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男护生护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1-09庞少红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男护生护理教育现状

【摘 要】本文论述我国男护生护理教育中存在从事护士行业的男性数量过少、男护生在接受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歧视、男护生心理承受的压力过大等问题,提出扩大男护生招生、加强校内培养、改善就业形势等对策,提升男护生的自我和社会认同感,促进我国男护生护理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男护生 护理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030-03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这就带动了护士行业的兴起。护士是医生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不仅严格执行医生下达的各项指令,例如给病患进行针管治疗、采集需要化验的各种材料等,还经常与病人进行深入亲切的交谈,了解病人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生理、心理需求,并将其反馈给医生。因而,会关怀病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洞察力强、有持久的耐心是护士在工作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但是,这四种品质一般只有在女性身上才会得到具体的显现,于是就此给人们造成了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护士=女护士。男性因为自身的性格特征,被普遍认为不适合这个行业。偶有男护士出现,都会被投之以大量诧异的目光,这就造成了男护士在我国护士队伍中所占比率甚小的尴尬局面。

一、男护生护理教育现状

(一)男护生的存在意义越来越重大。男护士的性格特征虽然不太符合人们对于护士的普遍印象,但是在医院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少情况是需要男护士的,具体如下:

第一,护理工作强度大的时候往往急需男护士。这主要表现在急诊科、骨科、精神科等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对护士的体力、耐力要求比较高,因为经常会有重型器械操作、搬抬病人等重活、累活。一般女性并不能胜任这些工作,这个时候男护士的存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第二,隐私性要求高的时候往往急需男护士。这主要是指生殖部门。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相应的生殖部门,专门对男性或者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加以诊治。这种部门一般隐私性较高,病人不愿意异性护士对自己的身体有接触行为。男护士的存在,对男性病人的治疗有着一定的积极帮助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男护士存在的必要性逐渐为大众所了解。在经济发达的西方,男护士的数量逐年增长,且上升趋势喜人。推及我国,不得不说男护士未来的前景十分可观。

(二)从事護士行业的男性数量过少。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男护士的队伍在我国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增长,反呈现出一种缩水的趋向。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大男子主义”的错误认知。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人类社会的主力军,因而男性应该从事积极有意义的工作,且从事的工作要能彰显男性的实力和尊严,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工作认知中的“大男子主义”。正是这种“大男子主义”,使得男性对于男护士的存在有一定的偏见,或许理性上他们认为男护士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自己却不会从事这样的工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份工作不能充分显示他们的实力和力量。在对男性的100份问卷调查中,愿意从事护士工作的只有11人(占比11%),态度坚定的只有6人(占比6%),足可见该工作的男性认可度不高。

第二,服务遭到排斥。在大多数女性的认知中,男护士的存在显得有些怪异。虽然理性认知上,她们承认男护士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内心却存在着一种排斥感,不愿意男性接触自己的身体,更愿意接受女性护士的服务。我们对女性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认为男护士应该存在的有89人(占比59.33%),愿意接受男护士服务的只有53人(占比35.33%)。这种工作的低认可度可能会严重挫伤男护士的工作信心,最终被迫转行。

(三)男护生在接受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歧视。因为社会对护士的认知普遍都有这样一个误区:护士=女护士。这种将护士和女性之间划绝对等号的认知,直接影响了医院和学校在培养护士时,完全以女性的教导标准来进行培训,对男护生的教导则没有完善明确的规则标准,这就造成了男护生在学习时的窘境。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没有明确合适的男护生学习内容。教科书的编写是以社会实际为基础的,而社会对护士的要求是要举止文雅、仪态大方,这些大多是女性的特征,所以教科书中对男护生的学习没有明确的内容指导和仪态规范。在学校里,教师的教育依据大多是以教科书为主要标准。因而在动作行为上,严格按照课本要求,教导学生要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举止文雅等。在仪容仪表上,统一为燕尾帽、护士服、软底鞋。这些大多与男性的阳刚之气相悖。所以,在实际教学时,男护生只能旁听,不能参与,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第二,实际操作接受度不高。因为社会、医院、学校以及教材都没有明确规定男护生可从事的职业范围,这就使得学校在进行护理教学时,将男女护生一视同仁,技能训练也无甚差别。而护士这一职业,本身更偏向于女性化,因而技能培训方法也以女性化居多,这就使得男护生在学习时出现排斥、不在意的消极现象。

(四)男护生心理需要承受的压力过大。造成男护生压力过大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偏见。前面已经提到过,男护士几乎被排除在男性工作认知之外,工作性质得不到认可。而在女性群体中,男护士的工作又得不到实际支持和认可。这种不被认可,在他们工作时就变成了巨大的阻碍,想要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男护生必须对别人不认可的目光做到视若无睹,但是这又谈何容易。他们的压力之大,显而易见。

第二,与女护生的工作形成鲜明比对。有对比,才会有差距。而在护士这个行业中,是最经不起比较的,因为差距实在太大。在学校里,女护生因所占比例较大,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而男护生却因人数的稀少,使其自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因而我们会发现,男护生大多具有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交际。在女护士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下,男护生想要实现较高的职业目标,则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二、解决方法

(一)扩大男护生招生。具体如下:

1.形象宣传,转变观念。男护生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社会对男护生的需求也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在医疗的过程中需要男护生,在某些护理方面,男护生的存在也有很大的存在价值。因而,政府、医院和学校一定要正视男护生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大有关男护生形象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大众宣传男护生的正面积极作用,提高社会大众对男护生的认可度。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针对社会大众对男护生的偏见点,逐一进行形象改观。例如,针对大众认为男护生性格偏女性化这一点,政府要在宣传的过程中积极展示男护生在护理方面的力量优势,改善男护生在大众眼中的男性形象。

