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的作用

2018-01-09马万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作用

马万虎

摘 要 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历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流血的历史文化,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历史课堂是小学生增进小学生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教材上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历史人物就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良好素材。但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很多教师都无法充分把握这一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历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传统小学历史教学的局限性出发,并结合当代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历史学科的优势基础上促进两者融合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 小学历史 爱国主义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1传统小学历史教学的局限性

1.1历史学科地位较低

历史从古代就倍受人们重视,在战争年代,学习前人历史可以吸取教训,总结前人经验,并运用到现实中。而当今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成为促进人类生活,促进国家繁荣昌盛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历史学习,并不能立刻运用到生活中,或许在未来也很难用上。于是历史这门学科,像退出历史舞台一样,逐渐的不被大众所重视。而由于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并不感兴趣。大多数的小学生对历史内容不了解不关注,看过一则关于学生的随机采访新闻,很多学生不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不知道孙中山是谁;抗日战争打了几年;鸦片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等问题。这种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就以自身的经历来说,我也是上了高中才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时间。因为高中时期,历史也是计入总分的一项学科,因此它的地位才变得稍显重要。

1.2内容枯燥

在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经验中,任何精彩的内容,到了老师的口中,就变得索然无味。而历史又是一个大框架,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封建帝国统治社会时期就有两千年。期间发生的任何一件大事都不是两三句能够讲清楚的,而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学生,自然不能轻易的理解。历史作为一个客观事件,老师们几乎都是按部就班的把书本上的内容讲解给学生,枯燥的内容和讲解方式,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很大的原因还在于老师的本身,在于老师们对理论水平和知识点的把握,并不断的钻研新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缺少爱国责任感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的历史都不了解,那么,他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国情感的,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高尚的品格。如何培养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如何增强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加如何强学生们的人文修养,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该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小学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实现小学历史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有了新的面貌,新课改也顺势对历史教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以来,由于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是应试性为主的,所以在小学期间,大家对历史教学的关注度较小。而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分值不再是衡量学科重要性的标尺,历史教学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通过古代文物的发明,激励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心;除此之外,各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更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操的主要源泉。爱国主义通过历史教学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也因此得到了发挥。

2.2帮助学生养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小学阶段的是学生思想成长期的重要阶段,合理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的思想品质。处于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思想都还未成熟,看待事物比较片面和偏激,而且学生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与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小学历史课堂中,结合教材与现实,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熏陶之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恰当的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健全学生思想也起着极大的帮助。不仅如此,还间接帮助学生潜意识的树立了正确的政治立场。

3如何运用学科优势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3.1以情感打动学生,产生共鸣

在现代社会,很多小学生对于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够大概判断自己的内心情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的感性心理,挖掘教材中能够感动学生的相关素材,并且能够将这份情感恰当的传递给学生,用情感作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感染学生,也可以通過影视作品,来办班级讲座等形式来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取得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寓教于情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具有学习的动力与乐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3.2以情景带动学生,进行教育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历史教学,而传统课堂一味的口头讲解确实将历史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情景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其应用却十分有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为学生创立相关的景象,将课堂生动化。可以分配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歌曲,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感受演绎出当时的景象。通过模仿,学生似乎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越学生们感受到先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就加强了自身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4总结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教育的重要核心之一,不断的受到重视。而历史教材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应当充分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向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这还要求历史教师敢于摒弃传统的不良教学法,革新自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课堂生动化,趣味化。教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成败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启迪和教育,并为学生实施品德和情感教育,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海.爱国主义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M].环球人文地理,2015(24).

[2] 张淑贤.谈小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1994(01):92-95.

[3] 肖永林.如何小小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4(01):161-161.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作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趣味英语听力 什么是爱国主义?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九百多万“五老”托起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