学生播放录音,学生的理解程度会大幅度提高,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动机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听力课堂中,并由此延伸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功能和个人动因,从而让学生了解这些思想是如何产生并进而影响其学习的。只有让学生将外在动机内化为学习听力的内在动机,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听力,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建航.大学生英语听力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1(2)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GXGZJG2016B123)

【作者简介】梁 欢(1983—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学习动机培养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浅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