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遗传题的解题思路
2018-01-09王云澍
王云澍
摘 要: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遗传知识,同时生物学科中的遗传题也是高考考试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掌握基础知识,扎实理论基础、判显隐性,突破教学难点以及强化教学训练,提升解题能力等方面,分析了高中生物教材中遗传题的解题思路,以此来完善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遗传题;解题思路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最为常见的题目类型就是遗传题,而遗传题也是高考生物教材中重要组成部分,该类型的题目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路,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一、掌握基础知识,扎实理论基础
遗传类型题目是高中生物教材中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考察。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对各类型的题目进行训练与总结,使学生掌握遗传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并在解答遗传题目时熟练转换多种解题方法[1]。
遗传类型的题目正反交的两个亲本具有相对性的性状特点,如果正反交的下一代性状不一致,则有可能是细胞质遗传或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如果正反交下一代的性状一致,则证明遗传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常染色体中。
比如说,常见的解题类型有:植物花卉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了白花和黄花这两部分组成,那么花色会通过怎样的形式进行遗传?学生在解题期间要做好题目的研究工作,并做好思考点的切入,还应该做好白色花卉与黄色花卉的杂交育种,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规划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保证解题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2]。
二、判显隐性,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高中生物教材中遗传类型问题的显隐性状态来说,要想明确自身的解题思路,就应该做好生物的杂交育种处理,并将杂交亲本的独有特征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解题期间可以更好的了解母子之间的关系。其次,学生在解题时,还要以杂交子代的特点为依据,并将杂交子代之间的特点体现出来,才能更好的判断遗传的显隐性。如果整个生物的植株通过自交的形式产生下一代,且后代在生长期间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那么将无法判断整个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为显性还是隐性,但如果后代在生长期间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此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不同于亲本的那个性状就是隐形性状。
比如说,教师在讲题期间,有一题目指出,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牛群出现了有角和无角的现象,那么牛群受控染色体a与A基因就会形成对等的特点,这对学生了解遗传概率来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果整个牛群自由散养多年,要想从中获取对应的遗传概率就可以通过随机抽选的形式进行繁育下一代的工作,并对生下来的牛群显隐性特点进行全方面分析[3]。通过对牛群后代的基因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证实牛群显隐性的特点,加深学生们对显、隐性遗传知识的了解。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理清解题思路,探寻到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答遗传类型题的解题效率。
三、强化教学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建练习题目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学生还可以通过多种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4]。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对与相对性状有关的遗传题目进行充分的分析,指导学生使用棋盘法与分支法解答相关遗传问题。
例如:在生物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遗传题:已知一对夫妻及其双亲均不患有白化病,但是夫妻双方却都有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姐妹,那么这对夫妻生出的孩子患有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在解答这道题目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们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根据题意得知这对夫妻表现为AA的概率为1/3,Aa的概率为2/3,当该对夫妻表现为Aa时,后代换白化病的概率为1/4,由此可以得出该对夫妻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2/3×2/3=1/9。总的来说,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是遗传题,学生们要想提高生物成绩,必须牢牢把握遗传的基本规律,而教师若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向学生们灌输解题的方法与思路,使学生们解决遗传类型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总结
综上,本文对高中生物教材遗传题的解题思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高中生物教材遗传题的解题思路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金平.高中生物课堂中遗传题的解题思路[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23:35.
[2]何春.高中生物课堂中遗传题的解题思路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1:92.
[3]何畏.高三学生“细胞分裂”专题解题出错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6.
[4]关妍妍.高中生物课堂渗透科学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