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融入企业

2018-01-09史镜琪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就业

史镜琪

摘要本文以某国有新建大型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现状和大学毕业生需求,提出适合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培养和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 大学毕业生 就业 成长成才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体现形式,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特别是国有新建大型炼化企业自动化程度更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就对企业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面对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能迅速引导他们融入企业,并尽早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成了摆在企业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现状

该企业为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建成投产仅4年时间,企业自动化程度达到了90%以上,企业人员由原有企业人员和新入厂大学毕业生组成。

二、大学毕业生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对近4年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问卷调查共设立4个问题:

1、对现在就职的企业是否满意?

2、现在的工作能否体现自身的价值?

3、在金钱和前途上更注重哪个方面?

4、影响你发展成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从收回的问卷统计如下结果,对现就职的企业满意程度较高,达到95%;对现在工作能否体现自身价值答否的占80%;在金钱和前途上看重前途的占70%;认为影响发展成才的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占50%,个人能力的占30%,其它因素占了20%。

三、大学毕业生时代特征

从问卷调查中分析近4年大学毕业生体现出如下特点:

1、对企业具有较高认知度,有集体荣誉感。

2、由于近4年来大学毕业生都在生产一线工作,从事现场操作,日积月累以后觉得每天都在做重复性工作,自身价值没有完全体现。

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一代大学生对金钱的需求程度不断下降,而对前途上看重的越来越多,都希望展现自身,实现自身价值。

4、新一代大学毕业生与以往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在进入企业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仍是重点内容,如何既能提高自身能力又搞好人际关系是摆在大学毕业生的首要问题。

四、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融入企业

要想引导大学毕业生尽快融入企业,就要要立足大局,放眼长远,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准确有效地把握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那些规律性的特点,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一)以人為本,求真务实,强化大学毕业生“组织意识”

加强企业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加强青年干部培养,通过青年干部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职工。首先,要培养团的中坚力量,真正把一批热爱共青团事业,思想过硬,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群众基础,能够在企业生产工作中有所作为的党团员吸收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其次,要不断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要突出企业生产工作和业务能力的内容,使他们由只熟悉政治工作到政治、生产工作都熟悉,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实践中通晓政治经济规律,学会政治经济工作一道去做。再次,要建立团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同时还要积极落实好团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二)正面引导,加强教育,强化大学毕业生“模范意识”

思想教育是团的工作法宝,在新形势下,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变换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思想教育效果。当前思想教育的立足点应当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与树立勤于奉献、勤于钻研、勇于开拓的精神联系起来。加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要从大学毕业生基本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事情抓起,教育大学毕业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知耻改过,明辨是非荣辱,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要善于利用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大学毕业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祭扫烈士墓等实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节假日积极组织大学毕业生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如广泛开展的爱心活动、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突出中心,统筹安排,强化大学毕业生“发展意识”

企业的生产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如果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外,企业大学毕业生工作就失去了根本,所以,要围绕企业的核心工作,增强大学毕业生发展意识。一是围绕提高素质,深入开展岗位成才活动,完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并制定相匹配的奖励政策,使青年岗位成才进一步规范化。二是围绕提高效益,认真开展岗位创优活动。广泛开展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突破口和主要内容的达标评优活动,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围绕企业管理,深入开展献计献策活动。以各种渠道,大力开展以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的参与意识。四是围绕经营工作,积极开展服务活动,组织大学毕业生积极了解市场,体会竞争。

(四)放眼未来,科学谋划,强化大学毕业生“创新意识”

一是加强调研,注重反馈,及时了解掌握大学毕业生思想动态。服务大学毕业生,就要先了解大学毕业生,掌握他们心态,摸清他们心理变化规律。为此,要结合企业实际,针对大学毕业生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认真调研,收集他们就企业改革政策、规划、形势、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看法、建议,并认真分析、归纳,及时反馈,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工作,克服不良心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沟通思想,解开疙瘩,理顺情绪,增强信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立足服务,为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需要创造条件。无论何时,各级党组织都要关注大学毕业生的需要和他们成长成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下大力气营造企业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为青年成长创造条件,为青年成才服务。三是外引信息,侧面敲激,培养大学毕业生创新进取观念。成立由技术专家和骨干组成的创新活动指导团,坚持定期调查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影响他们创新的不利因素,研究对策和方法。定期聘请社科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宣传、讲解改革的热点难点,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新动态和创新热点,激发培养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就业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