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上市公司融资策略优化研究

2018-01-09成金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融资现状融资策略

成金

摘 要 合理的融资策略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影响到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关系,对公司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外贸上市公司融资现状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融资策略优化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 外贸上市公司 融资现状 融资策略

一、引言

融资是企业的基本财务活动之一,融资策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包括融资方式、融资时机、融资时序、融资规模、融资期限等的选择及组合。合理的融资策略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影响到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关系,对公司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上市类外贸企业在企业规模、治理结构、品牌形象、规范管理、融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外贸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对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与融资策略进行研究,对外贸行业与其他行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融资策略分析框架

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确定融资期限,是企业融资策略优化研究的重点。

第一,融资方式偏好。不同标准会产生不同的融资方式偏好。若以融资风险作为标准,先权益融资后债务融资;若以融资成本作为标准,应该是先内源融资后外部融资,先债务融资后权益融资。我国上市公司多偏好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比重较低,且在外源融资中偏好股权融资,轻债权融资。

第二,低成本融资策略。融资成本是融资策略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融资成本包括资金的占用成本和税收成本两方面。资金的占用成本,比如常见的银行利息,上市公司派发的股利、股息等。另一种税收成本主要存在于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税法规定,债务利息在纳税之前可以扣除,这样达到了“抵税”的效果,而股权融资没有这种优惠,但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第三,控制融资的内外部风险。融资的内外部风险控制是企业融资策略的又一关键,融资风险随着负债程度的增加而上升,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融资结构和公司业绩。风险偏好不同,会有不同的融资策略,无论哪种融资策略都应该考虑内外部风险。

三、外贸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第一,忽视内源融资。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啄食顺序理论”(顺序偏好理论)的研究认为,企业应按照“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的顺序来选择融资方式。内源融资主力是留存收益和计提折旧这两项,然而很多外贸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忽视内源融资,内源融资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但这也是内源融资本身的特点导致的。对于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而言,追求规模擴张带动的投资增长,形成了很大的资金缺口,仅依靠留存收益等内源融资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更难以形成积累。

第二,股权融资偏好导致融资结构失衡。外源融资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我国外贸上市公司与国外上市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普遍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外贸上市公司普遍偏好于采用股权融资的融资方式。

第三,漠视债务结构的合理性。我国外贸上市公司大多偏好短期债务融资,主要借款来源为银行借款,长期借款配比低,未充分利用融资租赁等融资手段,融资渠道单一;同时,从总体来看,还存在流动负债水平较高、债务结构合理性较差和长期负债比重明显偏低等问题。因短期债务存在一定的缺陷,易造成企业的利率风险和再融资风险。

第四,忽视集团式企业的融资合力。对于集团式外贸企业,成员企业在融资之前,集团总部未能在整个集团内部根据融资额度、利率、期限等在成员企业内权衡选择融资主体,忽略了利用已与银行建立良好关系的公司进行融资。这样造成一些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劣势成员企业融资效率低下,而优势成员企业自身的融资优势效应又未能在集团层面得到优化配置。

四、外贸上市公司融资策略优化

第一,稳增长、调结构,巩固市场地位和融资优势。一是稳定出口业务,在增长中实现调整。狠抓拳头产品、积极拓展新市场,重视货源基地建设,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会等方式,保持核心产品出口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加大设计、打样的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二是优化贸易结构,开拓进口和内贸。注重贸易结构的优化,积极采取措施,拓展内贸与进口业务,力促内外贸、进出口的综合发展与结构平衡。

第二,扭转股权融资偏好的误区,重视多元化融资渠道。外贸上市公司须走出股权融资偏好误区,并充分认识到债务融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绩效。债务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杠杆的正放大效应和负放大效应。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先股利息和债务融资利息等固定费用的支出,导致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息税前利润增长率时,财务杠杆效应的作用才会显现。而财务杠杆效应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应合理应用。若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降低,财务杠杆会出现负放大效应,降低公司每股收益幅度。反之,财务杠杆出现正放大效应,提升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长幅度。二是对经营者具有激励和约束效应。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占比的扩大,可增加经理人相对股的股份份额,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经理人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此外,相对于股权融资,负债融资比例的提升可强化对上市公司经理人的约束作用,若公司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经理人将受到处罚,对公司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优化债务融资结构。一是合理安排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比例。根据负债结构期限理论,长期负债具有控制经营者盲目投资、无效扩张公司规模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长期负债的治理效应是长期稳定的,这种长期强制收取利息的负债对于企业的长期利益考虑是全局化的。因此,为了债权人能够作为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合理安排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比例,增加长期负债的比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鼓励企业积极采取长期负债融资的方式,增加长期负债结构比例,改善负债期限结构。二是促进债务类型多样化。对于银行贷款占负债融资较大比重的现状,银行贷款固然具有筹集资金数额大、融资途径直接、方便快捷等优点,但想要加强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促进其他融资方式的发展,实现债务类型多样化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充分利用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债券融资。债券融资多以中长期资金为主,比银行融资更稳定,期限更长,短期内偿债压力较小。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发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资信度较高,发行债券的利率一般要低于同期的贷款利率。对于银行信用记录良好的外贸上市公司,可以考虑选择发行中期票据,通过获取发行中期票据,面向社会投资者融资,避免公司债复杂的审批程序,节省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二是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相较于信贷融资方式来说,优势明显。融资租赁的筹资速度较快,相比其他长期负债筹资形式,所受到的限制条款也较少,企业可自行决策,并进行协商签约。同时,由于分期负担租金,到期还款压力不大,财务风险较小,租金可税前扣除,减轻了税收负担。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婉婷.我国国有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4-37.

[2] 谭琳.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实证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资现状融资策略
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
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策略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策略研究方法综述
三线城市商业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能力与融资策略匹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