除了形象展示外,宣传的标语也有很大考究,要严禁出现标语偏向女性化现象,多用中性词语形容“护士”这一职业,做到宣传无性别差异,平等对待男女护生。宣传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让大众在无形中改变对男护生的偏见,增强男护生职业的认可度。

2.鼓励政策,扩大招生。想要壮大男护生的队伍,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男性从事护理行业,对从事护理行业的男性进行相应的奖赏。相信鼓励政策一出,选择护理行业的男性将会越来越多,男护生队伍将得到壮大。

在政策施行之后,护理学院(系)也要扩大对男护生的招生,实行护理专业报考男性优先,从源头上扩大男护生队伍。

(二)加强校内培养。具体如下:

1.教学改革四步走:教材完善、分开教学、操作教学、临床教学。

第一,完善教材,增添对男护生的教学内容。改变原先教材只针对女护生的错误倾向,明确规定男护生的学习任务,制定适合男性特征的礼仪规范。在“护士”这一大前提下,分别明确男女护生的仪容仪态、任务职责等,充分展现护士的魅力,适应社会对护理的高需求、严要求。

第二,在教学内容存在差异阶段,将男女护生分开教学,避免因教学内容不同产生教学不适应的现象。在对男护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用适合男护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改善男护生学习环境,提升男护生的专业认知与知识能力。

第三,在男护生的实际操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培养男护生对护理事业全方位重视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男护生的基础操作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抓住每一个护理的细节,让学生树立严肃对待每一个护理环节的认知。二是技能培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护理能力,还要加强对男护生护理器械使用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三是技能比赛,鼓励男护生参加,或分男护生组比赛,强化男护生的操作技能。

第四,临床教学,引导和鼓励男护生进医院临床科室做志愿者、社会实践等,将男护生分配到各个医院科室,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男护生在紧张忙碌的实践活动中会不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就业信心。

2.教育引导全方位。具体如下:

第一,加强男护生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既要让男护生了解他们存在的重要性,感受到社會对他们的需要,也要让男护生克服优越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观和发展观,有效纠正男护生对该职业的错误认知倾向,增加他们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

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男护生自信心。加强男护生的心理教育,也是避免男护生队伍不断缩水的有力途径。除了社会对男护生不认可之外,男护生本身的职业不认同也严重影响了男护生队伍的壮大。要想改变这种窘境,对男护生心理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日常教育和教学中,要注重男护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第三,引导和鼓励男护生担任相关职务,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和鼓励男护生参加院系学生会、班级干部应聘,或参加社团负责一项工作等,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发挥男护生自身的优势,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在宽松鼓励的校园环境中提升男护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面对未知的勇气,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对该职业的坚持。

第四,搭建成长交流平台,展现男护生风采。学校在对男护生经过各种渠道的培养之后,还要注重男护生之间的交流,为男护生提供交流平台,及时了解男护生的成长动向。如在本院(系)成立男护生之家、举办男护生成长论坛等,增强男护生的归属感。鼓励男护生为办好男护之家出谋献策,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举办男护生成长论坛,鼓励男护生积极参与,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交流自己学习成长的体会,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同时,邀请历届优秀男护生返校交流分享自己的职业成长经验,让学生感到男护生同样可以学好护理专业、做好护理职业。

第五,善于借力,为男护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都有举办男护士发展论坛,一般由综合性大医院举办,他们邀请全国各地优秀男护士作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我们可结合实际,与主办方联系选派在校男护生参会或到现场旁听。还有,近年来有的综合性大医院成立了男护士工作组,他们同时也开展进校园公益活动,对男护士职业进行宣传,可邀请他们进校园为男护生讲课、交流等。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送出去、引进来,让男护生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护理这个岗位上同样能出彩,为他们树立标杆。此外,引导男护生到男护士创建的“护理公开课”这个平台学习和了解相关的信息和内容等,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三)改善就业形势。男女天生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是避免不了的。这种差异体现在护理行业中,势必会造成男女护生分工不同的局面。男护生有着刚劲、果断、抗压能力强等优势,这些优势只有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急诊部门。在急诊部门,每天的工作量大于其他各部门,且经常会见到各种血腥场面,生离死别更是司空见惯。在这个部门工作的医生和护士,不仅要有高于常人的体力和耐力,还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这些在女护生的身上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这个时候,男护生的存在是对急救工作正常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还有很多其他部门,例如生殖科、骨科等,男护生的存在都显得意义重大。所以,医院要合理分配男女护生的工作岗位,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在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前提下促进医院的发展。

在经济和科技都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就促进了医生和护理行业的快速发展。护理行业本无男女差别,却因人们的错误认知导致男护生受到社会的排挤,从业队伍始终缩水。而在男护生存在越显珍贵的今天,我们要不断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升男护生的社会地位,让“护士”概念重新归回正常轨道,加强男护生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金莉,ZHOUJin-li.高职男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2)

[2]王凤霞.男护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0)

[3]秦秀红,王雨佳,刘文玖,等.高职院校男护生教育和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2)

[4]刘东婷,王暖.护理教学中对男护生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3)

[5]葛虹,王万荣,朱延玲,等.在校男护生对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

[6]李娟,张伟宏.高职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5)

【作者简介】庞少红(1965— ),女,广西博白人,研究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男护生护理教育现状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不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